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范文
《我不是潘金莲》片中讲述的信访困境在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很多事开始的时候其实是很小的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篇一
经书友会杨老师的推荐,晚上去看了“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主演,冯小刚导演,电影中范冰冰一改往日的华丽霸气,饰演的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简直可以说是绝望主妇,甚至后来有点儿执着的犯二,不断地折腾着自己和各级领导的神经。
李雪莲的案子要从计划生育说起,当时国家并不允许生二胎,特别是李雪莲丈夫秦玉河还是茶厂职工,也算是国企员工,在企事业单位中二胎超生几乎等同于直接开除,所以夫妇两人为了二胎想出来这么一个馊点子,就是办假离婚,给两个孩子都落户以后再复婚,这当然不能堂而皇之地示人,只能借口说是为了多领一套房子,结果计算失误,中间环节出了差错,秦玉河因为李雪莲结婚时不是处女,所以假戏真做,跟别的女人结了婚。这个桥段有点儿像电影中老领导夫妻金婚五十年的秘诀一样:忍,一忍再忍,只不过秦玉河觉得自己抓住了机会,无需再忍,
但是李雪莲事件闹得满城风雨,最后他和后来的妻子也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中,这可能是他后来出事的一个原因。
李雪莲开始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假离婚,结果法院判决她程序上是真离婚,她去前夫秦玉河讨说法,没想到秦玉河当着许多酒友的面儿,东拉西扯扯出了她婚前的事儿,很多事就是这样,夫妻吵架也是这样,总是从一件事扯出来另一件看似不相干的事儿来,不断循环强化,结果闹得小事变大,最后无法收场。李雪莲从恨前夫变成了恨法院院长、县长和市长,她的一辈子被前夫毁了,前夫活着的时候她不断地告状,把告状职业化,而前夫死了以后,她一下子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其实离婚对于李雪莲而言,早就是天塌了,只不过她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一片天而已。
李雪莲一头雾水的跑起了告状官司,想还自己一个清白,没想到十几年折腾下来,一无所获,不但自己的生活被严重干扰,也成了上访专业户,成为市里和县里的重点管控对象,享受着四人看护监守的待遇,简直是被软禁了。每年一到春天,就成为关注焦点,各级领导为此都操碎了心,但是大家都不得要领,按着自己的思路来处理这件事,他们想不通这个普通的妇女每年上访告状是为了什么,他们只能治标不治本的在自己权限范围内把这件事儿压下
来,但是李雪莲在与他们的斗智斗勇中变得越来越难于控制,这时候李雪莲已经成为小白菜、潘金莲、窦娥和白娘子的四合一化身。
后来的马市长一直从哲学上思考李雪莲事件的起因和解决之道,他开始以为这是一件小事,认为是下属办事不力导致小事变大,结果自己在与李雪莲几次交锋之后也为了这事儿百思不得其解,他都亲自下厨了,还是搞不定这个妇女。在这个故事中,每个人都心力交瘁,每个人都是被冤枉的,都很委屈,不明白自己错在何处?特别是开始的法院院长、县长和市长,他们几乎是与主人公李雪莲毫无交集,甚至在不是特别了解案情的情况下就被一撸到底,他们的悲惨经历成为后来继任者的梦魇,大家于公于私都对李雪莲格外的上心。在片尾的时候,之前被撸的史县长去了李雪莲在北京开的小饭馆吃饭,认出了李雪莲,而这个时候李雪莲已经经历了自杀未遂,和表弟重新创业并站稳脚跟,相逢一笑泯恩仇,他们谈到往事,李雪莲才吐出真言,史县长才了解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但是他已经在野了,对这事也只能感慨一番而已,如果早一点儿了解到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也许他还是风光无限的当着县长,但是凡事是没有如果的。
片中讲述的信访困境在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很多事开始的时候其实是很小的事,但是由于没
有被妥善的处置和深入细致的做工作,最后从一粒芝麻变成了西瓜,变成了解不开的疙瘩和无解难题,甚至有一点儿皮肤病的感觉,不管吃什么药它就是好不了,它从一个人的心病变成了一个体的心病,每个人在其中苦苦挣扎,得不到解脱,没有元凶而又都是受害者,这个困境是以秦玉河的意外事故身亡来破解的,秦玉河死了,状子告不下去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李雪莲大病了一场,悄悄的去寻死觅活,但是范伟饰演的果农告诉她: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最好能换棵树,耽误不了自己多少功夫,也不要给别人带害,要带害,也给自己的对手带害。而赵大头说的也很有道理:人到底是要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还是要跟自己的仇人在一起?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道理,全看你怎么解读了。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篇二
今天看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当散场的时候,和两对貌似90后的情侣站在电梯里,就听一个男生说:“这电影真没意思,我看一会就出来了”。
的确,这是一部140分钟的长电影,可是它却深深地吸引了我,饶有兴趣地看到最后,没有冗长之感。
1.此片范冰冰扮演名叫李雪莲的农村妇女,为了钻计划生育的空子,他和丈夫秦玉河决定假离婚,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生下已经在腹中几个月的孩子,还能分到房子。
结果他们领到离婚证后几个月,丈夫就背信弃义结婚了,新娘却不是她。
李雪莲越想越气,孩子不幸流产了,情急之下她到正在外面吃饭的丈夫秦玉河,想要个说法。
可是负心郎却当着外人的面羞辱她,说她结婚时就已经不是处女,还说她是“潘金莲”。
这定性犹如奇耻大辱,同时也为了胎死腹中的孩子,弃妇李雪莲像张艺谋导演的秋菊一样,走上了从乡、镇、市、省、全国人大漫漫10年的告状之路,由此引发了她与众多男性之间的爱恨情仇。
由于影片正在热映,剧情透漏多了,别人再看就没意思了,我只想说说我的观后感。
这部影片导演冯小刚构思新颖,采用的是圆形银幕,就像画着水墨画的圆形扇面,取景也在江南水乡,力图达到一种水墨画的效果。
应该为冯导的创新精神点赞。
还有在电影中间穿插的画外音,一听就是冯小刚配音的,“老炮儿”语音重现,非常有辨识度,和剧情毫无违和感,完全是娓娓道来在讲故事。
范伟主演的电影2. 范冰冰多年来时尚的造型在大众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这回她扮演大棉袄二棉裤,头扎围巾的农村妇女。
可能是化妆的太成功了,我总是在影片中试图到美艳脱俗的范冰冰,可是始终没到,我还一度怀疑,是不是范冰冰素颜就是这样姿平平啊!
说明无论化妆和演技,范冰冰都抛掉美女的包袱,期间还有一个裸后背的床戏镜头,不知是不是用的替身。
剧中范冰冰有一段哭戏,就是10年后,李雪莲听到负心郎秦玉河死了的消息,顿时哭的死去活来,哭的我都涔涔落泪。
以前范冰冰一直被定义为花瓶而没有演技,这部影片应该为她洗白了,是冯小刚和李雪莲这个角成就了她。
3. 影片中有一段戏逗得我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李雪莲告状了10年后,获悉要告的负心郎秦玉河死了,精神支柱轰然倒下,她顿时万念俱灰,想吊在树上自杀。
结果她刚站在板凳上,果农范伟拼命跑过来抱住她的腿,说:“大,咱俩没仇吧!”
这是他家的果园,万一吊死人,生意就没法做了。
同时劝她:“别在一棵歪脖树下吊死,换棵树,耽误不了你多大功夫”
让她多走一会,到前面姓宋的果农家的树上。
这哪里是为了救她,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4. 电影里与李雪莲打交道的男人,大多很自私,连上床这件事都是有所企图。
她寻求帮助,最先想到一个屠夫,他刚开始还挺矜持,一听李雪莲说不白帮忙,事后会以身相许。
屠夫立即抱住她要求速办,李雪莲随即掏出一张纸条,让他杀死5个人,屠夫又变了卦,为了睡个女人杀死5人不值得。
杀人的事泡了汤,李雪莲就此踏上了告状征程。
影片里人物性格刻画的有血有肉,我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反应社会现状,发人深省的好电影,相信有一定生活阅历的走进电影院,看了应该不会后悔。
不妨周末走进电影院,看看影片中男人们心目中,集“小白菜、潘金莲、窦娥”为一身的农村妇女李雪莲,是如何让他们寝食难安的?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篇三
初次接触到我不是潘金莲这电影,还是在其拿奖的时候。没有看过原版小说,也不知道范冰冰演的是什么角,但得知范冰冰得大奖,心里还是一阵窃喜,毕竟心中女神兼具实力,貌似也提高了我们这些粉丝的地位。
观影初时,电影就非常具有带入感。农村妇女李雪莲,因为自己的假离婚,丢了丈夫,看似稀松平常的电影情节(影视剧不止一次出现,离婚买房更是数不胜数),却是十多年前不敢想象的。先是法官裁定其当初是正式离婚,未能随了李雪莲的所想。再到让其弟弟帮忙杀了前夫,弟弟害怕不敢;后又让卖猪肉的帮忙杀人,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可惜也没有能够实现杀
了前夫的愿望。从而走了上访道路,无奈结局是,从县法官到县长,再到信访局,无一不是推诿不管,来到了市长那里,得到了些许的关注,却因为市长不明的指示,致其在公安局小住几天。
回来后,李雪莲又去前夫秦玉河,想让他承认自己所做的卑鄙行为,这样也算是还了自己一个清白。不曾想,气急败坏的秦玉河却当中奚落前妻和自己结婚前已非处女,破口大骂,侮辱其是潘金莲。小县城圈子小,十里八村都是邻居,李雪莲受不了这名声上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