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全部五本书(考生必读)
选修模块《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1)主要机构有:国王、议会和内阁。其中,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角。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国王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职能。(2)国王、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既有分权,也有制约,体现了英国政体运行的特点。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虽有基本...
选修模块《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1)主要机构有:国王、议会和内阁。其中,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角。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国王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职能。(2)国王、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既有分权,也有制约,体现了英国政体运行的特点。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虽有基本...
马克思关于政体划分马克思主义划分政体的标准 第一、最高国家权力的归属: 第二,最高田家权力机关的产生方式及任期: 第三,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 根据前两条标准,我们把国家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两大类。君主制政体的最基本特征,是最高国家权力事实或在象征意义上集中于君主一人,君主是没有任期限制的,一般是世袭的。共和制的基本特征,是无论象征最高国家权力的机关还是实...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一九六九年四月一日报告,四月十四日通过)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是一次在我党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代表大会。 我们这次代表大会,是在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的时刻召开的。这个伟大的革命风暴,摧毁了以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揭露了以刘少奇为总代表的党内一小撮叛徒、特务、死不...
有关谭嗣同写的诗11首谭嗣同(1864年—1898年),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作业二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二一、判断题1、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东征和天京破围三次战役,政权得到巩固,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分兵进行了伐、西征和天京破围三次战役。正确的答案是“错”。2、1860年,李大喜、张宗禹率领捻军一举占领清江浦,震动清廷。正确的答案是“对”。3、1855年秋天,各路捻军大会于安徽蒙城雉河集,推举张宗禹为“...
高考历史必记- 中国-世界大事对照时间表时间中国史世界史14|16世纪一、明朝:(1368——1644)1.1368年明朝建立。明军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2.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3.明成祖时候 营建北京城。4..明朝中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一些地区稀疏出现5.16世纪中期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台州抗倭.6.1553年,葡萄牙侵占我国澳...
一. 重大历史事件时间及标志性事件1. 中国近代史 开始:1840年战争 2. 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840年战争 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3. 新民主主义革命 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 4、战争开始:1840年6月,英军舰开到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 5.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结...
第32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纲要求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思想3.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考点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形成(1)背景①政治:战争后, 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②阶级:19世纪末,以 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③个人:孙中山学...
选集第一卷第一篇第一段话讲的是什么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
高一《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中提到不少带有"最"或"第一"的知识。这些是最基本的历史常识,也是我们学习历史时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同时更是各类考试经常涉及到的内容。为便于理解记忆,现简要归纳如下。A. 上册一."最"1.中国近代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租界出现在上海。3.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出现在广州。4.战争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
一人物类: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中华民族英雄,亦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2、中国近代为抗击外敌入侵而牺牲的第一位爱国将领:陈连升。3、中国近代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人: 洪仁。4、省第一任巡抚刘铭传。5、中国近代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6、中国近代最早提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治主张的人: 郑观应。7、中国近代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8、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 唐绍仪。...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四场战争和三个条约:①四场战争:(1)战争(1840-1842)(2)第二次战争(1856-1860)(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②三个条约:(1)《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马关条约》:使...
八年级(上)第1课战争64.林则徐虎门销烟A 英国走私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B输入中国的危害(即禁烟的原因):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官吏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因此,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C 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经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1-5课)一、主要的侵华战争1、战争(道光帝时) 时间:1840-1842年背景:输入目的――英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结果: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影响: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
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列强侵华战争表 &nb...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虎门销烟:经过: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2019年部编版)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战争(1840-1842) 一、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走私:(1)背景:英国为了改变贸易入超局面,向中国走私.(2)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2.林则徐虎门销烟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
八年级历史基础知识一、近代史概况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1840年战争——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亡。2、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近代史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4、中国为什么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剥削制度,综合国力衰弱。二、基础知识整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四次侵华战争及影响1、战争:1840年——1842年,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八年级历史基础知识一、近代史概况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1840年战争——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亡。2、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近代史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4、中国为什么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剥削制度,综合国力衰弱。二、基础知识整理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一)四次侵华战争及影响1、战争:1840年——1842年,签订&...
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列强侵华战争表 &nb...
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列强侵华战争表 &nb...
八年级历史1-11课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11课)复习提纲【1】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①白银外流,加重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②严重腐蚀了清朝的统治机构,使其统治更加腐朽③严重削弱军队的战斗力④严重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2】《南京条约》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赔偿2100万元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最有利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3】中国...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 战争一、战争1、时间:1840.6—1842.82、侵略者:英国3、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4、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⑴时间:1842年⑵签订国:英国与中国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
XX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6-9课) 概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的历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始终没有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都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当然也没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也说明地主阶级、资...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A)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一、侵略战争:1、中英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道光帝在位)(1)根本原因(目的):英国企图用大炮轰开中国大门,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1年进犯珠江,攻占广州,1842年8...
第⼀课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3⽇)——鸦⽚战争的导⽕索1、英国⾛私鸦⽚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的:打开中国市场。2、鸦⽚⾛私对中国的危害:导致⽩银外流,物价上涨;军队战⽃⼒削弱;威胁到清政府统治。3、林则徐禁烟的⽬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4、从鸦⽚的危害给我们的启⽰:远离,珍爱⽣命。5、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民禁烟⽃争的伟⼤胜利,显⽰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 战争(1840-1842)(道光帝在位)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2、导火线(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3、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4、主要经过:1840年6——18...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近代化的探索) ...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我却认为:近墨者未必黑!满塘污泥,黑否?黑!然而莲花却“濯清涟而不妖”,“出污泥而不染”;“乌鹊燕雀巢堂坛兮的楚国”,黑否?黑!然而屈原却“嚼然泥而不滓”,“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文官爱钱,武官怕死”的封建王朝,黑否?黑!然而于谦却“两袖清风朝天去”,“留得清白在人间”;“只有门前的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的贾府,黑否?黑!然而林黛玉却在“风刀霜剑严相逼”中,“质本清...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什么何谓意识形态?当代西方学者认为, 政治活动以及许多社会生活, 都涉及在变化的环境中使用权力以实现目的。对这个过程来说, 极为重要的是关于世界目前性质的信念和人们所持的对其未来的希望问题, 即目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制度如何运转, 其原因何在,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运转的情况怎样, 应该对此做些什么和怎样做, 这类信念和希望就可以称之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时政治权利是什么,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