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分散曲和戏曲。戏曲分为两种,一杂剧,一南戏。它们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戏曲作品。
中国古代乃至近现代包括京剧和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传统戏剧又称为“戏曲”,这是因为“曲”的演唱在其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从性质来说,中国戏曲实是一种带舞蹈成分的歌剧。
1、杂剧的起源
“杂剧”这一名称的出现,最早在唐代大和三年(829年),李德裕《第二状奉令更商量奏来者》其中提到的“杂剧丈夫”就是指演戏中的男角,“子女锦锦”是女角。说明杂剧之名唐代已有。但是在唐代,杂剧的意思和汉代的"百戏"差不多,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节目。"杂"谓杂多,"百"也是形容多;"戏"和"剧"的意思相仿,指嬉闹,都没有今天"戏剧"的意思。
但是唐代出现了用歌唱和舞蹈来表演人间生活的简单情节的小戏,如《踏谣娘》和《兰陵王》等;以诙谐、调笑为主要特点的艺术表演,始于上古宫廷弄臣“优”,后来演化为双人表演的滑稽小戏“弄参军”,其形成年代,或说是东汉,或说是十六国的后赵。唐代“参军戏”已经很盛,现代的相声、独脚戏还保留着它的一些基本特征它以说白和动作为主。
参军戏
五胡十六国后赵石勒时,一个参军官员贪污,就令优人穿上官服,扮作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参军
戏由此得名。一般是两个角,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
到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更加发达,市民阶层迅速扩大,各地商业市镇的数量和规模远超前代,于是在市镇中出现了固定的供演出杂剧、说书和玩杂技的游艺场所——瓦舍,其中拦出一个个“勾栏”。在这种情况下,融合了歌舞戏与滑稽戏,出现了“宋杂剧”这种新的表演形式。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杂”,它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多种表演形式。
北宋灭亡时,大部分教坊乐工和民间杂剧演员南下临安,但由于宋杂剧的语言与东南地方语言相差太大,逐渐失去了观众,再加上其他一些文化条件的作用,在南宋最终消亡。而一些留在北方,在金朝迁都中都(今北京)时聚集到那里的演员,逐渐形成了北方派的杂剧,即金院本。金院本除使用原宋杂剧的中原通用语言,又逐渐使用了河北民间语言和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在音乐上则更多地采用河北、山西的时曲和女真、蒙古的民歌,为以后元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此外宋神宗时期山西艺人孔三传创制的讲唱艺术诸宫调对于元杂剧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最终在汲取了大曲、破曲等舞曲和讲唱诸宫调营养的基础上,一种纯粹的代言体——元杂剧形成了,它是有科范动作、有宾白、有歌曲、有
角化装、有砌末道具的真正舞台戏曲
2、元杂剧的体制
结构
元杂剧一本通常由四折及一个或两个楔子组成。在第一折之前的楔子,用来交代人物故事的前因,以引出正戏,相当于开场戏;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
有的杂剧作家为了适应剧情的需要,突破了一本四折的限制,如《五侯宴》、《东墙记》、《降桑椹》、《赵氏孤儿》等全为五折,《赛花月秋千记》有六折,王实甫的《西厢记》合五本为一剧。
曲子
元杂剧一折用一套曲。套曲,通称“套数”。它至少由同一宫调中两支曲牌联合组成一个整体,多的有二十支,通常十支左右。全套各调必须同韵,每套必须有“尾声”,以表示一套的首尾完整,同时也表示全套结束。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脚唱,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 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其他脚只能念白。
主唱的脚在一本杂剧中一般只扮演一个人物,但也可扮演不同的人物。如《单刀会》第一折正末扮演乔玄,第二折扮演司马徽,第三、四折扮演关羽。
宾白
宾白就是台词。明代姜南《抱璞简记》说“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明代徐渭《南词叙录》则说“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白,言其明白易晓也。”宾白在戏曲中必不可少,也是元杂剧区别于宋、金院本的显著特点。其中又有散白与韵白之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文
科范
杂剧中的动作和效果称为“科范”,也叫“科介”,简称“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改编成“短剧”:“清明时节(时间),雨纷纷(背景),路上(地点),行人欲断魂(人物神态),借问酒家何处有(对白)?牧童遥指(动作),杏花村(远景)
。”
题目和正名
在一本杂剧的最后,照例有二句或四句七言诗,前面的一句或两句概括戏的内容,叫“题目”;后面的一句或两句叫“正名”,也就是本剧的剧名,要做广告吸引观众。
如关汉卿《鲁斋郎》题目  三不知同会云台观正名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金线池》题目 韩解jie4元轻负花月约 老虔婆故阻燕莺期正名  石好问复任济南府  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砌末
指舞台演出时的道具。如《货郎担》中“外旦取砌末付净科”,这里砌末指金银财宝;《陈抟高卧》中“外扮使臣引卒子捧砌末上”,这里指诏书、纁带。
元杂剧的角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末,正末——男主角。 冲末——正末之副角,相当于副末。一般用于杂剧的开场
,称为“ 冲末开场”。 外末——次要男性人物,但它所扮演的都是人物。 小末——也称“小末尼”,青少年男子。第二类:旦,正旦——女主角。 外旦——正旦之配角,仅次于正旦。小旦——青年女子。搽旦——不正派或邪恶的女人,因脸部搽抹成丑怪模样,故称。第三类:净,净——与正面人物对立的反面人物。 丑——净之配角。第四类:杂,这一类角很杂,不注明角,只表明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孛老(老汉)、卜儿(老妇)、邦老(强盗)、孤(官员)、都子(乞丐)、来(儿童)、禾/拔和(农民)、驾(皇帝)等
3、元杂剧的题材
现在一般把元杂剧内容归为爱情婚姻剧、神仙道化剧、公案剧、社会剧和历史剧等五种。
爱情婚姻剧约占五分之一,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被誉为元代四大爱情剧。
元代爱情婚姻剧独有的特征有三:
一、书生多为穷秀才,女子则多出身富贵门第,或是与这些女子文化素养相当的“上厅行首”,双方地位高下悬殊。
二、故事情节多半是青年男女竭诚相爱,中间外力进行干扰。
三、恋爱中的女子往往勇于反抗外来阻碍,积极主动地争取婚姻自主
神仙道化剧约占十分之一,著名的如马致远《陈抟高卧》、《岳 阳楼》、《任风子》等,内容大多敷演道祖、真人悟道飞升的故事,或描述真人度脱凡夫俗子和精怪鬼魅的传说。其主旨是对仙道境界的肯定和对世俗红尘的否定。
公案剧大致可归为两类,一是写权豪势要欺压无辜百姓,清官惩治豪强,为百姓申冤昭雪,如《鲁斋郎》、《蝴蝶梦》、《陈州粜米》等包公戏。多突出清官之智,而非执法如山。另一类多写恶人图财害命,或因家庭问题、财产继承问题引起争执,良善受欺诬,清官为伸正义,如《灰栏记》、《盆儿鬼》、《神奴儿》、《魔合罗》、《勘头巾》等。
社会剧没有十分明确的概念,其创作思想比较复杂,涉及的生活面也很不同。如关汉卿《窦娥冤》、杨显之《酷寒亭》、秦简夫《东堂老》、武汉臣《老生儿》等。值得注意的是《东堂老》、《老生儿》等剧中的商人形象。商人对家业的自豪感与传统士人对仕宦的自豪感形成强烈的对比    历史剧受宋代说话艺术“讲史”的影响,大都是历代君臣将相的故事。大多数历史剧虚构成份很大。作家往往借历史故事来表现他们的观念和情感。这种倾向与元代知识分子的独特遭际有关。代表作有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4、元杂剧著名作家作品
王实甫——《西厢记》       
王实甫,名
德信,大都人,与关汉卿同时而略晚,《西厢记》是其代表作。故事来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会真记》(又叫《莺莺传》、《传奇》),但小说是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把其改写为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大胆地和封建家长展开斗争的作品。但还是强调了崔莺莺对张生的感情源于“报恩”。而王实甫充分肯定了二人真挚的爱情,认为它纯洁无邪,不必涂上“合礼”、“报恩”之类保护。《西厢记》写了以老夫人为一方,和以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的矛盾,亦即封建势力和礼教叛逆者的矛盾;也写了莺莺、张生、红娘之间性格的矛盾。
杂剧中的人物塑造也比较成功,特别是在董西厢中性格不太鲜明的红娘,在王西厢中性格十分鲜明,她主动帮助张崔二人,成为后世热心撮合男女恋爱婚姻者的代名词。
在结构上,王实甫的《西厢记》打破了元杂剧一般作品一本四折的狭小格局,以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演述崔张爱情。
《西厢记》的语言符合戏剧特点,能和表演结合,具有丰富的动作性,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化特点。而剧中的曲词,明显地偏向于华美,形成一种诗剧的风格。
白朴——《梧桐雨》
白朴(1226-1306以后)字太素,号兰谷,原名恒,字仁甫。祖籍墺州(今山西曲沃/一说河曲),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其“幼经丧乱,仓皇失母”,心灵饱受创伤,长大后又曾漂流于大江南北十五年之久,乃“放浪形骸,期于适意”,或流连于青山绿水,或在风月场中,和杂剧作家以及勾栏歌伎们来往。     
白朴所作杂剧,现仅存《梧桐雨》和《墙头马上》。 《梧桐雨》是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历史剧。
标题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句。
《梧桐雨》固然也写到杨、李的情爱、侈逸,但创作的着眼点却不在于此,从全剧的核心部分——曲词来看,它的重心实际是以作者自身的体验为依据,来摹写唐明皇的内心世界:一种对盛衰荣枯无法预料和把握的幻灭感。因此,《梧桐雨》的抒情气氛特别浓郁。
马致远——《汉宫秋》
马致远(1250?-1321?),以字行,名不详,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他青年时追求功名,中年时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则淡薄名利,以清风明月为伴。
马致远有“曲状元”之称。所作杂剧现存7种,《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剧本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加工,成了一种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 《汉宫秋》作
者虽然写到君臣、民族之间的矛盾,但着重抒写的,却是家国衰败之痛,是在乱世中失去美好生活而生发的那种困惑、悲凉的人生感受。
纪君祥——《赵氏孤儿》
纪君祥,生平事迹不详。所撰杂剧今存《赵氏孤儿》1种。 《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其本事见于《左传》、《史记·赵世家》,但两书所记差异较大。本剧主要依据《史记》敷演而成,但情节上作了较
多改动。
《赵氏孤儿》显然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彩的剧作。剧本最后以除奸报仇结局,则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完成了复仇的主题。
郑光祖——《倩女离魂》
郑光祖是元代后期生活在南方的杂剧作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郑光祖从小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声誉。但他的活动主要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
《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本事出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写张倩女与王文举曲折浪漫的爱情故事。该杂剧的主要思想成就在于真实刻画了以张倩女为代表的封建时代女性既渴求爱情婚姻,又面对礼教禁锢的真实处境。
5、杂剧的南移与衰落兰陵王演员
随着元朝统一全国,杂剧迅速流传至南方。杂剧以其融说唱、歌舞、表演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和慨慷劲切的音乐声腔,使南方人耳目一新,很快就被他们接受、喜爱。以杭州为代表的南方众多的勾栏瓦舍,转眼成为北杂剧的演出场所。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反过来更吸引大批杂剧作家和戏班源源南下,寻求发展。
所以元初杂剧迅速在南方紥下深根,杭州和大都(北京),分别成为南方和北方戏剧圈的活动中心。
但是到了元朝后期,杂剧渐渐衰落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制上的缺陷,是一个重要原因。它由一人主唱和每本四折的形式,必然限制作家的发挥,不容易反映丰富复杂的生活内容和发挥角多方面的才能。相比之下,南戏在体制上较杂剧更合于戏剧的本质。当南戏吸取了杂剧的优点,由粗转精,也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随着《琵琶记》和《拜月亭记》等作品的出现,南戏这个综合了杂剧体制所长,又能扬弃其所短的剧种,便取代了杂剧,成为剧坛的主流。
(二)元代南戏
中国古代戏剧成熟较早的一支,是从宋杂剧、金院本到元杂剧,另有一个成熟稍迟的分支,是在东南沿海地区流行的与北曲杂剧相对的南曲戏文,简称南戏,也叫南词。因其最早产生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或“永嘉戏曲”
1、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南戏
的产生时间,实际上早于北曲杂剧。明代祝允明在《猥谈》中说:“南戏出于宣和(112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叙录》则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1
190~1195),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可见南戏大约在宣和之后即由温州的艺人创立,到宋光宗朝已流传到都成临安(今杭州),盛行于浙闽一带
南戏是在在温州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民间艺人“即村坊小曲(如[吴小四]、[赵皮鞋]、[麻婆子])而为之” “以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协宫调”(《南词叙录》)构成的一种曲牌连缀体制,用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的新兴艺术样式。
2、南戏的体制
一、南戏用南方方音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不像北曲的入派平上去三声,用韵上也较为宽松。
二、南曲轻柔婉转的音乐风格,适合于演唱情意缠绵的故事,与北曲的高亢劲切,宜于表现威武豪放的气概大不相同。
三、器乐伴奏,北杂剧以弦乐为主,南戏则以管乐为主,以鼓、板为节。
四、杂剧一般只能一人主唱,南戏则场上任何角都可以唱,而且有独唱、对唱、接唱、同唱,还有在后台用以渲染气氛的帮腔合唱。
五、在结构方面,它以 “出”为单位,人物上下场,出而复入,叫做一“出”。剧情一般较杂剧更为曲折、丰富,一本戏长的有几十出,短的则二、三十出,演出时间则需要一天甚至多日。                六、南戏第一出副末开场,其余每出结尾一般都有四句七言诗,叫下场诗。
七、南戏的脚,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贴等七种。以生、旦为主,展开剧情,其他脚皆为配角。
3、南戏著名作家作品
高明——《琵琶记》
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浙江温州瑞安人。因瑞安时属永嘉,永嘉又名东嘉,故又名东嘉先生。生卒年不详。自少即以博学著称,求学于理学家黄溍门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早年曾入世,做过官,后对官场失望,乃隐于浙东宁波的栎社,以词曲自娱,并创作了《琵琶记》。
《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它保留了赵贞女的“有贞有烈”,但对蔡伯喈的形象作了全面的改造,让他成为“全忠全孝”的书生。为了终养年迈的父母,他本来并不热衷于功名,只是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这“三不从”导致一连串的不幸,落得个“可惜二亲饥寒死,博换得孩儿名利归”的结局。
《琵琶记》在人物塑造方面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