《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文:
    留春令·咏梅花
    宋代: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浅相许。故梦劳诗苦。言说道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取悦。
    译文: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春草处。
    作为梅花的老朋友,我立在梅花溪上,只见如烟的暮霭笼罩着梅树枝梢,胧的月儿高挂在树梢上空,此刻我牵挂月下雾中的梅花,油然而生愁思,感到无可奈何。溪中那细长的春水点缀着黄昏的景,而我对梅花的相思之情就像溪中春水一样悠长,没有停止过。
    曾把芳心浅相许。故梦劳诗苦。言说道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取悦。
    梅花曾把她的芳心深挚地许给了我,因而我连做梦也在苦苦思索最美好的诗句,来表达我对她的爱意。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难以拿它作使者。
    注解: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shāo)月树。一涓(juān)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涓:细小的水流。没顿:没暂停。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春月点破黄昏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下片写月下的回忆和遐想,词人以情观花,怨恨、痛苦、失望、悲伤的复杂感情一齐涌了出来。结尾两句来看,词人咏梅花,似别有怀抱,但词人却未未明,大概是留给有心的读者探
寻其心曲的奥妙吧。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见梅字而处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语,妥贴轻圆,确为词中俊品。
    上片写下溪上月下赏梅情景。
    词人自号梅溪,作词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爱梅之情可见一直很深。他曾往好友张镃(功甫)南湖园中赏梅,《醉公子·咏梅寄南湖先生》云:“秀骨依依,误向山中,得与相识。溪岸侧。……今后梦魂隔。相思暗惊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树三百。”诉说与梅花溪畔相识,钟爱情深,别后梦魂相隔,相思暗惊,弄得多情鬓白,剪愁不断,沾恨泪新。这首《留春令》在词意和感情上与此极为相似,由词意可知词人是大约在春天的一个傍晚来到梅花溪的。此时太阳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见那梅树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银光素辉,清奇幽绝,分外动人。可是,那梅树梢头却因暮尚未散尽,而月又不明朗,朦朦胧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
    这情景对一心赏梅,爱之情深的词人来说,自然就是很厌烦的,心中不觉浮难以遏制的怨愁,显露出百般无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哦雅之笔写下两句美妙的词句:“挂愁无奈,烟梢月
树。”前句写下情,后句写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挂愁”很就是形象,也就是词人爱用的字眼。他曾在《八归属于》中说道:“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摆乔木。应当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春草无雁足。”这“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八个字,清辞奇思,甚得词家三昧。姜夔说道:“邦卿词匡庐图性灵,存有李长吉之韵,砌能融情景于一家,可以句意于两得。”就此而论,真的就是他的之评者。
    过拍两句:“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写词人月下徘徊,愁思难释的情景。暮已浓,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仿佛一切都无所隐匿,连词人的满怀相思也没有可安顿的地方,真个是“寸心外,安愁无地”,闲婉深曲的细腻感情在低低的诉语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写月光月,又映带出水光水,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见。句中的“点”字形象地写出月光映澈溪水,点破黄昏,消去暮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点破黄昏又富有一种动态感,化静为动,饶有情趣。
    下片写下月下的回忆起和玩味。
    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许”,上承“相思”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叙说梅花相爱情深,曾两情相悦,
此时犹沉浸在昔日欢爱的回忆中。梅花本来无情,而词人以情观花,故而花亦有情。但“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吧,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了,往事犹记,旧情依然,魂牵梦随,柔情似水,满腹衷肠,急切欲诉,却又思绪纷乱,欲说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梦劳诗苦!”这个“苦”字,是相思之苦、想说而说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着力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相爱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当他无计可诉相思的时候,蓦然想起东风或能传达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带给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带给梅花。可是,听说多情的东风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恋着梅花沁人的幽香,难以拿它作使者了。
    因而词人无穷伤感地讲出末吴厝庄两句:“言说道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取悦。”写下至这里,词人的心头更加沈重了。虽然梅留东风只是“言说道”,未必就是真,但在词人说实话,顾虑难释。就可以沮丧地将之当真。愤恨、痛苦、沮丧、哀伤的繁杂感情一齐坑口了出。
    从这结尾两句来看,词人咏梅花,似别有怀抱,但词人却未未明,大概是留给有心的读者探寻其心曲的奥妙吧。这首小令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对所咏之物不露一字,通篇
不见梅字而处处梅在,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语,妥贴轻圆,确为词中俊品。
    原文:
    梅花
    宋代: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关于梅花古诗
    唯有春风最相知,一年一度一启程。
    译文: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上开。
    白玉堂前有一棵梅花树,梅树花谢花开,却不知为谁而开为谁而谢。
    唯有春风最相知,一年一度一启程。
    年复一年,不见旁人相惜,唯独那吹拂的春风,每年归来相探。
    注解: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白玉堂:神仙居处。亦喻指风流人家的邸宅。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唯有:只有,唯独。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很存有《葬花吟》“花谢花掉飞花满天,白消香断有谁怜?”的离愁之意,后两句的春风一年一度的相知,存有表达出来一种伤感和无奈之美感,但是还是存有非常感谢之意在,或许花落花开不为春风,但是春风却依然挂念。作者的伤感离愁情怀显露出无疑,孤芳难招摇,唯有春风来。诗句当中自然也存有对春风的敬佩。
    鉴赏这是一首集句诗,即集合前人诗句而成。集句体诗,始于汉魏间诗人应璩、傅咸,唐人称为“四体”,至宋时盛行。王安石最为擅长,能因难见巧,信手拈来,顷刻而就。这首“梅花”绝句(《王文公文集》卷七九题作《送吴显道》),系截取唐宋四位诗人的诗句,经过巧妙组合,赋予新意,而又辞气相属,如出己手,无牵强凑合的痕迹。 “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代诗人蒋维翰的《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寻常闭,春因何入得来?”(《唐人万首绝句》卷十二)“为谁零落为谁开”乃是唐代诗人严惮《惜花》中的一句:“春光搏扔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同前卷三七)而“唯有春风最相知”则就是唐代诗人杨巨源《和练习秀才杨柳》中的诗句:“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知,殷勤更向手中吹起。”(《唐人万首绝句》卷二五)最后一句“一年一度一启程”则出自于宋初瞻光茂妻的《递离》:“锦江江上探春回去,消尽寒冰丁年梅。赢取儿夫似春,一年一度一启程。”(《宋诗记事》卷八九)诗中的梅花,既有“零落”又存有“上开”,说明了诗人对万事万物变化无常的体会,使读者在看见花木零落的同时,又观赏至梅花迎春、春光明媚的景。一年一度的冬去春来,使人们感受到小自然的运转规律。这首诗主要就是筹钱原诗句所涵盖的情绪彩和寓意意蕴,去表明与衬托一种深邃朦胧的内在心境。晚年的王安石心境的确有所变化,从女性主义改建世
俗社会转为崇尚个体生命的价值,从为人转为为己,个人的民主自由在他心目中更加关键。他已经打破了世俗与入世的分别,体会证悟的自在,体会带入自然的恬淡,步入至一个更高的境界。
    原文:
    梅花
    五代:李煜
    殷勤移殖地,曲槛小栏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桑克县障,乘坐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索莱米烟花主,东君自无人知晓。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译文: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桑克县障,乘坐月溉寒泉。谁知花掉前后,蛾眉却不全系列。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注解:
    殷(yīn)勤移植地,曲槛(jiàn)小栏边。共约重(chóng)芳日,还忧不盛妍(yán)。
    殷勤:情意悔过浓厚,亦所指悔过浓厚的情意。槛: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也所指井栏。轻:再次。妍:美,例如“无腺”。”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gài)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步障:用来遮挡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溉:烧、施肥。花掉:开花。名词活用为动词。
蛾眉:女子短而美的眉毛。常作美女代称。这里借指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