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相关选择题
1.同学乙把学习《祝福》的点滴收获和同学们进行了分享(     
A.《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祝福”中的劳作显示了祥林嫂的品质,“祝福”对祥林嫂的排斥则导致其心灵崩溃,走上末路,展示悲剧性。小说以《祝福》为题很是恰切。
B.《祝福》写祥林嫂整体上采取了插叙的写法。在情节上,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设置悬念,有吸引力;在主题上,祝福景象和祥林嫂的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一句中“空的”“下端开了裂”定语倒装,表示强调,突出了祥林嫂忍饥挨饿的凄惨和沿街乞讨的艰辛。
D.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命运悲惨但不甘心屈从,虽然对封建礼教的迫害摧残进行了抗争,但终究未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被社会无情
吞噬。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的能力。
B.“《祝福》写祥林嫂整体上采取了插叙的写法”错误,《祝福》先写了故事的结局——祥林嫂的死,属于“倒叙”的写法,而不是“插叙”的写法。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惨淡             诧异             间牒             欣然前往
B.和蔼             编辑             惩创             殚精竭虑
C.永诀             眷恋             信扎             罗曼谛克             仓皇失措
D.桀傲             缁衣             恩赐             苟延残喘             郑重其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
A项,牒—谍;
C项,扎—札;罗曼谛克,音译外来词,一般写着“罗曼蒂克”。
D项,傲—骜。
故选B。
3.下列对《记念刘和珍君》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课文痛斥了反动政府的屠杀罪行,揭露了所谓学着文人的卑鄙无耻,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崇高敬意。
B.复杂记叙文常常要用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线索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感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经过。
C.课文将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在一起,叙述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憎,议论的观点又极为鲜明。
D.作者反复描写了刘和珍的外貌,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性格特点。
E.《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精辟、深刻、发人深思,并能将抽象事理形象化,如“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经过”错误,本文是一篇纪念性的文
章,以作者悲愤交织的感情为线索。
D项,“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性格特点”错误,文中描写刘和珍外貌的语句有“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反复描写刘和珍的外貌是为了突出她的和蔼善良。
故选BD。
4.下列对《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一段列举了“送去主义”的表现,即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
B.“闭关主义”的表现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C.“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
D.“拿来主义”的正确做法是“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错误,“送去主义”是为了媚外,把自己国家的东西不分类别统统送出去,文中主要是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应为“送来主义”。
故选C。
5.对下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它被看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B.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一件小事》《故乡》《社戏》《阿Q正传》均收录在《呐喊》中。
C.象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主观表现而轻客观描写;暗示多于解释;大量运用通感、
自由联想、暗示等手法;神秘主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明显。
D.杂文,一般以议论为主,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记忆文学常识时,作家的姓名字号、朝代(外国作家要记清国籍)、作品、风格特点、文学流派、文学主张等都要记忆清楚,不可张冠李戴。
B项,《祝福》收录在《彷徨》中。
故选B。
6.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论证的一项是(       
A.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
B.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C.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D.只有烟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答案】C
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辨析能力。具体考查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的方法讲道理,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本题选没有运用比喻论证的一项。
C项,没有比喻论证,送古董去展览属于举例论证。
A项,“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B项,“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D项,“烟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故选C。
【点睛】
比喻论证是指用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的论证方法。在两事物之间,只需要有类似之点,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从而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它是一种特殊的论证方法。比喻者与被比喻者之间类相异而理相同。类相异,才能作比喻;理相同,才能进行推理、论证。它与修辞手段的比喻及类比论证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差异的地方。类相异,这点与比喻相同;理相同,则与不具有论证作用的比喻相异。理相同,这点与类比论证相同;然而它只要求道理真,却不必是事件的真实,这点则又与类比论证相异。
7.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响﹙dùn﹚       ﹙wēi﹚       子﹙zhuó﹚       ﹙wěi﹚
B.袄﹙jiā﹚             ﹙jiù﹚       梅兰芳代表作﹙ǎi﹚             徨﹙páng﹚
C.胆﹙què﹚       生﹙jiān﹚       ﹙jiáo﹚             笑﹙shàn﹚
D.门﹙kǎn﹚       服﹙xùn﹚       惴﹙zhuì﹚             ﹙kē﹚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识记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A项,桌帏wéi;
B项,夹袄jiá;
C项,胆怯qiè, 监生jiàn,咀嚼jué;
故选D。
8.小说始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又一再写到鲁四老爷家的祝福,并且小说取名为“祝福”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始描写鲁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封建势力、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B.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主要是表现鲁四老爷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突现这个封建卫道土的淫威;同时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
C.封建礼教正是通过祝福这样的典型事件在精神上多次摧残以至杀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时又正是鲁镇家家祝福之时,以“祝福”为题更能揭露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起到了深化主题的积极作用。
D.小说结尾再次写到“祝福”,与篇首呼应,以喜写悲,既反衬祥林嫂惨死的悲凉,又突出清王朝严酷的阶级对立的现实,深化了对封建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