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临考重点突破:诗歌鉴赏
高考临考重点突破:诗歌鉴赏一、诗歌鉴赏题常见丢分原因1.理解不准。未读懂诗歌主旨,导致“一步走错,满盘皆输”。2.审题不清。未明确题目要求,导致答非所问,说不到点子上。3.作答混乱。未掌握答题规范和体现题目要求,导致逻辑不清楚,要点不突出。二、提分途径提高诗歌鉴赏题得分,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读懂诗歌、审清题意、组织答案。(一)怎样读懂?1.读懂的目标:准确把握全诗抒发了什么情感或者表达了什么志向...
高考临考重点突破:诗歌鉴赏一、诗歌鉴赏题常见丢分原因1.理解不准。未读懂诗歌主旨,导致“一步走错,满盘皆输”。2.审题不清。未明确题目要求,导致答非所问,说不到点子上。3.作答混乱。未掌握答题规范和体现题目要求,导致逻辑不清楚,要点不突出。二、提分途径提高诗歌鉴赏题得分,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读懂诗歌、审清题意、组织答案。(一)怎样读懂?1.读懂的目标:准确把握全诗抒发了什么情感或者表达了什么志向...
古代诗歌语言形式下的诗句理解门径 作者:***来源:《语文天地》2021年第04期 古代诗歌作为汉语表达形式最为精妙的呈现,历来为世人所喜爱,但作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却使考生望而却步。究其原因,除了丰富的艺术手法与独特的诗人创作思维,其典型的语言表达形式也与古代史传类散文表达不尽相同。古代诗歌常见的四种语言形式是“语言代指”“古今差别”“句法灵活”...
T.S.艾略特:但丁于我的意义陆建德 译我没有选择作一次关于但丁的演讲,而是非正式地讲讲他对我自己的影响。请允许我先来解释一下:这样做看来可能有点自大,我则称之为谦虚;妄称谦虚,其实只是谨慎。我绝非但丁学者,我的意大利语程度不高。在这场合,出于对在座诸位以及但丁本人的敬意,我引用他时不用意大利语。我在多年前的一篇简略的文章①里谈过但丁的诗歌,我并不觉得我对这一主题会有新的贡献。我早先在那篇文章的前...
蒹葭古诗带拼音〔共11篇〕篇1:诗经蒹葭带拼音 jiān jiā蒹 葭jiān jiā cāng cāng bái lù wéi shūang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sǔo wèi yī rén zài shuǐ yī fāng所 谓 伊 人,在 水 一 方。sù huí cóng zhī dào zǔ qǐe cháng溯 洄 从 之,道 阻 且 长;sù yóu cón...
《诗经》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诗经两首》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 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南陔、 白华、华黍、由康、崇伍、 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诗经两首》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阅读与欣赏》(专题四:《诗经》阅读三)南山区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阅读与欣赏》专题四:《诗经》阅读(三)《蒹葭》的阅读欣赏一、原文及注释、翻译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所谓伊人2,在水一方。溯洄从之3,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4。所谓伊人,在水之湄5。溯洄从之,道阻且跻6。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7。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8。溯洄从之,道阻且右9。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思深而意远,怎样读《诗品》作为“百代诗话之祖”,我国第一部诗论著作,《诗品》以其“思深而意远”、“深从六艺溯流别”(章学诚语),与同时代的《文心雕龙》堪称双璧。《诗品》中的诗学史观、诗歌发生论、诗歌美学和批评方法论,都垂远百世,沾溉后人,对我国文学理论、诗歌理论以及日本和歌理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奠基诗学的意义。◆概说《诗品》◆《诗品》的作者钟嵘(约468年至518年),字仲伟,颍川长社(今...
2023西安市语文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试卷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秋兴八首(其一)①杜 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注释】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1) 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题1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桃夭《诗经 周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 宜其室家。溯怎么读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天,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①归:女子出嫁。②蕡(fén):果实很多的样子。③蓁蓁(zhēn):树叶茂盛的样子.(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什么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在...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田园乐(唐)王维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1)诗的第二句中“夏寒”一词似乎违背季节常理,你是怎么理解的?(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2.诗歌鉴赏(甲)西洲曲南北朝乐府民歌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解析)古诗阅读 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7.(6分)诗歌阅读。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期末备考专项训练·古诗歌鉴赏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有严格的对仗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律除中间两联对仗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 B.诗的颈...
附件3教学设计表学校 课题诗歌情景关系赏析——《天净沙.秋思》与《观沧海》比较阅读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章节 学时1学时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对比赏析,探究思考,完成诗歌的情景关系的鉴赏。通过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让学生掌握诗歌情景交融的鉴赏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活动展示,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知识技能内化。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情景关系,选取了两首情景差异较大的经典诗歌进行比较阅读,在...
蚌埠市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逄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睛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2)第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
2023乌鲁木齐市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发潭州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写作背景)唐代宗大历三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拟归洛阳,终因时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惟以舟为家,漂泊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本诗作于大历四年离潭州赴街州时。(1)古人的诗作中常常提到“酒...
七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检测试卷附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汉①上晚步(宋)赵长卿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一著画难成,雪霁②乱山无数。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注】①汉:汉江。②霁:雪后转晴。(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A. 忆江南B. 如梦令C. 浣溪沙D. 沁园春(2)“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上海长征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观沧海》是曹操诗《》的第一章,诗中“”字起统领全诗的作用。(2)请对本诗画线的句子作简要分析。2.诗歌鉴赏。书湖阴先生①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七上诗歌鉴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净沙秋思赏析一、(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二、(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完成下面...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1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 阅读诗歌,分析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杨花①(唐) 吴融不斗秾华②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百花长...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宿牛头①(元)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 , 沙头雨过拙②蘑菇。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③供晚厨。【注】①牛头:地名。②拙:同“茁”。③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本诗和《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干枯的树木,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附】天净沙·秋思(元)马致...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池(唐)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_______,植物________的景象。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满溢...
从德莱顿的“诗歌翻译三分法”看英译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摘要] 本文通过剖析英语著名诗人及翻译家约翰 德莱顿的著名翻译理论“诗歌翻译三分法”赏析比较了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三个英译版本。[关键词] 诗歌翻译三分法 德莱顿 《天净沙 秋思》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是英语古典主义流派的创始人,复辟王朝的桂冠诗人,17世纪著名翻译家。他对翻译的贡献超出前人和同时代其他人,既有大量译作...
七年级语文古诗鉴赏专题(附答案)1.天净沙·秋思 ...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师:中国是诗歌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精神瑰宝,对诗歌,清代诗人赵翼《论诗》中有一段这样评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生: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独特文学作品与出类拔萃人才。师:请同学们说说看,我们国家历代文学代表形式。生:唐诗、宋词、元曲。师:通过刚才学习,我们知道古代文人往往借助唐诗、宋词、元曲等多种古诗体裁来表达自己思想与感情,那么...
1、《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二课时: 阅读材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感受诗歌的魅力。&...
七年级古诗词鉴赏专题周纯莉一、题型归纳(一)品味炼字类[中考题型]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 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 诗中的某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说说它的好处。[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彩、修辞以及...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 1、课标解读:《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提出学生学习诗歌的要求小学(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与情感。初中(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古诗词赏析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下而小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秋”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巴山雨夜”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3.请你说说“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
《秋思》的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5篇《秋思》的优秀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秋思》教学设计 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词,能有感情地吟诵诗句。2、通过借助注释、反复诵读、查阅资料等方法,感知诗句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赏析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节课下来,我主动“退位”,学生踊跃“登基”,收到了曲径通幽的效果。想起以前讲这首诗时,惟恐学生不能体会其中之妙,罗罗嗦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