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民歌的艺术特
作者:***
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20期
        摘 要:重庆巫山民歌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巫山民歌中独特的旋律节奏、演唱技巧、歌词、曲调、表演形式,都形成独具魅力的艺术特,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巫山民歌的美。
        关键词:巫山民歌;艺术特
        作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巫山民歌(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第三批,渝府发〔2011〕27号文件公布,共119项;第Ⅱ-54号),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浓烈的情感、多元的形态,充分表达了巴渝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它是巫山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不断地传承创新之后,集体创作并流传下来的。它表达着巫山人民独有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他们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共同创造和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巫山民歌的历史溯源
        重庆巫山民歌,其歌曲起源于何时已无准确的时间可考,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在楚国的都城郢都唱起《下里巴人》的歌曲。由此说明,巫山人民的音乐传播源远流长。
        巫山民歌作为巫山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无异于其他地区或民族的民歌,都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巫山起源并流传于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在巫山独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习俗和语言方式的影响下,在广大人民众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人民众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歌曲艺术,它反映着巫山悠久而深厚的历史传统、险峻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秘而博大的文化背景。
        第一,地域性文化起源。从地域的角度而言,巫山地处长江三峡地区,且横贯湖北、重庆、湖南交界一带,大气磅礴的巫山大峡与秀美神秘的大宁河小三峡、小小三峡相互映衬出美丽而独特的三峡风光,千百年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类频繁的社会活动,共同构建起三峡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第二,原生性文化起源。从历史的角度而言,龙骨坡文化告诉我们,中国版图上人类最早的活动来自于长江三峡地区,以及公元前44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在这里产生的大溪文化,均表现出强烈的原生性文化特点;
        第三,多元文化起源。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以占星术和占卜术为主要形式、以盐文化和药文化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最为原始的巫咸文化和历史造就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形成的移民文化,加之当地极富浪漫彩的巫山神女传说,造就了巫山的多元文化。
梁祝的歌词
        二、巫山民歌的音乐特
        千百年来,巫山人民用热情的歌声赞美自己的家乡,用婉转的曲调赞美纯洁的爱情,用优美的旋律表达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巫山民歌丰富多彩,清新悦耳,脍炙人口,强烈的表达了巫山地区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彩。
        (一)旋律节奏
        巫山民歌以单旋律为主,强调旋律线条,节奏也并不复杂。由于巫山民歌很多曲调中都表现出很大的压抑和凄苦之情,旋律线条多曲折婉转、情绪悲伤幽怨。
        劳动号子,节奏规整、领合对称、速度平稳、曲调简单朴实;山歌,节奏宽广自由、曲调高亢辽阔、音乐宽广、旋律起伏也较大;薅草锣鼓,旋律宛转悠扬,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旋律也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使人分外亲切;嫁歌,旋律有的深沉委婉,有的热烈欢快,跳跃性强;丧歌,曲调平稳缠绕、叙事性强,音调和节奏多采用宣叙的表达方式;灯调,伴奏节奏丰富,曲调高亢欢乐,多表现节日欢乐喜庆的场面;小调,旋律节奏丰富而有变化,歌唱性强,一些小调旋律感人、优美深情,一些则轻快活泼,风格朴实。
        (二)调式调性
        巫山民歌的曲调,与重庆地区乃至中国汉族的大多数民歌一致,以传统民歌五声调式单声部旋律为主,一般都建立在徵调式和羽调式上,有的还特别强调羽音的小调彩。
        同时,由于巫山的地域差异,以长江为界,可分为江南和江北。江北民歌,多用采用音节和乐句,旋律起伏不大,曲调朴实平稳,音域也相对较窄,注重叙述,传统民歌、说唱、小调较为流行。江南民歌,其旋律歌唱性较强,节奏相对徐缓,音调也较江北更为柔美和婉转动人,蕴含深沉的感情。
        (三)曲式结构
        巫山民歌几乎都是单一的单乐段形式,篇幅基本较为小巧,二句、四句、八句规整型结构出现,乐句与唱词句式也相互吻合。但巫山地区的民歌,以五句较多,常被称为“五句子歌”,它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套上各种不同的曲牌进行演唱,赶五句、联八句、采茶调、一字调、对声子、穿号子、杂号子、九声板、喇叭调等都是它的曲牌。
        (四)体裁形式
        巫山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其思想内容不同,其体裁更是存在很多差异。根据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在传统基础上的差异,大致划分为四大类型:劳动歌曲、风俗歌曲、小调和踩堂戏。
        劳动歌曲,包括劳动号子、山歌、薅草歌,多反映巫山人民的生产劳动。比如:有反映劳动状态的《抬石号子》《打夯号子》,表现劳动生活的《采茶歌》,歌曲多为即兴创作,往往因演唱者不同而产生变化和差异。
        风俗歌曲,包括嫁歌、丧歌、灯调,多表现巫山人民的生活琐事、情感状态。比如:时而忧伤的嫁歌《教女歌》,时而欢快的盘歌《对花》,讲述民间传说的《梁祝姻缘》,歌曲中无不反映出巫山人民的风俗习惯。
        小调,多反映以妇女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生活,也具有较强的反封建意味。比如:既有旋律感人的《五更盼郎》和《四季相思》,也有轻快活泼的《摘菜苔》和《十杯酒》。
        踩堂戏,是流传在巫山邓家公社的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据传由皮影戏演化而来,和其他姊妹剧种一样。目前还经常表演的有《南山耕田》《梅龙镇》《平贵回窑》《天仙配》等数十个剧目。
        三、巫山民歌的演唱特
        (一)演唱形式
        巫山民歌沿袭着中国汉族民歌的一些演唱特点,领合、对唱、歌舞都在其中有所呈现。
        首先,是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在巫山民歌的劳动歌曲中,常常是领合对称的演唱形式,除领唱在句子的开头部分稍有变化之外,合众者在曲调和衬词上的伴和基本没有变化,唯有在终止时才会把节奏拉长,表示一段结束或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