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钟》视听语言分析400字
语言分析1
电影《一秒钟》采用线性叙事的方式,讲述了一名劳改犯为看女儿在电影中的一秒钟镜头越狱后发生的事。故事内容简单,情节单一,表现手法平铺直叙,略显拖沓。也可能导演想表达的情感和思考过多,给观众的感觉倒是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少,全靠画面时间拉长填充时间。片头的几个空镜头还是蛮美的,但越往后长镜头和空镜头太多,外景表现得太长,就给人以空洞的感觉。当然,作品的人物镜头语言表现得很细腻,表情特写很成功,这是老谋子的特长!
张译饰演的逃犯张九声表演非常到位。 逃犯为了能看电影中的女儿,他把一切与电影有关的因素都当女儿对待。比如主动请缨擦拭胶片,仿佛手里的胶片就像他的孩子一样,这是他细腻执拗的一面;当他在大银幕上见到女儿后,一秒钟令他泪流满面,这又是他情绪外溢、感性表达的一面。这个角的情感张力很大,让每个观众都能理解他的渴望、感受他的情绪、最后同情他的遭遇,不禁把自己也带回到那个时代,角代入感很强。
张译把一个罪犯对女儿的爱和愧疚,以及深深的思念,演绎的淋漓尽致,既自然流畅又深
刻真实。他对角的深度掌控,不是停留在人物表面,而是由表及里,触及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演技自然流露的同时刻画出了人物身上的时代烙印。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复杂真实的,这个演员的表演又是立体丰满的!这是作品最大的亮点。
范伟饰演的电影放映员,导演赋予了他两个符号:一个是电影放映员父亲,一个是父亲电影放映员。前者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后者想继续当一个合格的放映员。这个角应该是:那一代的电影人对那个时代有关电影的致敬!相信上一代热爱电影的人对这部电影会更具有情怀,更有认同。
作品夹带的政治因素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绕不开的事物,故事本身其实表达的也比较隐晦,用以凸显人物性格和时代特征,更多的不仅是哀叹而应该是反思!
语言分析2
人的一生,有许多时刻值得珍藏。也许是难忘的一天,也可能是美好的几个小时,更可能是那么短暂的一秒钟,须臾片刻让人永恒铭记。电影《一秒钟》由张艺谋所导,张译,刘浩存,范伟所主演,讲述了张九声为看女儿一秒钟镜头而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的故事。导演通
过一秒钟此情节突出了在物质与精神皆匮乏的胶片时代,人们对电影世界的产生无限好奇与热情澎湃。大的时代背景下能孕育伟大的人物,但也有许许多多小人物在自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范电影从受众爱戴并有点趾高气昂的电影放映员,到被张九声拿刀威胁后变成有求必应的“马仔”,再到见到张九声终于看到女儿一秒钟的片段而泪流满面,同是父亲身份的他与张九声之间的惺惺相惜,纵然有把张九声举报的选择,但依然相信范电影这个角是温暖的,对儿子的爱,对张九声的同情与帮助,虽然身背生活残酷的一面,却仍然能把温暖给予别人。导演通过范电影这样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反映了导演在胶片时代对像范电影一样对待胶片一丝不苟的人的敬重与歌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遇片刻须臾的温暖,给人留下深刻影响,存留至今未曾遗忘。
一粒粒沙土随风飞扬,茫茫沙漠之中,也看不清路,在时代的洪流中,何尝不是如此。在电影所有的镜头景别中,导演大量使用远景去拍摄在沙漠中行走的人物,电影的远景展现那个时代内心凄凉的人在偌大的世界显得弱小,变得迷茫,那个存在于记忆中的时代已经远去。人物凄惨的爱是崇高且震撼的,用远景来将空感的凄凉传达,导演用一个个远景镜头让大量的空感和分散变成一种恭敬与思考,让人在偌大的世界里寻丝丝温暖的一秒钟,导演用远景镜头表达了那个时代对胶片的一种远去的怀念与眷恋。
语言分析3
一双坚定的眼神进入观众视野,那脸庞上挂着稚气,眼眸中藏着坚强。用特写镜头刻画人物面部便于传递人物的情感,当刘闺女在沙漠中流泪时导演使用特写镜头展现,细微的展现刘闺女的面部表情,刻画出刘闺女的内心活动,导演用特写镜头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感受,将刘闺女的委屈心酸全部体现,家庭的破损给刘闺女幼小的心灵留下沉重的阴影,为了弟弟走上偷抢胶卷的路途,年幼的刘闺女认为灯罩坏了赔不起就是人生的一大挫折,是生活的重压,小小年纪身上却承载的无数让观众不禁思考,特写镜头展现了刘闺女的悲伤,短短一个特写镜头让观众对刘闺女留下深刻印象,也为刘闺女与张九声的相遇从而感受到人间温暖的须臾埋下伏笔。
黄沙淹没的是胶片,将爱于大地珍藏,待黄沙吹尽,昙现那段爱同那截时代。把胶片搬进礼堂完全是对胶片图腾般朝圣的仪式感。两张胶片被黄沙渐渐淹没,与其说那是张九声对女儿最后的牵挂和寄托被击碎了,不如说是那个胶片时代消失在历史里,但是导演张艺谋是以一位摄影师出身,所以与其说是胶片时代消失在历史的黄沙里,还不如说是已经七十岁的导演对自己胶片时代的告别。胶片放映的一秒钟又体现了大环境下小人物相逢虽短,却依旧充满
爱与暖的深刻含义,导演通过胶片不仅将自己对胶片的爱与怀念淋漓尽致的展现,更将电影故事温暖且永恒的一秒钟的主题情感所展露。
一秒钟给了张九声看女儿的一眼万年,一秒钟给了导演对年轻回忆的一份纪念,一秒钟更给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下简单的一抹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光辉,铭记那一秒钟,须臾即为永恒。
语言分析4
在技术高度发展和泛滥的今天,在完成一部作品的视听语言方案上,导演们都有太多选择,可以是后期加大量特效和细节丰富的调,可以是使用大摇臂、航拍,可以是把各种9K、12头都使上。但张艺谋拍《一秒钟》的做法像是一个画完了油画的人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思考,决心终生投身于山水画之中——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是这个电影最为突出的视听语言特点。
全片看下来你会发现影片在颜的使用上非常克制。当然任何优秀的电影在颜的使用上都很克制,但我私以为这部电影是将这种克制延展到了某种极限,变成再少一种颜美学风格就无以为继的地步,不论是内景、日景、夜景还是日景,你能看到的颜都极为有限。
范伟主演的电影作为视听语言的三大构成主体(画面、声音、剪辑),声音本身就是我们在设计一个影片的
视听语言时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一般说来,一部电影的声音包括但不限于对话、环境音、背景音乐、动效等,其中对话又是推动剧情发展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对话使用的克制将导演对影片的设计强行放置在了处理画面和剪辑上,于是如何圆满视听语言的多样性,同时做到将自己的故事表达清楚且就体现了难度和对应的水平。
语言分析5
张艺谋导演曾经在给其老友邹静之发邮件时说“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故事,政治和苦难都是既远又淡的背景,有一点《活着》的意思,也有点儿冷幽默,格局很小,没有流行的那种戏剧性,贫瘠年代看电影的兴奋和满足,通过‘胶片’的不断‘转动’,传递一份情感,让我特别迷恋。”从邮件几句话中,就可以感知到影片注定的小格局,但也不失时代之隐风。
当电影胶卷转动的那一刻,人们就会用这种另类语言——视听语言来审视它。从电影诞生起,视听语言就被定义成为了一种沟通工具。这种语言是一种对影视艺术的技术表现方式的功能性比喻,它与文字语言相比,有着不同的编码方式和解码方式。简单来讲,它并不是一门真正的语言,不能用学习语言思维去看待它。当然,《一秒钟》的“另类语言”有着独特价值审美取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