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峨眉山实习报告】
  曲靖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野
  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班级:姓名:昝春平学号:专业:地理专业
  外综合实习报告
20080421班  2008042147
1
  2011年4月
目录 导言
  一、地形
  二、气候
  三、植被
  四、土壤
  五、地质
  六、小结
  2
导言
观察和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自然地理学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主要是对峨眉山的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方面进行一次综合系统实习。重点是峨眉山的生物土壤的实习。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北接龙门山山脉,在地质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峨眉山瓦山块断块的一部分。山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貌景观及典型的地质特征,是地理工作者增长知识、学习研究的良好基
地。
一、实习目的:
1. 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 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4. 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实习时间:2011年4月8日——2011年4月17日
三、实习地点:峨眉山
四、实习线路:曲靖—昆明—峨眉山—成都—曲靖
五、实习组织单位: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六、指导教师:夏吉昆、张晶香、张玲、张梅芬、童彦
七、实习区概况: 峨眉山(经度:103.48纬度:29.59)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约160 km,东距历史文化名城乐山约30km,坐落于峨眉山市西南7km处,主峰为金顶。
3
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m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相对高差近2600m。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一线天、舍身崖等绝壁高达700~850米。生物土壤气候垂直带明显,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厚,构成了峨眉山“雄、秀、神、奇”的特,素有“植物王国”、“地质博物馆”、“佛国仙山”之称,并有“峨眉天下秀”之赞誉。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
  4
峨眉山是自豪而骄傲的,它用头顶托着人们,仰望苍穹,俯瞰人生,远眺未来,站在中国最
高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峨眉山之巅,如破蚕的神蛾,穿越轮回,重获生命的灿烂辉煌。
5
【篇二:2013年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指导材料】
  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
指导材料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资源勘察与土木工程系
第一部分 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 3
第二部分 峨眉山地质实习区域地质概况 ................................. 4
第一节 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 4
第二节 峨眉山地区的主要地层 ......................................... 4
第三节 实习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 8
第四节 区域主要出露岩石及特征 ....................................... 9
第三部分 峨眉山地质演化简吏 .............................................. 11
第四部分 地质认识实习教学路线 .......................................... 14
路线1(l01)清音电站——龙门硐剖面 ........................... 14
地质学实习报告
路线2(l02)龙门硐电站——龙门硐口剖面 .................. 15
..... 18
第六部分 地质认识实习安全 .................................................. 23
第一部分 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地质认识实习是我校地质类相关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启蒙性质。对于地质学学习者、爱好者,甚至一时兴起者来说,在大自然中进行地质观察是认
识地质体及其相关现象最有交的途径,是“实战演习”。只有通过野外实地的地质观察,才能真正认识不同的性质和类型的地质体及其相关现象,加深对地质学概念的理解,巩固和拓展地质学相关知识。野外地质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是学习和掌握地质学知道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地质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基本的地质地貌等现象加深感性认识,进行实际观察与认知,描述、测量、绘制地质剖面草图等基本技能训练,获得感性认识基础,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注意图片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转化为学习、求知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求知欲的扩张,培养初步认识、描述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切身感受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增强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根据实际情况,在实习期间主要进行两条基本教学路线的观察:即路线1(l01)清音电站——龙门硐剖面和路线2(l02)龙门硐电站—龙门硐口。对观察线路上比较直观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初步分析。
主要观察内容如下:
(1)正确使用罗盘进行地层产状的测量;
(2)明确褶皱的分类和要素,观察其主要特征和识别标志;
(3)观察断层,确定断层的存在和性质;
(4)观察各地层间的地层接触关系,了解其分类和性质;
(5)练习绘制随手地质剖面图;
(6)观察并描述玄武岩颜、结构、构造、成分等特征;
(7)学会肉眼观察区分泥岩、页岩、砂岩、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
(8)初步认识波痕、平行层理、斜层理、冲刷构造、缝合线构造等沉积构造特征;
(9)学会观察古滑坡体;
(10)了解河流的下蚀和侧蚀作用,并观察阶地。
第二部分 峨眉山地质实习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图1-1 实习区交通地理图
实习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端,纬度29度34分,经度103度25分,属于峨眉山市黄乡管辖。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
峨眉山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
峨眉山平原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6.9度,七月平均气温26.1度。
因峨眉山由于山势高,使其气候要素从山麓到山顶有显著差异,出现了不同的气候类型,致使峨眉山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暧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为冰雪覆盖,时间为10月到次年4月。
第二节 峨眉山地区的主要地层
峨眉山地区地层除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完全缺失外,从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奥陶系下统,二叠系中统的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p2m),二叠系上统的峨眉山玄武岩组(p3e)、宣威组(p3x)
,三叠系下
统的东川组(t1d)、飞仙关组(t1f)、嘉陵江组(t1j),三叠系中统的雷口坡组(t2l),三叠系上统的须家河组(t3x),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侏罗系上统的遂宁组(j3s)、蓬莱镇组(j3p),白垩系下统的夹关组(k1j),白垩系上统的灌口组,古近系名山组,新近系的凉水井组,以及第四系地层。
1) 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深灰。灰中一块状灰岩为主,夹薄层泥灰岩,含燧石条带或结核,灰岩中普遍含沥青质;产珊瑚、腕足、蜓及苔藓虫化石;海相
2) 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e)
深灰微晶、隐晶、斑状、杏仁状等玄武岩旋回层,具柱状节理,底部有厚约1m的铝土质粘土层、泥岩炭质页岩夹煤线等,产植物及腕足类化石;陆相喷发-滨海沼泽相
3) 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
紫红、灰绿、黄绿等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线的旋回层,底部为玄武岩的古风化壳,含有少量铜、铁、铝土矿等,具斜层理、冲刷面等构造;产植物化石;沼泽-河流沼泽相
4) 三叠系下统东川组(t1d)
主要为紫红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旋回层,具大型板状、槽形、平行层理,冲刷面、波痕、泥裂等;未见化石;河流相
5)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灰白灰岩与紫红砂岩、粉砂岩、泥岩的旋回层,顶部为含玉髓砾石的砂岩、粉砂岩、泥岩的旋回层,具潮汐、包卷层理,重荷模、泥裂、波痕及缝合线构造等;产双壳类、腕足类及遗迹化石;河口湾相
6)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
下部黄灰白云岩夹云泥岩,中部为灰紫灰岩及泥灰岩,上部以黄灰白云岩为主夹紫红膏溶角砾岩,具潮汐层理、渠迹、鸟眼及格子状构造等;产双壳类、腕足类及遗迹化石等;海相
7) 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
紫红泥岩为主,夹粉砂岩及少量细砂岩,偶夹灰岩团块或薄层,发育微波状层理;产双壳类、介形虫为主的化石;湖泊相
8) 白垩系下统夹关组(k1j)
砖红厚—块状砂岩夹粉砂岩及薄层泥岩,底部具底砾岩,具大型交错、平行、槽形层理,波痕、泥裂及冲刷面构造;产介形虫、鱼、恐龙足迹化石等;河流相
9) 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
砖红、紫红中-厚层粉砂岩、泥岩,岩石中含大量的石膏晶粒、膏岩晶
【篇三: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123】
  四川省峨眉山地质填图
  实习报告
  专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