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童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不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也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遗传、家庭、社会环境等。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及时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对于儿童健康、顺利地成长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现象和对儿童发展以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接着阐述了各类媒体对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影响,最后从正确使用媒体的角度提出矫正的相关对策。
【关键字】攻击性行为 榜样 个案分析
一、攻击性行为概念及其现状
关于的攻击性行为虽深为心理学家所重视且研究历时较长,但迄今为止尚无同意定义。20世纪20年代,“攻击性行为”被看作是“避免痛苦与寻求快乐的行为遭受挫折时的基本反应”;30-70年代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后,较多的心理学家赞同“以直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任何行为序列”的定义。然而班杜拉却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复杂的事件,对其下定义不仅要考虑到伤害的意图,
而且还要考虑到社会的判断,看究竟哪一种伤害行为称得上为“攻击性行为”。后来,L.D.Eron将其定义为是“一种经常性有意的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
我国的心理工作者认为,攻击性行为就是“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其中,伤害意图、伤害行动与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概念的三个要素,攻击者具有伤害他人的主观意图,目的是直接造成被攻击者的伤害或通过唤起被攻击者的恐惧而达到其目的。
由此得到:20年代的“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是从攻击者实施行为的原因的角度考虑的;30-70年代的“攻击性行为”是从攻击者攻击目的的角度下定义的;这两种定义都是在攻击者的基础上提出的,并没有涉及被攻击者。班杜拉对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已经包括了伤害意图和社会评价;L.D.Eron提出了主观意图和伤害行为。他们对“攻击性行为”定义的理解更为全面。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一)国外的有关研究
四不伤害F·Goodenough·Hartup·Shantz等人就对的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点、发展模式进行过系统的
观察分析与深入探讨。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类型与形式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从儿童的攻击的类型看,学前儿童不仅表现出了更多的攻击性,而且争吵和打架更多是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他们的攻击性是“工具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由行为规范等社会性问题引起的攻击所占的比率逐渐增长,学龄儿童则更多地使用以人为中心的攻击或叫“故意性攻击”,如批评、嘲笑、辱骂等。从攻击性的表现方式看,儿童更多得使用身体上的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使用言语攻击的比例逐渐增大,他们更多地采用言语攻击而非身体攻击。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儿童言语沟通技能的提高,而且也因为成人期望与规则的变化。大多数父母和教师不再容忍年龄较大孩子的身体攻击,但对他们的“唇舌剑”则更容易忽视。
那么,攻击行为随年龄的增长是否保持稳定呢? Huesman等人的研究发现,攻击性无论男女,都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在童年被同伴评定为攻击型的男孩到成年期倾向于有更多的犯罪记录、虐待配偶和其他暴力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无论在实际的攻击行为还是在攻击的倾向性上,自儿童期起,男孩都比女孩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并且这种性别差异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
1974年,Whiting和Pope在七种文化下考察了3岁-10岁儿童的攻击行为,发现男孩更多参与模拟攻击游戏,相互之间言语侮辱也多于女孩。如果遭受攻击,男孩比女孩更多地以言语或身体行为加以反击。1980年,Maccoby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在儿童期,男孩和女孩攻击性的发展过程截然不同,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在受到攻击后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动报复行为,碰到对方是男性比对方是女性时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许多关于攻击行为的性别实验表明,女性较少参与攻击,也较少成为攻击的对象。有关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是人的攻击性的特别表现之一。在攻击方式上,性别差异也显著,男孩较喜欢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而女孩则喜欢采用言语形式的攻击,而且年龄较大的女孩更多地采用间接的攻击;但在直接的言语攻击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以上研究表明,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同攻击行为的类型和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模式。随着儿童的不断成长发展,攻击性行为的发展趋势是由肢体攻击向言语攻击的过渡;攻击方式上有着性别差异。
(二)国内的有关研究
我国的有关研究结果与国外的相类似。
张文新的研究表明,对学前儿童来说。儿童攻击性行为类型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从小班儿童(5岁)到大班儿童(7岁),表现出一种以工具性攻击为主的向敌意性攻击为主的变化趋势。
李俊的研究表明,儿童攻击性行为(躯体攻击、工具性攻击、言语性攻击)大多出于一种公平的报复动机;无意的工具性攻击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言语攻击是最易被儿童模仿的行为。
陈丽颖的数据统计研究也表明,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性别差异:男童得分极显著于女童。随年龄增长,儿童攻击性行为(5-7岁)更多的指向同性伙伴。表现出一种以工具性行为为主向敌意性攻击性行为的年龄变化趋势。大班儿童已能正确识别不同伤害情景中同伴的行为意图。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
20世纪以来,攻击行为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关注: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习性学说……到社会认知模式理论,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对儿童的攻击行为的发展问
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深化人类对于儿童的攻击行为的认识,为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提供大量的科学依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本能说、习性说、挫折—攻击说、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模式理论等学说。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派的研究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派的观点认为,攻击是人们的两大本能之一的死的本能,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是对立的,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攻击的形式表现出来。攻击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攻击冲动,而且不论以什么形式都得表现出来,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儿童的攻击表现就是源于儿童的破坏性本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