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旭 陨落的“金孔雀”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儿女》 2016年第24期
2016年11月12日,八一飞行表演队在唐山玉田县进行飞行训练中发生一等事故,中国首位歼十女飞行员余旭跳伞失败,壮烈牺牲。
11月17日,余旭烈士悼念仪式在空军航空兵某师举行。余旭亲属、好友和部队官兵等千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吊唁,满怀深情地告慰陨落蓝天的“金孔雀”。
追悼会之后,余旭的父母拿出家里的1万元存款,为余旭上交最后一笔党费,帮她完成一个未了的心愿。
镜头定格在四年前的7月29日,华北某机场,晴空万里。9时56分,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余旭,身着新式飞行装具,跨入歼十战机座舱。松刹车、加油门、拉杆……操控相当熟练,歼十战斗机鹰击长空。随着战机翩然落地,无数人内心澎湃,中国首位歼十女飞行员余旭就此诞生。
紧接着,陶佳莉、李敏、何晓莉依次驾机,7月30日17时04分,随着女飞行员盛懿绯走下战机,5名歼击机女飞行员全部顺利完成单飞,具备了独立驾驭三代战机翱翔蓝天的能力。这也是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驭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 歼击机,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他飞航式空袭兵器的军用飞机,俗称战斗机。歼击机是超音速飞行,机动性能强,技术难度大,特别是俯冲跃升、快速急转、减速盘旋,最大载荷达6至9G,常人难以想象。与男性相比,飞歼击机对女性身体、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空军招收的前7批女飞行员都是飞运输机种。
如果说开运输机的女人是“飞人”,那么开战斗机的女人就有些“超人”的味道了。
飞行员选拔培养标准有8大关口、几十项条条杠杠,理论不过关淘汰,技能不过关淘汰,反应速度慢淘汰……面对各种挑战,余旭一直在坚持,她以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胆识,在飞天路上艰难跋涉。
梅兰芳代表作 余旭受阅训练时从不偷懒,队长下达的每一个口令,她都认真体会。梯队编队的每一个动作,她都刻苦练习。有一次队里组织特技飞行,余旭身体非常不舒服。队领导了解情况后表示,如果有困难可以向队里请假。余旭咬咬牙,什么都没有说,吃了两片止痛药,就投入到了训练中。
余旭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战斗机女飞行员。她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国庆60周年的阅兵仪式,余旭的任务颇为艰巨,她要驾驶着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飞越天安门广场,并用彩烟将盛典推向高潮。
余旭在阅兵仪式上的表演是完美的,但是谁也不知道,完美背后,这个1986年出生的小姑娘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在学校训练的时候,余旭只飞过双机编队,而阅兵需要她迅速提高飞行质量配合其他女飞行员完成五机编队,能不能唱好这出整个空中梯队的压轴戏,对余旭的经验、胆识、技术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刚开始飞五机编队时,因为空中能见度很差。余旭心中忐忑不安。偏偏就在这时,后舱的大队长突然对余旭说,他错觉了。
错觉,是飞行员所特有的一种可怕幻觉,会导致判断力完全错误,丧失飞行能力,而那是余旭第一次飞行五机编队,飞机本应由在她后舱的大队长控制,余旭却感觉他的手跟脚都从驾驶杆、油门,还有方向舵上撒开了。
“那一刻,我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将由我自己独自去面对,我只能手握舵杆,全神贯注,稳稳地完成规定动作,驾驶飞机安全着落,这时才顾得上往后舱急切地喊:‘教员,教员,你怎么不说话,你到底怎么样了?’结果大队长突然在后面说了一句:‘这不你自己也能飞嘛!’”余旭顿时明白,不是队长错觉了,而是对自己的考验。
最终,余旭和队友们完美演绎了国庆阅兵仪式上的那一幕。她在日记里写道:“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
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中的每一页。”
“作为首批驾驶歼十战斗机的女飞行员,你的感受是什么?”余旭的回答是:“要想飞得更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而此时,余旭已经飞得很高很高!
宋文骢 铸就祖国蓝天的龙魂
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宋文骢不仅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歼击机歼-10总设计师,也是战机科研体制的改革者,为中国战机研制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从1998年到2011年这么短的时间内,中国就完成了由三代机到四代机的跨越。随着2015年底第一架量产型歼-20的出现,由宋老一手缔造的战机研发体系开始结出累累硕果。
梅葆玖 永留梅香在人间
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梅葆玖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2岁。梅葆玖1934年出生于上海,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也是梅兰芳子女中唯一继承梅派艺术的传人。梅葆玖生前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代表作《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他10岁开始学艺,13岁正式登台演出,18岁与其父同台演出。2015年,梅葆玖获第15届华鼎奖终身成就大奖。他一生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对当今京剧界来说举足轻重。
杨绛 永远的女先生
5月25日,世纪老人,百年罕见奇女子,中国杰出的作家、翻译家、小说家、剧作家杨绛先生与世长辞,享年105岁。
其实,一直有两个杨绛。一个是杨绛本人,一个是“钱钟书夫人”。作为才貌双全的一代才女,杨绛年轻时便已享誉京华,及至中晚年,翻译《唐吉坷德》《斐多篇》,创作《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走到人生的边上》,她以百岁高龄,却达到创作生涯顶点。相比之下,杨绛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钱钟书夫人”。在钱杨伉俪50多年的婚姻中,她不仅悉心照顾钱钟书的生活,更全程参与了其整个创作生涯,钱钟书每一本著作背后都有杨绛不着痕迹的奉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