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原文与解释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5、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7、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11、三字经: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12、三字经: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解释】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13、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14、三字经: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解释】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15、三字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解释】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16、三字经: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解释】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17、三字经: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子不教父之过  18、三字经: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解释】“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解释】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
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20、三字经: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解释】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21、三字经: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解释】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22、三字经:曰岱华,蒿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23、三字经: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解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24、三字经: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25、三字经: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解释】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26、三字经: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解释】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解释】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28、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解释】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29、三字经: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解释】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30、三字经:青赤黄,及黑白。此五,目所识。
  【解释】青、黄、赤、黑和白,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31、三字经: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解释】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34、三字经: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解释】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35、三字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解释】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36、三字经: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解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37、三字经: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38、三字经: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39、三字经: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
  【解释】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41、三字经: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解释】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42、三字经: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解释】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解释】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45、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解释】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46、三字经: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47、三字经:论语者,二十篇。弟子,记善言。
  【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48、三字经: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解释】《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49、三字经: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50、三字经: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解释】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51、三字经:中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