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京剧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一开始作为民间艺术戏曲供人享乐到如今成为中国的国粹,他在不断的发展。而京剧脸谱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舞台化装,又是一种图画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京剧脸谱上的颜,象征着不同人物的性格。
关键词:京剧脸谱艺术 装饰性 图案艺术 写意 夸张
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而逐步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它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等多种因素。从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视觉形象来看,除了处于戏曲核心地位的表演方面,舞台上的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就是人们眼中最为直接而重要的了,在传统戏曲中,人物造型方面更是重视和突出的重点。人物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脸谱是属于面部化妆范畴的,在戏曲人物造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京剧脸谱与京剧表演艺术一样,是和演员一起出现在舞台上的活的艺术,京剧脸谱是京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至今戏
曲舞台上脸谱最多、最完整的脸谱体系。脸谱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脸谱起源是从简单的面具演变而来。据考证,脸谱的发明,最早是中国北齐时代的著名大将兰陵王高肃,可称为脸谱的鼻祖。据《北齐史》等史书记载:兰陵王姓高,名肃,字长恭。兰陵王武艺超,但每次与敌对阵,因其容貌俊美,敌人并不畏惧,难以制敌。为此,他让画工绘制了许多凶恶的假面具(也叫大面),每逢出战时任选一个戴在脸上,以利制服敌人。当时百姓即据此编成舞蹈,名为“兰陵王入阵曲”。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假面”,后来民间又有“跋头”,“踏摇娘”等故事,亦用“代面”表演,最直接地表现故事中人物形象。唐朝后期将油彩画在脸上,元杂剧中开始有脸谱讲究。目前常看到的脸谱有近300个。
一、京剧脸谱的发展历史
脸谱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起源与面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中国传统脸谱大系中的分支,有脸谱通性及其本身特性。据考证,脸谱的发明,最早是中国北齐时代的著名大将兰陵王高肃,可称为脸谱的鼻祖。据《北齐史》等史书记载:兰陵王姓高,名肃,字长恭。兰陵王武艺超,但每次与敌对阵,因其容貌俊美,敌人并不畏惧,难以制敌。为此,他让画工绘制了许多凶恶的假面具(也叫大面),每逢出战时任选一个戴在脸上,
以利制服敌人。从此后,每次打仗,百战百胜。这就是他发明脸谱的起因。中国戏曲理论家翁偶虹曾撰文说:“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孽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从脸谱、面具的混合使用与脸谱谱式的由简至繁,可以看出中国戏曲累递发展的轨迹。”脸谱借鉴了徽、汉、昆、秦、各剧种经验。从一开始就具有较完整的系统性。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
二、京剧脸谱的谱式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日臻完善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脸谱也被誉为角“心灵的画面”。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为图案勾眉眼面颊,结合夸张的鼻窝、嘴窝来刻画面部的表情。开朗乐观的脸谱总是舒眉展眼,
悲伤或暴戾的脸谱多是曲眉合目。勾画时以“鱼尾纹”的高低曲直来反映年龄,用“法令纹”的上下开合来表现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图案象征人物性格。通常将其分为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其中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净角主要有以下五大类谱式:
“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不勾花纹,而是在主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把眉、眼、鼻等在颜上突出出来,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十字门脸”——由脑门顶至鼻了尖,用黑或其它颜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小圈眉了,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碎花脸”——与整脸相反,脸谱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歪脸”——彩、构图小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卫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丑角谱式较少,有“豆腐块脸”、“腰子脸”、“枣核脸”几种谱式。由此可见,京剧脸谱是一门写
意和夸张的艺术。
三、京剧脸谱中的彩应用
脸谱的制作,最难的是全面反映,需要制作者对京剧及生活的细微观察,眼睛是关键之笔。脸谱用画功将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各种饰物透出京剧的深厚内涵。 京剧脸谱一般以某一种颜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成为“主”,主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红——表现忠贞、英勇、正直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表现勇猛、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代表奸诈、狠毒、阴险、自负、跋扈、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代表侠义、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大虬。
黄——代表袅勇、凶暴、沉着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表现稳练、沉着智勇刚义、刚正威严的人物。
灰——代表老年枭雄。
金、银——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但京剧脸谱用也不是绝对的,有其特有的灵活性。
脸谱在舞台上的的作用除表示性格外,还可暗示角的各种情况,如项羽的双眼画成“哭相”,暗示他的悲剧性结局,包公皱眉暗示他苦思操心,孙悟空猴形脸暗示他本是猴子。另一作用是“距离化”,拉开戏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同时,脸谱的浓重、鲜明的油彩和多样的图案,再配上净行“吼叫式”的粗犷声腔,形成强烈艺术刺激,对观众起到兴奋、宣泄和震动作用。
脸谱画法也不是绝对固定的,由于上演的剧目、角的年龄、演员的脸形不同而略有差别。除此之外,演员画脸谱演出时,还有一个原则,即同时在场的诸角,其脸谱特别是基调彩不能“犯重”,如《长坂坡》中曹营八将同时上场,除张辽不勾脸外,其余七人须一人一,不能相同。这样的目的是用不同的颜搭配以求美观,同时要让远距离的观众不致混淆
角。
脸谱根据描绘着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整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浅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夏侯敦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示。窦尔墩,典威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王延章头画蛤蟆,表示是水兽转世。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北斗星君画七星图于额
上,彩绘描金,十分精美。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曲艺杂苑上而知,脸谱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某个人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戏曲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剧中角的不断分析、判断,作出评价,才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艺术手法。是一种能表达出不同的感情,将曲直矛盾彩和谐对比的不同形式相结合的富有装饰性的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我相信,传统的就是世界的,而2008北京奥运的成功,令世界掀起了中国热。像京剧这样独具特的传统艺术也将给世界无限的中国热!
参考文献:
1.《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9年第5期,作者,余静
2. 《中国民间工艺》16-17期,作者,孙建军,第137页
3. 黑格尔《美学》第2卷11页
4.兰陵王演员 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9期下,作者,卢珠平
5.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曲艺杂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