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篇一: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 2.了解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现象,逐步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感受社会主义...
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篇一: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 2.了解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现象,逐步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感受社会主义...
课时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业要求核心素养1.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能够运用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及其作用分析问题。3.能熟练掌握科学的宏观调控及其经济手段。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2.科学精神:正确把握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分析国家经济政策方针。初学教材 深度预习——掌握本课必备知识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运用经济常识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配置资源的2021-1-16 09:12提问者:627802686| 悬赏分:10 | 浏览次数:2051次2021-1-16 17: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在手段上是以市场为基础,辅以宏观调控手段的使用;在目标上是实现结构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
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高考政治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点归纳市场的不足:1.市场不是万能的2.市场具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1)自发性:表现:a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b不正当经济行为危害:a两极分化b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2)盲目性:原因:a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信息b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3)滞后性:原因:a事后调节b时间差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宏观调控的...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第二课2.2.2、国家的宏观调控 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 识记:宏观调控、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学会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的方法,体会怎样认识经济概念和理论,要逐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调控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 是指国家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和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运用各种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总体的调节和控制。2. 国际收支平衡 是指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外汇收入和支付的平衡。 3.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是指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
第2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框题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知识梳理]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试述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应用,并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是如何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答:(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2)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第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第二,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再贴现率是美国中央银行最早...
货币供应量相关知识,即M0-M4指标货币供应量(也称货币存量),是指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额,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它主要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所拥有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存款等各种金融资产。参照国际通行原则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划为四个层次:M0,指现金或流通中的货币。即中国人民银行历年货币发行总额。M1,指M0+企业...
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1. 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等目标。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由我国人民银行负责执行。2. 目标一:稳定物价水平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之一。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的贬值,损害人民币的购物力,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一直以稳定物价为首要任务,力求保持通货膨胀...
2014.6.下44祖国随着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更加明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开始显现,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逐渐向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向放权,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中国经济走向渐次明朗,以前诸多隐藏的问题相继暴露出来,比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足、能源消耗巨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与作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基本经济组织的企业密切相关。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国家在政策层面加...
国家经济管理主体经济职权的内容 国家经济管理主体在管理经济活动时享有广泛的经济职权,这主要是由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决定的。从宏观、微观方面分析,其经济职权主要有以下两类: 1、宏观调控权 宏观调控权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种权力。宏观调控权是保证整个社会生产正常有序进行所必需的,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学案2 凯恩斯革命[学习目标] 1.识记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2.理解凯恩斯革命的影响。(重点) 3.识记并理解凯恩斯革命的实质。(重点、难点)一、凯恩斯革命的内容1.凯恩斯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由于这些规律的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2.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3.凯恩斯主张采取赤...
公共经济学论述题论述题:(1)公共财政具有哪些职能?(2)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3)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4)矫正性税收和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5)什么是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什么是纯粹的私人物品或服务?二者有哪些区别?(6)什么是混合物品或服务?混合物品或服务是怎样供给的?(7)简要分析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的投票者、政治家(政党)、政府部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总结(全)第一单元1.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联系恩格尔系数、通货膨胀、社会主义本质等)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
2023年田东县图书馆招聘工作人员笔试试题题库(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世界普遍采用的考核国民经济发展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C.人均GDPD.人均GNP【答...
公务员公共基础经济知识:市场结构之政府干预政府干预的手段主要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公务员公共基础经济知识:市场结构之政府干预,一起来看看吧!公务员公共基础经济知识:市场结构之政府干预一、市场结构之政府干预的相关知识点介绍政府干预一般是指在市场失灵的条件下,政府为了弥补市场功能的不足,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政府干预的手段主要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
1.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是怎么形成的平均利润:由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各个生产部门不同,所以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本性的要求,而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报酬,于是资本家对有力投资场所进行竞争,而竞争手段则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竞争的结果导致利润率的平均化,各部门的资本家便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即平均利润。生...
论矛盾的普遍和特殊性辨证原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 信息工程学院08级5班1081000177冯爽关键词:矛盾 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社会主义经济正文: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体现着普遍性;...
政治:2011届高考高三政治最后回归课本——《经济生活》常用关键词归类总结一.基础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5..自觉履行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6.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7.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
第1讲经济法基础理论一、经济法学的基本内容●经济法总论:经济法学的总体上的、具有共通性的理论。●经济法分论:对经济法各类具体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分析与分解。●经济法的各类具体制度主要分为两类:财政调控制度、税收调控制度、金融调控制度、计划调控制度等宏观调控制度;反垄断制度、反不正当竞争制度、消费者保护制度以及特殊市场规制制度等市场监管制度。二、经济法的产生(一)美国经济法的产生●[史料]...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12篇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你是不是在为这个问题而烦恼?不要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范文模板,有需要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 【标题】《试论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不断深化,经济政策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将直接...
2023年东兰县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题库(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1.2019年11月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落幕。以下有关此次博览会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
第十五章 思考题A、B、C详解一、思考题A:基础知识题 1、A 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控制货币供应量,同时要增加商品的供给量。2、C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3、B 充分就业是当经济只存在自然失业率时的失业4、C可以消除的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5、通货膨胀指经济的物价总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在一定的时期内持续的上升过程。6、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
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政治复习要点152问答经济生活一、生活与消费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重要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我们常见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小幅走高(走低)X个基点”中的走高(走低)意味着人民币升值(贬值),美元贬值(升值)。2、从影响消费的因...
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职能流通手段即购买手段,表现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即赊账买卖,表现为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如支付工资、利息、税收、租金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例1:如果某国一年内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一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__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
《经济生活》答题术语汇总2020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核心主干知识点(必背)一、经济生活综合型题高频术语归纳:(措施类直接用、意义类加上“有利于”)(转型、产业、结构)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科技、创新)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供给侧) 3、化解过剩产能,增加有...
《经济常识》经典选择题1001、2007年我国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仍没解决。11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39.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48%,比上年末高1.5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14.8万亿元,同比增长21.67%,比上年末高4.19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货款26.12万元,同比增长17%,比上年末高1.93个百分点。这会引发: A、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和严重通货膨胀 &n...
《国家的宏观调控》练习题 一、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民工荒”,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又存在着部分劳动力富余的问题,这一现象说明:(1)市场机制已经失灵,这一矛盾需要运用计划机制调配劳动力资源来解决(2)这一矛盾应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调节相结合来解决(3)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这一矛盾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来解决(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