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18-2019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两个实心物体,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5:3,体积之比是4:5,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A.3:4 B.4:3 C.25:12 D.12:25
2.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3.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5.下列对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张一山B.彩虹是光的散现象
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的
D.“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6.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
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9.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10.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真空能传播声音
B.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秋天,蝉趴在树上某个地方也能发出声,说明发出声音时物体不需要振动
D.人们利用声呐技术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一块体积为1dm3的冰放在水里,当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可增加 ________ kg,容器中的水面将 ________(填升高、不变、降低,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12.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13.学校社团活动丰富多样。舞蹈室中,学员们面对镜子练习舞蹈,当他们逐渐远离镜子时,他们在镜
子中的像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摄影社团的学员,正在练习使用照相机拍摄“免冠照”,要让像变大一些,可以让照相机_____被拍照的人(选填“远离”或“靠近”)。
14.如图,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其原因是
___.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的测量_____仪器.
15.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______不同。
16.正方体物块重0.2N,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_____N,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边长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cm,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为_____Pa。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体积为10﹣3m3的立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刚好有四分之一露出水面.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质量;
(3)木块的密度;
(4)若用手将木块缓慢压入水中,当木块没入水中时,手对木块的压力.
18.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保留两位小数)
(2)列车从上海到苏州和从常州到南京,哪一路段运行的较快?请通过计算比较.
四、实验题
19.在“探究物质的密度”实验中使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__g砝码,试加其它砝码,最后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4)图(2)是小王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_______。
(5)图(3)是小王同学正确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________g,然后她又正确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120g;
(6)图(4)是小王同学倒出盐水的体积________cm3;则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
20.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此时所成的清晰地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个凸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烛焰成虚像时,人眼应该从_____(填“烛焰”或“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
(4)小明测出透镜焦距为10cm,在实验时,小红用该凸透镜观察小明的眼睛,看到小明的眼睛如图所示,则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
A.小于10cm  B.大于10cm且小于20cm    C.等于20cm    D.大于20cm
(5)小明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乙图中的_____。
(6)若蜡烛燃烧了一段时间后变短了,但仍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21.小婷学习了光现象的知识后,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她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如图甲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针孔相机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
(2)小婷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乙所示.则她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图丙中的________。
(3)小婷把针孔相机远离旗杆顶上的国旗进行观察,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国旗的像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4)若将针孔相机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再用它看窗外景物,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________(改变/不变),说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影响/不影响)像的形状。
22.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把装有初温为___℃(如图乙所测)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安装丙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实验测得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
(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小华由此得出结论:水的沸腾不需要吸热,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选填“错误”或“正确”)的,水还继续沸腾的原因是________.
23.自选实验器材,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24.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    (3)在AB段运动的路程s AB是________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AC是________m/s;
(4)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
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1.9    不变
12.缩小照相机不会
13.不变靠近
14.变大山顶的气压低于山脚下的气压温度
15.音调
16.2 ; 2.00    500
三、计算题
17.(1)木块受到的浮力为7.5N;
(2)木块的质量为0.75kg;
(3)木块的密度为0.75×103kg/m3;
(4)手对木块的压力为2.5N
18.(1)184.29km/h;(2)南京段运行的较快
四、实验题
19.游码天平的平衡螺母    BAC    50    天平在测量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131.4    10    1.14g/cm3
20.照相机右左光屏    B    C    下
21.光的直线传播  A  变小不变不影响
22.-4    慢自下而上晶体    98    错误石棉网、烧杯、铁圈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
(石棉网、烧杯、铁圈答出一个便可给分),水还继续吸热
23.实验器材:扬声器,纸屑;
实验步骤: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把纸屑放在扬声器上;
实验现象:会看到纸屑在跳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4.小便于准确定位、计时    4.00    0.3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