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责任编辑:朱宝贵·
vacation tour 度假旅游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文史看台
2019年3月zbg@djly365
http ://www.djly365/
Tel :+86-551-65691307
ISSN 1672-7517
2019年2月
浅谈吴曦兵变原因及其影响
陆军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1900)
摘要:开禧二年(1206),南宋开启对金朝的北伐。但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却在北伐过程中公然叛宋降金,加上各路兵败,北
伐大计因此失败,南宋从此偏安南隅,不复大业。吴曦兵变不仅仅是南宋在“重文轻武”政策下出现的政治,军事问题,更是南宋在加强中央集权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容小觑的挑战。关键词:吴曦兵变;原因;影响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3-0165-02
开禧二年(1206),南宋宰相韩侂胄在未做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发起对金朝的战争。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派兵攻宿州、建康府、都统制李爽率部攻寿州、江陵府,副都统制皇甫斌攻唐州,江州,都统制王大节攻蔡州。然金军方面早有准备,故上述宋军进攻皆以失败告终,只有镇江副都统制毕再遇连战皆捷,但也无法转变败局。金军乘胜分路南下。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金封吴曦为蜀王,此次事件史称“吴曦兵变”。吴曦兵变不仅造就了本次北伐的失败,也使得朝内主和派的声音变得更加强大,北伐
大计就此决断,南宋从此偏安南隅。
研究现状:现如今的材料分析“吴曦兵变”,已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着手的,更有从其家族势力、外界影响(金朝的诱降)、自身性格等原因来分析总结的。但是却鲜有综合各方面因素,内因、外因、自身因素来分析的文章,并且其兵变后的影响也很少提及或很片面(只从单方面来看)。本文拟从多方面全角度分析“吴曦兵变”及其带给金朝和宋朝的影响,因为正是这众多因素形成的无形压力,导致了吴曦做出了叛乱的抉择。
1内在原因:军事实力、家族势力强大
南宋的川陕地区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占据此地,
南宋就打破了金朝想要入窥中原的计划。而在川陕地区的兵力布置分为三个区域:兴州、金州、兴元府。对此,南宋人周南曰:“西蜀之兵,分为三路。金州当其东,兴元制其西,兴州当其北,各据一面”,南宋设立这三府,其一是为了防御边疆:面对金朝人的骚扰,南宋苦不堪言。在寻求发展壮大,恢复中原的宏伟计划中,三府的设立恰可以阻截金朝的进攻,甚至能够起到战略反攻的意图,为南宋在战略反扑前求得暂时的安宁;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节制武将,众所周知,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化,采用了“以文制武”的政策,分散川陕地区的兵力布置正是为了分化武将的统治力,防止出现唐朝的“藩镇割据”,破坏国家统一及“皇权至上”原则。
但吴家武将世代统治兴州,位高权重。因此,在川陕战区兵力部署中,最大特点就是兴州驻军处于优势地位,金州与兴元府的军事力量无法与其媲美,时人称“四川大军,独武兴为多”。先来看吴玠统兵时的情况,《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绍兴初,内外大军凡十九万四千余,而川、陕不与。”再看吴璘统兵的情况:(1141年)宋金和议后,川陕战区的军队分布情况是,“兴州吴璘所部仅五万人,兴元杨政所部仅二万人,金州郭浩所部仅万人,惟兴州屯兵最多,至二万有奇。”到吴挺担任兴州都统制时,史载其“统众六万”,另一条资料记载称其“凛然西陲拥兵十万”,“挺之事权,海内偏重”。从这三条数据就可以看出
兴州府的军事实力一直凌驾于其他两府之上。但这不仅仅是在军队数量上,更在军队纪律上,比如史载吴挺所统领的兴州军队,“纪律精明,号令严肃,士有固志,人无怨心,足以宣国威灵,申守备御者,必言其师”。一支纪律严明,行动有素的部队自然军事实力会超出其它的军队。
而且世代统兵,吴氏在当地的势力自然也会对朝廷形成挑战。川陕边境地区坐落着众多的少数名族部落,要稳住川陕地区的情势,就需要得到这些部落的支持。吴氏武将家族历代统治着四川地区,给予这些少数民族很大帮助,从而获得他们的支持。在吴曦未回蜀前,朝廷也多次曾派官员去当地做都统,希望得到当地部落对朝廷的支持,但这些官员都莫名其妙在当地死去,始终未形成非吴家将统治兴州府的情形,时人称“知吴而不知有朝廷”。从这可以看出当地的驻军对非“吴家将”的将领是强烈排斥的。吴氏家族在蜀实力非同一般。
2外在原因:宋廷的政治以及经济压迫
在巨大的军事实力,边境少数民族的支持下,加上世代统领四川,军事、经济实力强大,使吴氏家族成为南宋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但这种情况的出现却正是宋廷所最为忌惮的。众所周知,宋太祖在陈桥兵变后,一直采取的是“以文制武”政策,以防止边境武将实力过于强大,而形成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挑战中央集权,破坏国家统一。虽然这一政策导致了后来的对外战争始终是败多胜少,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从北宋末年开始,面对金朝的进犯,涌现出众多武将,也就形成了众多的军事集团,比如:岳飞、张浚等,对朝廷的统治力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但到了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随着南宋王朝削夺武将兵权的完成后,这种局面宣告结束。可是吴氏家族在兴州却仍然拥兵自重,独据一方。这种挑战中央集权化的存在自然是宋廷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削弱吴氏家族势力成为当务之急。
宋廷采用的政策是:1)吴挺死后,吴璘被召为左卫上将军,被调到京城任职,实际上就抽调他在四川的统治力,虽然后来因为实际情况不得不将其调回任兴州都统制,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对于吴氏家族作出削弱的第一步。后来吴璘死后,吴曦被自然受到压迫,朝廷不允许其继承其父职位,不得回四川地区任职。这种架空吴氏家族实力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是阻止了吴氏势力的增长,但是后来因为北伐的开始,对川陕地区熟悉的吴曦又被重新调回兴州任职(其中韩侂胄对吴曦的信任占了很大一部分),这就为日后的吴曦叛变埋下了伏笔。
2)绍兴十五年(1145),南宋正式设立四川总领所,其本意是为“措置移运应办诸军钱粮……朝廷科拨州军上供钱米,则
收稿日期:2019-01-15修回日期:2019-02-05作者简介:陆军(1993—),江苏人,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在读古代史研究生。
165
·本栏目责任编辑:朱宝贵·
vacation tour 度假旅游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
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仿文史看台杨政
2019年3月
以时拘催,岁较诸州所纳之盈亏,以闻于上而赏罚之”,可其实这个机构的实际权力远不止于此。根据记载,总领所拥有“各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诸军并听节制。盖使之与闻军事,不独职馈饷”的职权。总
领所的设置不仅仅是为了给诸州发放粮晌,报告财政得失,更多的是为了在四川地区掌握着经济命脉,从而达到牵制武将力量的目的。但到了吴曦时期,因为韩侂胄的信任,先任吴曦为四川宣抚副使,当时的宣抚使是程松,但程松曾是吴曦手下,且其人无任何政治才干可言,所以其人对于吴曦的节制可谓为零。后又“以总计隶宣司,副使得节制按核,而财赋之权又归于曦”。这样吴曦就实际上掌握了四川的财政力量,并且可以节制总领所的职权,彻底掌握了四川地区的军事,经济资源,到这里朝廷对于吴氏家族所有的削弱措施都宣告失败。
3自身原因:军事部署失败以及金朝诱降
开禧北伐后,据史料载:“宋吴曦以兵六千攻盐川,巩州戍
将完颜王善、队校仆散六斤、猛安龙延常击走之,斩首二百级。七月,吴曦兵五万由保全、姑苏等路寇秦州,承裕、磷以骑千余击之。曦兵大败,追奔四十里。曦别兵万人人来远镇,术虎高琪破之.....九月,宋吴曦将冯兴、杨雄、李佳以步骑八千人入赤谷,将寇秦州。承裕、完颜磷、河州防御使蒲察秉兹逆击,破之。宋步兵趋西山,骑兵走赤谷。承裕分兵摄宋步兵,宋步兵据山搏战,部将唐括按答海率二百骑驰击之。甲士蒙葛挺身先入其阵,众乘之。宋步兵大溃,杀数百人,追者至皂郊城,斩首二千级。猛安把添奴追宋骑兵,杀干余人,冯兴仅以身免,杨雄、李挂皆为金军所杀。”这种记载出自金方,颇为可信。
当时,宋军在四川的兵力布置是:由宣抚使程松率军三万驻扎兴元府,负责向东北方进攻;吴曦率军六万驻河池,负责向北及西北方向进攻,主要攻击秦州方向,而且自绍兴十年后,宋金交战的主战场基本集中在这一地区。可以看出,这时候的吴曦是全力作战对付金朝的,基本上将全部兵力投入了战场。但因北伐军在长江上、中、下游战场均被金朝挫败,金朝便转兵力去四川战场。当时吴曦误将防守重点布置于皂效,以为金军会从秦州进犯,但金军完颜纲却率大军从宋军防线的左侧迂回进攻,很快冲破宋军的防线,占领成州,直逼河池。吴曦只好退守青野原,凭险据守。吴曦认识到自己的正面战场已经挫败,他不想得到像其他败将一样的下场,就必须实行一些“措施”。正是这“滑铁卢”式的兵败,导致吴曦丧失很大一部分兵力的同时,更多是需要承受朝廷方面给这个边疆将领无形的压力。
偏偏在这时,金朝的诱降书到来,且先来看这书信的内容:“威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卿家专制蜀汉,积有岁年,猜嫌即萌,进退维谷,代之而不受,召之而不赴........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参夷之诛,可不畏哉?........建万世不朽之业。按兵闭境不为异同,使我师交力巢穴而无西顾之虞,则全蜀之地,卿所素有,当加册封,一依皇统册构故事........更能顺流东下,助为犄角,则旄麾所指,尽以相付。”从这可以看出,金朝是看准了吴曦和朝廷之间的矛盾,用尽措辞。先是夸奖吴曦是功高万世,很有才能;再分析吴曦家族世代驻守四川,却因为朝廷猜忌使得自己未得到重用,进退两难,不受宋廷信任,不能施展拳脚;又举例岳飞的事例,也是功遗后世,有才能的将军因受朝廷猜忌而被处死,多么可惜;最后保证只要你吴曦按兵不动,战争胜利后,我金朝必给你封地,封你职位,给后世景仰!
金朝这里的反间计可以说是恰当时候用在了恰当人身上,吴曦在朝廷本就不受重用,受猜忌。后回四川,北伐开始后,其领导的战争失败,吴曦担心败绩带来的“惩罚”。这两种心态加在一起,金朝就准确抓住吴曦的弱点,再举例岳飞的教训,最后再加上答应给的封地,职位来诱惑,就顺利的策反了吴曦。
4吴曦兵变带来的影响
对金朝的影响:策反吴曦对于金朝而言是其战略最重要一步,吴曦兵变直接导致了南宋北伐关键一步的失败。金朝少了川陕地区的反抗,直取中原不受阻碍,获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且当时金朝内部腐败严重,矛盾激烈,战争胜利转移了朝内的矛盾。并且还与南宋政府签订《嘉定和议》,获得战争赔款,与南宋称伯侄国。虽然最后金朝仍被蒙古国征服,但此次胜利暂时延缓了金朝内部的混乱局面。
对南宋的影响:最显而易见的,对当时的宰相韩侂胄而言,吴曦的叛变导致了他迅速的政治垮台。因为韩侂胄与赵汝愚早期的争权过程中,吴曦的站边给了韩侂胄很大的支持,而吴曦之所以能回川陕地区也是出于韩侂胄的信任,吴曦的叛乱,使得韩侂胄的失败理所应当,开禧北伐的失败自然不可避免。
对于南宋政府而言,本来北宋政府的“以文制武”政策已经慢慢失效,边疆武将因为战争原因越来越拥兵自重(以吴曦为例),武官地位上升,南宋政府因此苦不堪言,中央政府力量也越来越薄弱。吴曦兵变发生后,宋廷有意恢复旧制,加强中央集权,于是作出以下措施:“中兴以来,利路有三大屯,兴州、兴元、金州都统,三司鼎立,而兴州之事权特重。淳熙中,移兴州左、右军于利州,其隶于兴州自若也。
自开禧丁卯之后,宣抚使安丙乞移沔州副司于利,自是以后,沔有正而不除副,利有副而不除正,其实各为一司,而利之御前军始分为四矣。”就是把兴州地区军队一分为二,而且还设置副都统分化其力量,最后副都统再分为利州副都统,把四川军事力量一分为四,后来在这些地区又设置安抚使等,任用文官,监督武将。
这样做,就削弱了武将的军事力量;设置文官监督武将,一方面可以监督武将,分化其力量,另外一方面则可以大大加强朝廷的力量,做到了“强干弱枝”的祖宗之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这样做的弊端是:边疆力量太分散,使加强边疆防御与削弱地方军事力量不能两全,在以后对蒙的战争中,无法全力抵抗,导致最后的失败,南宋灭亡。
5总结
吴曦兵变是南宋政府出于对武将“不信任、猜忌”,而对其
实行高度政治、经济打压的过程中发生的;在吴曦掌握了相当的军事力量后,又利用南宋政府的信任而兵变,直接导致了开禧北伐的失败,南宋政府的“统一”梦就此破灭;后南宋政府虽然利用此次机会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了及“以文制武”局面(这种政策对以后历朝历代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宋廷却忽略了边疆的防御,在日后的战争中最终倒于蒙古军队的“铁蹄”之下,结束“宋”的统治。
所以,纵观历史长河,任何一件历史事件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就更需要开拓眼界,从多方面多体的去分析历史事件!
参考文献:
[1]何玉红.南宋川陕战区兵力部署的失衡与吴曦之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1).
[2]王继东.吴曦叛宋探因[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1).[3]何玉红.南宋四川总领所制度与吴曦之变[J].文史哲,2001(6).[4]鲜乔蓥.吴曦叛宋降金的原因及其影响[J].成都师专学报,2001(1).
[5]杨倩描.“吴曦之乱”析论[J].浙江学刊,1990(5).
【通联编辑:张薇】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