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教育子女可谓为典范的十大名人(组图)
历史上教育子女可谓为典范的十大名人(组图)发表时刻:子不教父之过
2016-01-17 18:00 乐奀
前人云:(子)养不教,父之过!说的确实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父母是小孩的启蒙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其子女的成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陷舆论非议之漩涡。那么,在家庭教育方面,咱们前人是怎么做的呢?在我国古代,人们的理想人一辈子模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齐家那么是家庭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社会名人、名门贵族,尤其是帝王将相们,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国家、对社会都具有必然的阻碍力。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教育子女之道便会成为后人家庭教育的重要参考模式。下面列出十位历史名人教育子女的典型案例,希望给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有所启发。
一、一代枭雄曹操:可谓对官二代教育的历史典范曹操(网络图片)
曹操(155-220)一生至少共有子女三十二个,其中儿子二十五个,女儿七个。二十五个儿子中,有九个早薨(包括神童曹冲也就十三岁即英年早逝),长大成人的有十六个儿子。曹操的几个儿子也很了得,嫡出(武宣卞皇后所生,下同)的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嫡出的曹植才高八斗,嫡出的曹彰武艺超;
早夭的曹冲(庶出,环夫人所生)听说五六岁的时候就达到成人的智力……这些都跟曹操重视家庭教育分不开。
曹操教育小孩的目标相当明确。他要培育的是治国平天下的万乘之才。在他的心目中,孙权是小孩们的表率,史有“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假设豚犬耳”一说。孙权属于“官二代”中的佼佼者,雄才粗略,独霸一方,不臣曹魏,这是个让他又恨又敬的好汉。而刘景升(即刘表)的儿子刘琮那个“官二代”就差远了,不忠不孝没骨气,想昔时曹操挥戈南下,还没打到荆州,这小子就把他爹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拱手相送了。
为了鼓励小孩发愤学习,他曾公布《诸儿令》:“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意思是说,儿子们小的时候,我都喜爱,可是长大了,我会量才而用,说到做到。对手下,我不偏心,对你们,我也公正,唯才是举,最有才能的人,才配当我的交班人。
为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曹操充分利用手中特权,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为儿子们选择配备了最好的教师。曹操为儿子们选择教师的标准是:德性堂堂正正、深明法度,就像邢颙他们那样的人。邢颙,先被曹操点名去辅佐他相当看好的曹植,可是曹植才高气傲,任性而行,饮酒不节,不爱听邢颙唠叨,两人比较疏远。曹丕做了太子后,邢颙又被曹操选派当了曹丕的教师。除邢颙,曹操还派了“秉德纯懿,志行
忠方”、“国之重宝”的邴原和他本人很敬重的张范去辅佐曹丕,曹操很客气地对他们说,我的儿子不成材,怕他难走正途,想请你们去匡正劝勉他。
曹操深谙“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之道。一次,曹操让曹彰领兵出征,临行前警告曹彰:“居家为父子,受事那么为君臣,待人处事须遵国法,尔其戒之!”言下之意是:你即便为将在外,一切也要按规矩来,不然,别怪我不讲父子情分。
二、忠诚宰相诸葛亮:教育子女俭以养德
三国时期,西蜀丞相诸葛亮(181-234)一生忠心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帝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晚年得子,取名瞻,字思远,希望自己的儿子“志存高远”。诸葛亮超级喜爱自己的那个小儿子,但同时又对他的成长充满了忧虑。他在给其兄诸葛瑾的信中曾说道:“诸葛瞻今年八岁了,十分聪慧可爱,但我又担忧他过于早熟,最后成不了大器!”
可见,诸葛亮十分重视子女的初期教育问题。
诸葛亮虽高居相位,却一生简朴,他曾经在给后主刘禅的上表中说道:“我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另外别无积蓄,而这些也足够家人利用的了。我保证在我身后,家里家外都可不能留有多余的财产,不孤负陛下对我的厚恩。”诸葛亮亲自履行着自己“俭以养德”的做人准那么,希望子孙后代成为拥有远大理想、勤学简朴的有为之人。
古往今来,很多名人政要都选择以书信的形式教育子女。诸葛亮就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北宋政治家司马光:把简朴作为教子成才的主内容司马光(网络图片)
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1019-1086),进士身世,屡官天章阁侍兼侍讲、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后追封为温国公。他著述宏丰,其名著《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高作。他的生活十分简朴,工作作风稳重踏实,更把简朴作为教子成才的要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