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名师课堂实录
师:这样的感慨,这样的胸襟和气概,在我们今天将要学的词里也有,这首词的标题是?生:赤壁怀古。师:那念奴娇是?
生:词牌名。
师:苏轼是宋代难得的全才,他的成就哪些?
师:现在请请一个同学把全词读一下。(同学们都推举平时朗诵好的陈浩诵读)师:读的非常流畅,抑扬顿挫,极尽抒情。但如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诵读之前应先蓄势,酝酿,想象自己立于滚滚而逝的江畔,那样喷发出来的该是怎样的感情?
生:阔大的、豪迈的、雄壮的。
师:有哪些根据让大家觉得要读出这样的感情?
生:淘尽两字。师:此二字是有悲壮在里面,但不够豪迈。
生:大江和千古。
师:为什么?
生:觉得就该在这里,但说不清楚。
师:这就是传说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笑)大江传递给我们的是横向的无尽头,而千古传递给我们的纵向的无始无终。从经纬给我们勾勒了一幅宏大的立体空间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地球仪状的框架)。同学们在赏析的时候应联系前后,展开想象和联想,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我们全班把这个句子大声诵读一遍(学生深情诵读,很享受的样子)
师:读得很好,可是我还有个问题啊,这个句子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浪真的能像淘沙一样淘掉风流人物吗?连浪都淘得掉,他们怎么还是英雄呢?
生:那是比喻,浪花喻时光。
师:写时光的句子你们还学过?
生(想了一下):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这又是一个时代的绝唱。那么看看“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与第一句有哪些联系呢?提示:可以从人和人,地点和地点的关系角度考虑
生(恍然大悟):从大江到故垒,从风流人物到周郎,从千古到三国。
师:范围逐渐缩小,人物逐渐聚焦,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模糊到具体,最后还聚焦到周郎这个人物身上了。这就是苏轼不可取代的文学魅力。所以我们写作时也应该字斟句酌,做
到前呼后应,互相勾连。
师:我有个问题不明白啊?(学生突然抬头看我)。
师:这个周郎是谁哦?
生(很得意):周瑜。
师:周郎就是周瑜,那我换成周瑜赤壁行不?
生;不行。
师:为什么?(生着急但又无法表达)
师:你们见过七老八十还叫郎的吗?
生(笑):没有。
师:那什么年龄的人才称郎?从这个字你联想到什么?
生:哦说面周瑜的年轻,英俊,可能他还才新婚不久。(其他学生又笑,并鼓掌)
师: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不闻名。
生: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
师:反过来说呢?
生: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师:非常好,这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要手牵手。所以赏析要学会自我设问,化大为小。方能畅行无阻。大家把前两大句连起来,能背的就背,不能的就读。(学生诵读或背诵)
师:那么,“赤壁”是一种什么景观呢?接下来就进行具体描写的哪句?
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如果说,“乱石穿空”是从形角度写的,写出了山之高之险。那么其他两句呢?如果说“惊涛拍岸”用了拟人,写出了江水之汹涌,水石相搏击的力度,那么还有什么手法,要写出什么
呢?(学生诵读思考讨论)
生甲:乱石穿空除了老师说的,还是从视觉写赤壁之山的静态,而惊涛拍岸是从听觉写波涛之汹涌的动态,前一句写天上,后一句写地上,很大气。
生乙:惊涛拍岸,写声;卷起千堆雪像是些颜。
师:什么?
生:白。
师:那大江里有雪吗?
生:没有,是比喻。以洁白的雪花比翻腾的江水。
师:有形有声有,修辞方面除了比喻,拟人还有什么?
生:夸张。
师: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修辞是?
生:对偶。
师:这短短的13个字,就营造了一幅宏伟、壮阔、气势磅礴的赤壁图。
师:江山如画,结构上的作用?
生:承上。
师:那“一时多少豪杰”呢?
生:启下。
师:请大家把上片连起来背一遍,(接着)再试着朗读、背诵下片,并想想,文中说的豪杰指谁?(学生诵读)
生:周瑜。
师:却有个美女。
生:小乔。
师:传说小乔是孙权之妻大乔的妹妹,两妹长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要写周瑜,却写小乔,而且是初嫁的小乔,却是为何?
生(想了一会,怯怯的说):可能是美女配英雄。
师:对,很好。写小乔是为了衬托周瑜的。谁说红花都需要绿叶衬?这不是红花衬绿叶了吗?(学生笑)
师:写美女衬周瑜是为了突出他哪一方面?
生:柔情。
师:有没有刚呢。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生:有,“雄姿英发”。
师:看来这句是刚柔相济啊,那么“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又写周瑜的什么?
生:文韬武略。
师:有什么修辞?作用?
生:夸张,突出周瑜的指挥若定,气度非凡。
师:“樯橹”有的版本也写作“强虏”,说说哪种好?
生:前是借代,借的是水上的船桨,能让人联想到水,而后者没有,所以前者好。(掌声四起)
师:很好。周瑜这样一个文武双全,刚柔相济的人物,能不能简单等同于英雄?
生:不能。
师:所以是文章开头的?
生:风流人物。
师:大家对比对比苏轼和周瑜,从年龄,政治成就,婚姻,官职等方面(插入背景介绍)
生:一个24岁美女相伴英俊儒雅东吴都督功成名就;另一个47岁屡遭不幸早生华发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师:如果你是苏轼,这一比,你情绪会怎样?
生:惆怅、失意。
师:所以才会有?
生:“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
师:如果非要把他俩的人生比喻为两种梦,那么苏轼和周瑜的一生是?
生:噩梦和美梦。
师:梦的特征是?
生:虚幻。
师:那就是终为零。但就苏轼看来,无论他再怎么春风得意,再怎么功成名就,自己再怎么壮志难酬,终将“质本洁来还洁去”,像一场梦一样。正如歌词“是非成败转头空”,人生就如同
梦境一般,何必过于苦恼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这种旷达在《赤壁赋》中也有。(师生一起背出)“唯江上之清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就是声音,眼睛看到就是颜。想听多少听多少,想看多少看多少,没人禁止,无穷无尽。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可见词人是多么地旷达豪迈洒脱啊。
最后我们一起背诵全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