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古代山水田园诗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一、山水田园诗的定义: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写自然风光为主。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 二、山水田园诗派的发展 起源:东晋田园诗派——陶渊明 南朝山水诗派——谢灵运、谢朓 盛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一、山水田园诗的定义: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写自然风光为主。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 二、山水田园诗派的发展 起源:东晋田园诗派——陶渊明 南朝山水诗派——谢灵运、谢朓 盛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一、山水田园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1.盛唐时期社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
高考语文-古代山水田园诗赏析山 水 诗山水诗就是描写山水和田园诗歌。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在山水诗歌发展史上,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1山水诗的...
王维送别诗句有哪些王维送别诗句有哪些 《送别》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赏析: &nb...
王维的送别诗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送别》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赏析: 这是...
小学必背山水田园诗 山:独坐敬亭山(1·21)——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题西林壁(1·22) 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岳(1·23)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
山水田园诗6篇山水田园诗6篇 山水田园诗1 教学目标: (1)了解归纳山水田园诗词的相关常识 (2)学会鉴赏山水田园诗词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词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nbs...
10首经典山水田园诗赏析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一、山居秋暝朝代:唐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一首写山水的名诗,...
阳新旅游景点大全1. 洪山风景区:包括天河景区、九峰山景区等,山水相映,景优美。2. 沙洋古战场: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景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3. 卧龙山景区:位于阳新县城东北约8公里处,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景区。4. 清江国际峡谷:位于阳新县境内,山水相依,景迷人,是一处徒步旅行和漂流的好去处。5. 石头寨景区:位于阳新境内,是一个集风景、文化、历史于一体的旅...
2016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醉翁亭记》【甘肃省武威市】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7-21题。(15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岳阳楼记》译文 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了。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
28.《醉翁亭记》导学案设计:龙的故乡【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词句。2、根据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景方式。3、初步认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学习重点】1、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景方式。2、认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学习作者旷达的情怀。【学习难点】1、认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景方式。【自...
《醉翁亭记》课后练习及其答案导语: 宋仁宗庆历五年(一零四五),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醉翁亭记》课后练习】一、基础训练1、做客“联想吧”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含“亭”即可,加油啊!)2、测测你的注音速度!(既快...
<醉翁亭记>2018年中考练习集锦〔附答案〕一、阅读全文,做练习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假设夫日出...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27《醉翁亭记》优秀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1 醉翁亭记“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这副对联,据说是清代人所题,当时欧阳修已去世八百多年,“醉乡犹在”“亭影不孤”是后人对欧阳修的深深感念。醉翁亭就是以欧阳修写的一篇文章——《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美文,来感受它的魅力!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
12 醉翁亭记【教学目标】1.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中心。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法,切实提高文言阅读能力。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4.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体会融情人景、情景交融的写法。2.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借“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课前准备】多媒...
《醉翁亭记》练习及答案知识梳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环滁皆山也 环: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  ...
《醉翁亭记》姓名 学号 班别 成绩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环滁( ) 琅琊( ) 辄( ) 伛偻( )( )山肴( ) 野蔌( ) 射者中( ) 觥筹( )颓...
●《醉翁亭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一、(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题)文言文阅读(17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堅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醉翁亭记》课文、译文、知识点总结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吉水(今属江西省)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是北宋诗新运动的领导者。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代表作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卖油翁》《采桑子》《踏莎行》《蝶恋花》...
十三、醉翁亭记❶欧阳修【2016年与《桃花源记》对比考查,2010年与《岳阳楼记》对比考查】 赏析评点第1段:交代醉翁亭的位置、自然环境、建造者及亭名由来,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按照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的顺序进行介绍,从对各处景的描写中可见醉翁亭所在之处的山清水秀。从写景转向叙事、抒情,用两个短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来历。说“太守”而不称名,为文末结句设伏...
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精选9篇〕篇1: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制卷人:向晖(一)【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
欧阳修《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比较阅读答案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2022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2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
《醉翁亭记》知识点整理(最新)一、文学常识: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改革的领袖,在散文、诗词及文学批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二、给加点的字注音:醉翁亭记翻译环滁(chú) 琅琊(láng yá) 潺潺(chán) 辄(zhé) &n...
三十一、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醉翁亭记》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二.语音 环滁(chù)&...
醉翁亭记翻译【语文知识点】醉翁亭记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醉翁亭记》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中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醉翁亭记》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翻译为: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
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