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县202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
期中诊断练习历史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589年,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割据分裂的局面,使国家重新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隋朝 D. 唐朝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589年,隋朝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
割据分裂的局面,使国家重新实现统一,C项正确;秦朝统一全国是前221年, 西汉在前202年建立,618年 唐朝建立,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南北两端分别是( )
A. 洛阳、涿郡 B. 余杭、长安 C. 洛阳、长安 D. 余杭、涿郡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D项正确;ABC三项的地点不全是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端,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3.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 隋朝开通大运河 B. 统治者的酷虐残暴
C. 农民起义的打击 D. 北方外民族的入侵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隋炀帝的酷虐残暴,繁重的徭役、兵役,毫无限制地压迫劳动人民,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项正确;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由于隋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排除C项;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北方外民族的入侵,排除D项。故选B项。
4. 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
A. 提倡节俭 B. 爱民如子
C. 善于纳谏 D. 勤于政事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引文的内容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唐太宗时期重贤纳谏的治国风范,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经常通过大臣的谏言进行自我对照,发现过失及时修正。他的这种胸襟犹为可贵。对于有时直言进谏到当众冒犯篾君的大臣魏征,唐太宗非但没有定他的罪,还非常器重他,材料就是魏征死后,唐太宗所说,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
5.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在自己墓前树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 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 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评论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首先要考虑他是否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有所促进,武则天对唐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发展经济,加强王权,励精图治,延续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大力吸取人才,为以后的开元盛世建设奠定了基础,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此可知,选项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则天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学生要了解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关键在哪里。
6.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年,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族的领袖。这位皇帝是( )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以较开明的, 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来到长安,尊奉他为各族的 “天可汗”,故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B。
7.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
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A 铁农具是春秋时期的工具;B 水排是东汉时期发明的,C 耧车是西汉时期发明的。故选D。
8.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非常形象地将唐都长安城的布局描写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和“市”的城市功能分别是
A. 政府机构和商业区
B. 娱乐区和商业区
C. 居民区和商业区
D. 商业区和服务区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都城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9. 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诗篇,被誉为“诗仙”的是( )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苏东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诗人李白的相关史实。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诗句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李白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河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据此分析BC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A符合题意,所以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隋朝·辉煌的隋唐文化
10. 分类就是按照事物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将符合同一标准的事物聚类不同的则分开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学会将历史史实分类对于我们学好历史具有重要略用。下列历史事件属于同一个类型的是( )
A. 唐蕃会盟、遣唐使 B. 金城公主入藏、玄奘西行
C. 遣唐使、文成公主入藏 D.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均体现了中外友好交往,提高了唐朝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唐蕃会盟、遣唐使,前者是,后者是中外关系,排除A项; 金城公主入藏、玄奘西行,前者是,后者是中外关系,排除B项; 遣唐使、文成公主入藏,后者是,前者是中外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1. 唐朝乐队是中国著名重金属摇滚乐队,该乐队于1992年发行首张专辑《唐朝》,这张专辑在中国摇滚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下列历史事件标志着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是( )
A. 澶渊之盟 B. 黄巢起义 C. 安史之乱 D. 八王之乱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C项正确;澶渊之盟 发生于北宋,排除A项;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排除B项;八王之乱发生于西晋,排除D项。故选C项。
12. 黄巢起义是唐末历史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的一场农民起义。下列对黄巢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义军的领导人是黄巢 B. 起义军一度攻占长安
C.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 最终取得胜利建立政权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878年至884年,黄巢领导了农民起义,这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起义军一度攻占长安,导致唐末国力
大衰,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使起义军最后失败,ABC7本布局三项的内容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13. 明代文人冯梦龙作品《三言》中有这样一首小诗:“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扰乱五十秋。”这首诗描述的是
A. 战国时期 B. 三国时期 C. 两晋时期 D. 五代十国时期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目材料“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扰乱五十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材料反映了五代时期混乱局面,D项正确;.战国时期属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该时期并不涉及到材料中的“梁唐晋汉周”等政权,排除A项;三国时期对应的政权是魏国、蜀国、吴国,该时期并不涉及到材料中的“梁唐晋汉周”等政权,排除B项;两晋时期虽然中间出现了十六国的混战局面,但是该时期并不涉及到材料中的“梁唐晋汉周”等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