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友谊司考刑法讲义

韩友谊:指导大家如何复习司法考试刑法总则部分 从总体上有这样的变化:一是单纯的法条记忆题少了,需要理论深度的法条理解题多了。这样的题目成为没有时间进行长期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考生面临的最大难题,出现即使拿着法条和教材也无法正确作答的情况。二是问题的综合性变强,很多难题的难点就在于需要考生有很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做题时能够总分则结合。最典型的题目就是04年卷四第六题。一道题目中考的罪名是抢劫罪、强...

2025-02-07 8 0

曲新久《刑法学》(第4版)(复习笔记 第二十一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圣才...

第二十一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1.放火罪(1)概念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①放火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众多人的生命、健康以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②不特定是指犯罪行为不是针对某一个、某几个特定的人或者特定具体的一般财产,而是具有广泛性的众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不特定”是一种客观判断,不以行为人主观上有无确定的侵犯...

2025-02-07 10 0

楼上扔烟头导致着火法律责任怎么定?

首先要区分行为人主观方面存在的“故意”或“过失”。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引发火灾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发火灾,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引起火灾的后果的,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消防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过失引起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

2025-02-07 6 0

烧山法律责任(3篇)

第1篇一、引言烧山,又称焚山、烧荒,是指人为地将森林、草原等植被进行燃烧的行为。在我国,烧山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可能引发火灾,造成重大损失。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烧山行为的法律责任,以期为我国烧山治理提供参考。二、烧山行为的法律责任概述1. 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烧山行为可能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具体包括:(1)放火罪:故意放火焚烧森林、草原等植被,危害公共安全,...

2025-02-07 6 0

法律硕士刑法基础练习习题及答案15

第十五章危害公共安全罪配套练习【基础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刑法》第114条所规定的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A.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确定的侵犯对象或侵犯目标B.这些犯罪都是危险犯,即只要足以具有危及不特定人或财产的可能性,就可能构成既遂C.本条规定的五个罪名是选择性罪名,如果同一行为人既有放火行为又有爆炸、决水等行为的应当按一罪处罚D.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

2025-02-07 6 0

失火案件刑事立案标准

失火案件刑事立案标准    一、 火灾类型    1、 天然气(煤气)燃烧、燃气煤炉火灾案件,当可疑存在大量的违法的犯罪行为时,应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 无气体泄漏的液体燃烧火灾案件,应当根据烟火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结果和诸多情况的一致性,以行为人故意纵火或隐瞒火源般犯罪性质的犯罪行为存在可疑性,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失火罪&n...

2025-02-07 9 0

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参考)

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刑法学一、挑选题:1.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A.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B.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C.犯罪手段是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D.犯罪客体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2.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A.按劳取酬B.能够酌量发给酬劳C.别发酬劳D.依照劳动表现发给酬劳3.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

2025-02-07 6 0

未成年人犯失火罪怎么处罚

一、未成年人犯失火罪怎么处罚  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二、失火罪怎么处罚  根据我国失火罪法律规定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2025-02-07 8 0

纵火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纵火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根据本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纵火行为在我国也是会被认定为刑事犯罪的,即放火罪,但并不是纵火罪。因此一般说纵火罪量刑标准,其实也就是指放火罪的量刑标准。需要注意,对于此罪法律要求是故意实施放火...

2025-02-07 9 0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构成及认定分析

消防论坛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构成及认定分析■程鹏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安消防大队摘要: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其中责任事故的数量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为了能够完善我国相关消防法律法规,惩罚火灾事故责任人,相关部门已经在《刑法》中专门规定了消防责任事故罪。本文分析了消防责任事故罪中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重点 描述了消防责任事故罪的认定界限和认定区别。关键词:消防事故责任事故罪构成与认定责任事故,顾名思义,就是由于...

2025-02-07 7 0

张三关于校园火灾的案子

张三关于校园火灾的案子1 什么是过失?起笔先落案例,张三为了杀死仇人李四,调制了毒药酒放在家里的书架上。有一天王五到张三家里做客,把毒酒当成白酒喝下,结果死亡。张三辩称自己根本没有预料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王五死亡的结果,司法机关也没办法证明张三预见了他人死亡的结果,那么张三能否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这个案例的描述为什么要强调张三自己“根本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导致王五死亡的结果”呢?这就跟过失犯的定义有...

2025-02-07 7 0

如何认定侮辱国旗、国徽罪的客观方面

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    编辑:张智勇律师(重庆市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副主任)刑事知名律师张智勇释义如何认定侮辱国旗、国徽罪的客观方面如何认定侮辱国旗、国徽罪的客观方面1、本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焚烧、毁损、涂划、砧污、践踏及其他积极作为的形式。所谓焚烧,是指直接点燃或置于其他燃烧器具场所中使国旗、国徽燃烧而化为灰烬;所谓毁损,是指通过用手或其他外力以撕破、刺洞、捣碎、剪碎...

2024-10-01 43 0

梁伟殴打他人案(余公(梨)行罚决字[2021]05031号)

梁伟殴打他人案(余公(梨)行罚决字[2021]05031号)【主题分类】公安  于正被打事件【发文案号】余公(梨)行罚决字[2021]05031号  【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18853943010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188539190110  【处罚日期】2021.11.10  【处罚机关类型】公安部...

2024-10-01 36 0

未经允许将他人支付宝账户内钱款转走的行为性质认定

未经允许将他人支付宝账户内钱款转走的行为性质认定作者:洪巍 朱临星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7年第12期        摘 要:通过偷看、职务便利等方式获取他人支付宝账户及密码,未经他人允许将他人支付宝账户内的资金偷偷转出,该行为性质实质侵害对象是钱款所有权人并非支付宝平台,符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进行秘密窃取的犯罪特征,故应构成盗窃罪,而非罪。...

2024-09-27 41 0

犯罪形态分类都有什么?

犯罪形态分类都有什么? 1、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既遂。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从阶段到形态理论上措辞的变化。   现阶段我国法律越来越完善,对于相应的犯罪类型也规定的越来越清晰明了,对于不同的犯罪类型最后的处罚结果截然不同,但是很多人对于犯罪类型这方面的相关...

2024-05-25 42 0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任何阶段吗?

The direction of the tree is determined by the wind.整合汇编 简单易用(页眉可删)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任何阶段吗?犯罪未遂 导读: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任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止犯罪行为,给受害者、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不同的,故此在不同的阶段中止犯罪行为的实施,犯罪主体会受到的刑事、民事处罚是不同的。对于在犯罪预备阶段就中止犯罪的此时并不需要承担刑...

2024-05-25 39 0

2022年司法考试刑法考点及习题:犯罪中止自动性

2022司法考试刑法考点及习题:犯罪中止自动性中止的自动性,是指行为人熟悉到客观上可能连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意图。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在主观上的区分标志。例如(2022年试卷二第2题)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觉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赔礼说:“对不起,认错人了。”本案中,甲的行为属于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在实行抢劫...

2024-05-25 37 0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内容提要】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或者对与其行为相关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理解。认识错误直接关系到对行为人行为的性质的认定。本文试从认识错误的概念、类别探讨认识错误对定罪量刑的影响。【关键词】刑法法律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一、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的概念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或者对与其行为相关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理解。刑法上的认识错...

2024-05-25 27 0

2021司考刑法讲义 犯罪中止

2021司考刑法讲义 犯罪中止    2021司考刑法讲义:犯罪中止    2021司考刑法讲义:犯罪中止    2021司考刑法讲义:犯罪中止。刑法是司法考试复习的重点,在司法考试复习前期尤其要重点复习。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犯罪中止的名师讲义,希望考生认真阅读。    2021司考刑法讲义:犯罪预备  &...

2024-05-25 32 0

犯罪中止的基本特征

遇到法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犯罪中止的基本特征由于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的特征与中止行为的特征就成为表里关系,论述了中止行为本身的成立条件,也就说明了犯罪中止的特征。如上所述,中止行为可以分为不同情形,但它们又具有相同的特征,故综合起来论述。(一)中止的时间性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犯罪行为开始实施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

2024-05-25 54 0

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浅析

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浅析法学专业  学生:勇  指导教师 :肖松平 摘 要: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但是对于“自动性”的研究,国外却存在许多的学说,主要有主观说、限定主观说、客观说等。本文基于对国外关于犯罪中止的自动性研究的分析,结合各种观点,取其合理之处,力图出一个判断犯罪中止自动性的一个标准,希望能给司法实践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犯罪中止;自动性;判断标准引言近年来,...

2024-05-25 42 0

犯罪未遂的特征是什么 犯罪未遂的类型有哪些

犯罪未遂的特征是什么 犯罪未遂的类型有哪些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  ▲一、犯罪未遂的特征是什么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

2024-05-25 33 0

2006级法学专业刑法学(上)试题A 及参考答案

2006级刑法学(上)试卷参考答案及说明作者:本站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07-2-28  【字体:大中小】双击自动滚屏2006级法学专业刑法学(上)试题A及参考答案(红字为答案,蓝字为说明)▲一、法条填空: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空格中(每空1分,共10分)·法律(1)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犯罪的(2)或者(3)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4-05-25 34 0

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刑法学一、选择题:1.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                                          A...

2024-05-24 33 0

浅析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

浅析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作者:***来源:《法制博览》2014年第08期        【摘要】各国刑法对于犯罪既遂的概念及标准的模糊性导致犯罪既遂的标准问题在成为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争议焦点之一,因此,笔者将国外与我国关于既遂标准的观点加以比较,重点分析我国学说将进一步推动关于犯罪既遂标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的建议。    &nbs...

2024-05-24 41 0

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刑法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刑法学一、选择题:1. 下列表述中符...

2024-05-24 34 0

对犯罪中止若干问题思考

对犯罪中止若干问题思考犯罪未遂内容摘要:新刑法第24条对犯罪中止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而原刑法第21条对犯罪中止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显然新刑法在犯罪中止的认定方面修改不大,在处...

2024-05-24 38 0

不能犯

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不能犯对象不能犯本身就是犯罪未遂中的一种类型。以行为的实行能否构成既遂为标准,可以将犯罪未遂划分为能犯的未遂与不能犯的未遂。而不能犯的未遂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形:1、工具不能犯。如将白糖误认为是,借以杀人,属于杀人未遂;2、对象不能犯,即犯罪对象不存在但行为人误以为存在或对犯罪对象的特性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以致于不可能完成犯罪。也就例如,将男人误认为女人,实施,属于未遂;...

2024-05-24 31 0

刑法学习之犯罪中止

1、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注意】犯罪人对“能够继续犯罪”有认识错误时,按主观上的主动性与被迫性定,主观上认为自已是被追放弃犯罪的,就定未遂;主观上认为自己是主动放弃犯罪的就定中止。也即,主观怎么想,就怎么定。在此坚持主观说。2、犯罪中止的两种模型3、常见的中止情形【注意】若考题仅指明犯罪分子遇到了障碍,一般可以认为这个障碍不是特别大,犯罪行为应可以继续,他停止下来的,成立犯罪中止。如果题目特别指明了...

2024-05-24 38 0

犯罪未遂的名词解释

  犯罪未遂名词解释: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其特征是: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对于结果犯,行为人仅仅实现了其实施犯罪的故意,没有实现其犯罪的目的或犯罪结果的故意。对于实行犯,其实...

2024-05-24 33 0
 126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草根站长

伊风尚

伊风尚是一个百科类的综合站,包含各类知识和经验,内容丰富,打造一个高端综合网站 ,覆盖各行业百科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