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学
第一章: 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把握刑事证据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1) 刑事证据是反应案件事实的事实 (2) 刑事证据必须是在诉讼中现实存在的 (3) 刑事证据是案件事实的反应 , 而这些反应必 须是客观上存在的事实 (4) 刑事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内容与法定形式的统一体 (5) 收集或认定刑事证据是一种职权行为 , 必须由法定机关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进 行 (6) 刑事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3、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 : 证据的客观性、证据的相关性、证据的合法性
4、证据的客观性 : 是指证据必须是客观上存在的事实 ,而不是主观想象、猜测 或捏造的东西。
5、证据的相关性 :是指证据必须是同案件有关联 , 能够有效地发挥证明作用的 事实。
6、证据的合法性 : 是指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 , 才能作为合格的证据在诉讼中加 以运用。
7、证据合法性的内容和要求 :(1) 主体合法 , 即证据必须由法定机关的法定人 员收集或认定 (2) 程序合法,即收集、认定证据必须依照法定程序 (3) 形式合法,即证 据必须通过法定种类和法定的固定方式表现出来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8、判断某一证据是否合格需要审查的内容 : 同上
1、神示证据制度 :是指裁判者通过一定的形式获取神的旨意 , 并以此作为判定 争议难决案件的一种证据制度。
2、“弹劾式”诉讼 : 主要实行于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和封建制初期一些国家的 一种诉讼形式。
3、“弹劾式”诉讼的特征 :(1) 控诉与审判职能分立 , 遵循“不告不理”的原 则 (2) 案件一般由被害人或法定代理人提起诉讼 (3) 诉讼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 (4) 审 判实行公开原则、言词辩论原则和陪审原则。
4、产生神示制度的两个因素 :(1) 弹劾式诉讼无力解决疑难案件 , 是产生~~的 客观因素 (2) 当时生产力落后、人类出于愚昧状态 , 是产生 ~~的主观因素。
5、神示证据制度下的证明方法 :(1) 对神宣誓 (2) 水审、火审、铁审 (3) 决斗 (4) 卜巫
6、中国古代实行的“察言观”的证据制度 : 五听, 辞听(言词)、听(面 )、气听 ( 气息) 、耳听 ( 听吟) 、目听( 眼睛)
7、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 :(1) 它适应了奴隶主阶级借助于“神威”来巩固其 统治地位的需要 (2) 它与古代实行的弹劾式诉讼制度相适应 (3) 它与古代奴隶制社会 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认识能力相适应。
8、纠问式诉讼 (审问式诉讼 ): 是指封建国家要求司法机关依据其职权 ,对犯罪 行为主动予以追究 , 在诉讼中特别注重于对被告人的“纠问”。
9、法定证据制度 : 就是对于各种证据证明力的大小 ,一概由法律预先作出规定 , 要求法官必须按照法定的规则来审查判断证据。
10、法定证据制度的内容 :(1) 法律预先把各种证据划分为“完全的”证据和 “不完全的”证据两大类 (2) 法律规定 , 被告人的自白是“全部证据中最好的证
据”(3)必须由两个证人的相同证言 ,才能使案件得到充分的证明 (4) 判断证言证明 力的规则:按照证人的身份来确定其证言之优劣 (5) 对书证的要求 :用作书证的文书 必须是公务文书 ,且必须是原件 (6) 对于特定的案件 ,法律也规定了如何定案的规 则。
11、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 :(1) 法律对于每一种证据证明力的大小 , 都预先作了 规定,它限制了法官自由取舍证据的可能 (2) 法定证据制度偏重于证据的表现形式 (3) 法定证据规则把被告人当做自证其罪的特殊证人 , 并从法律上确认了刑讯的合法性 (4) 法定证据制度在对证据的判断和取舍上 , 贯彻了男尊女卑和等级特权的不平等原 则。
12、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 :( 一 )(1) 法定证据制度比具有深厚宗教迷信彩 的神明裁判和司法决斗前进了一步 (2) 对于限制法官个人专断 , 也有一点作用 ( 二)(1) 它是一种形而上学、不科学的证据制度 (2) 它把被告人的自白当做“证据之王”从 法律上规定刑讯作为逼取口供的必要手段 , 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的冤假错案。
13、罪从供定 : 是指通过被告人的自白 ( 口供) 来给被告人定罪的一种方式。
14、众证定罪:是指三人以上 ,证明其犯罪 ,就能认定有罪。
15、罪疑听赎 : 是指对事有疑似 , 处断难明 , 用赎法收赎。
16、自由心证 : 是指诉讼证据是证明力及其运用 , 不依据法律事先作出的规定 , 而是完全听任法官凭自己的感知和理性来自由判断 , 法官必须在自己内心深处确信 它是真实的。
17、联合国司法准则中有关证据的规定 :(1) 无罪推定原则 (2) 禁止酷刑和其他 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 (3) 追诉机关承担有罪的证明责任 , 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 (4) 司法令状规则 (5) 证据排除规则 (6) 庭审证据调查采 用直接言词方式 , 证人需出庭作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