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是一曲激情澎湃的赞歌。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建国大业观后感影评,希望能帮到大家!
建国大业观后感影评篇1
学院组织我们学生观看了期待已久的祖国60周年庆典的献礼片《建国大业》,让我们有机会重温60年前华夏大地上历史性巨变的那一时刻,感受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影片叙述了1946到1949年之间的中国历史,开篇即是国共重庆和谈,继而爆发内战。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的“几十万条破”,在人民的支持下,硬是在三年时间里打垮了全部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国民党的派系斗争、一党独裁、腐败透顶展现无余,而共产党则发动了广大人民众,争取了民主派的支持和加盟,成功的在中国历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面。淮海战役结束后,当即断言“长江以北从此再无大战”,国民党的王牌主力全部覆灭。最让我难忘的
是,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在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那一刻,这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和命运的军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国际歌的那一番情景。而此时的醉意朦胧,斜靠在墙上若有所思,共产党军队几十年革命生涯所经历的苦难,通过的回想一幕幕的回映出来:五次反“围剿”,突破封锁线,艰难长征,翻雪山,过草地……无数烈士的生命,换来了这历史性的转折,此刻历经百战的铮铮硬汉们再也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感情,唱着,哭着,笑着,跳着……慷慨激昂的“英特纳兄奈尔就一定会实现”的歌声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获得了“最可爱的人”的称号,这,一直都是共产党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建国大业》中,我们看到,解放军解放上海,为了尽量不打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解放军没有使用重武器,宁愿血洒苏州河,解放上海后没有进入民居,而是露宿街头。这种一切为了人民的精神是应当代代相传的,成为不灭的时代精神。
建国大业观后感影评篇2
经过千辛万苦搞到票,然后聚精会神地看完了一票难求的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电影的场景设计和叙事角度有大有小,最喜欢两个场景:一是北平机场,万人喜迎和老红军战士的声嘶力竭的场面,令现场观众百感交集,不禁涌动起对建立共和国的无数先辈的敬仰情怀。二是蒋经国前往上海督导经济,直面谴责孔家才是让党国身处危难的蛀虫,回到南京时父亲蒋介石却对他说“不反亡国,反则亡党”的言语,一番时局的忠告带走了经国的锐气,这或许是对多年之后的台湾主政人物的一种性格铺垫和诠释吧。据说蒋经国在深刻反
思败走台岛的教训,启动肃贪和党建转型改革,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将台湾带上“亚洲四小龙”的地位,亲手实现了政治解严(将台湾带入民主时代),集其大成的功业在他之后的新台湾,未见在政治境界及领导效能上超越蒋经国的新典范。蒋经国“与时推移的改善及修正的性格”,注定这位奇迹经济的缔造者最终心力憔悴呕血而亡的悲怆宿命。因此我认为,影片中陈坤的扮相与我心目中的蒋经国最为吻合。片中对征集到国旗、国歌作品的选用过程,犹如生动的教学片,更让人增长了不少知识。
建国大业观后感影评篇3
这是一首波澜壮阔的史诗。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建国大业》是一收波澜壮阔的史诗,它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了从40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段风云时代。硝烟尚未散去,战痕累累的中国大地却暗涛汹涌。抗战结束,国共两党是战是和疑雾重重。影片从这一历史时刻切入,缓缓展开了厚重的历史长卷,把观者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中共主席应国民党蒋介石之邀依然飞赴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
举行和平谈判。在重庆与民盟主席张澜等民主党派领导人密切协商配合,共同努力推动谈判进程,使国共双方终于签定了以避免内战、在政治协商的基础上组建多党派联合政府为主要内容的《双十协定》。
但是,国民党蒋介石无法放弃一党专制的独裁思想,一方面发动了对共产党的内战,一方面炮制召开国民大会的独角戏,并对民主党派大肆迫害镇压,实际撕毁了《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针锋相对、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的方针,开始坚决的武装反击。众多民主党派领导人纷纷采取了与中共站在一起的立场,坚决反对和抵制蒋介石独裁行经,以实际行动和国民党决裂了。
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共同斗争中,身处延安、西柏坡战争前线的、周恩来,与身在疆管区结和香港等地的宋庆玲、张澜、李济深等民主党派领袖虽然分隔远方,但心气相通、肝胆相照。他们在为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而共同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开始了为如何建立一个民主的新中国而未雨绸缪、思考谋划。
194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五一宣言》,发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此后,在战场
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同时,一个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民主统一战线也不断发展壮大,大批民主人士在共产党的诚恳邀请和精心安排下,历经艰险,从蒋管区、从香港、从国外纷纷奔赴解放区……
1949年9月21日,英会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一曲激情澎湃的赞歌。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建国大业》是一曲激情澎湃的赞歌。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讴歌了投身于建立共和国这一伟大事业的英雄人物。
这其中,有、周恩来等共产党领袖。他们是共和国的实际缔造者,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对撤离延安时说的一番话印象至深:“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村。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正是怀着这种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实现了建立共和国的共同理想。
范伟主演的电影建立民主新中国的道路崎岖坎坷,千千万万爱国志士奋斗在不同的战场,为共同的理想做出了牺牲。《建国大业》更是对他们的一首赞歌。李公朴先生牺牲后,闻一多先生的话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这是反动派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李先生赔上了一个生命,我们要讨回一个代价,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不久,闻一多先生也惨遭杀害,但他的铿锵之言依旧回荡在中华大地,他参与的事业烈火燎原。
这是一声激人心荡的号角。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建国大业》更是一声激人心荡的号角。一代人有一代人人的时代使命。一个民族的强盛,一个国家的崛起,需要数代人、乃至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先祖们在这中华大地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但近代的中国苦难深重,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军阀割据,民生凋敝,气运衰微。动荡的年代赋予了先辈们建国的使命,他们用鲜血和坚韧铸造了民主新中国,而我们的父辈们适逢改革开放,他们承受了社会变革带来的阵痛,用汗水和努力摆脱了贫穷落后,完成了实现国家富强、社会的时代使命。
我们这代人成长在国家迅速发展的时期。在享受祖辈、父辈遗泽之时,需谨记吾辈之时代使命: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不管是完善社会政治体制,还是实现民富国强,路坎且长,都需要我们去深刻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