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I圓览与;
身体力行
薪火相传
—评宋恩荣、熊贤君著《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文I曲铁华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诸多学贯中西的教育家
为救亡图存、自强御辱在教育领域进行了筚路蓝缕、
披荆斩棘的艰难探索。他们的思想言论和实践作为,无论是在思想史上还是在实践史上,都留F T史诗般 浓墨重彩的记录和无可比拟的宝贵财富。晏阳初先生 就是其中一位,他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和世界 的平民教育事业与乡村建设工作,是享誉全球的平民 教育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家。晏阳初先 生作为唯一一位东方人,和爱因斯坦、莱特、杜威等 一起,荣列“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
宋恩荣、熊贤君二位学者所著的《晏阳初教育 思想研究》是以张斌贤教授为编委会主任的“教育 薪火”书系中的一部,2020年4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发行。宋恩荣先生是教育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 辈,学识丰富,尤其在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领域建 树甚高,是国内研究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专家。熊贤 君教授也是教
育史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影响力颇深 颇远。细细品读二位专家联袂完成的这部著作,不 仅能从总体上感知晏阳初先生为平民教育和乡村建 设事业鞠躬尽痒的一生,也能从关键处把握晏阳初 教育思想的精髓和实践探索中的创造,同时还能在 作者们的引导下,全面而客观地看待晏阳初先生的 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
1*
思晏
1§想阳1
1"研初
%*究教
熊乃瑾个人资料
首先,全书结构完整且精巧。
这部著作共分为九章,既有总体介绍,也有重 点阐述,点面结合,结构完整而精巧。第一章从总 体上
展现了晏阳初先生为平民教育奋斗的一生,利 用全景呈现与关键事件、关键人物相结合,白描与 深描相结合的手法,按照时间顺序,对晏阳初的家 庭背景、求学经历、致力于平民教育的经历、投身 乡村建设事业的经历、走向国际社会的历程以及晚 年两次回国的经历进行了精要的阐述。第一章不仅 能够使读者从整体上了解晏阳初先生的生平、教育 思想脉络和教育实践历程,也为下一步的深人阅读 和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1.04 I中g灰种,1
117
第二章到第六章,重点从实践史的角度,但又注 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对晏阳初先生在平民识字 运动、平民继续教育与乡村建设、定县实验、县政省 政改革,以及国际乡村建设中的尝试、探索和思想发 展,进行了聚焦式阐述,有利于读者真实而真切地体 会晏阳初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的变化发展历程。
第七章和第八章,重点从思想史的角度阐述了 晏阳初先生的两个基本信念一民本思想和科学民 主。该书认为民本思想是晏阳初一生在中国、在世 界指导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实践的最高准则,而毕生不
辍其志的强大动力则是科学民主。他通过 实践形成了自成一体的“除文盲,作新民”的民本 主义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有助于读者能够在知道从 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基础上,系统而深人地了解晏 阳初的教育思想。
最后的第九章,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在评 价历史人物方面的基本原则,全面而客观地评述了晏 阳初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对读者进行了合情合理 的引导。
其次,行文表述科学而生动。
既遵循了教育史研究的科学性,论从史出,史 论结合;又具有浓郁的可读性,不仅史料翔实,而 且表述生动,是这部著作的第二大亮点。张斌贤 教授牵头策划出版“教育薪火”书系的主旨之一,是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的“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 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 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和办学风格,造就 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的号召,为广大教 育工作者提供一套教育理论普及读物,使他们能够 近距离地感受、触摸、了解教育家们的思想精华和 实践经验,从而获取滋养,得到启迪。
因此,不仅体现教育史研究书作中惯常理应具 备的真实性、科学性,更要体现本套书系所要求的普 及性、可读性,是这部著作的独特之处。该书运用了 大量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既有多方面的翔实 数据,如晏阳初先生在欧洲服务华工的人数、华工 识字教材的字数,在全国各地推行平民教育的平民学
校数、受益人数,进行定县实验从各方募得的经费数 据、使用数据、改进情况数据等;又有关于对晏阳初 一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重要事件及重要人物的描述,如他在香港的求学经历,《平民千字课》的创作出版,他的父亲和启蒙老师,等等。史料既有来自晏阳初自 己的日记、讲话、公开发表的文章、著作的,也有来 自陶行知、杨效春、卢绍稷、古楳、李景汉、孙伏园 等同时期其他教育家或和他共同奋斗的同人的,还有 来自《申报》等新闻媒体的。
该书作者不辞辛苦从多渠道获取的翔实数据和 丰富史料,为该书的科学性、真实性奠定了基础。史 论结合的篇章呈现和流畅生动的文字表述,则不仅基 于史实鲜活地刻画出了晏阳初先生为平民教育事业躬 行一生的饱满形象,也让读者感同身受地获知了晏阳 初先生在光辉伟大而又艰辛曲折、声势浩大而又细碎 烦琐、轰轰烈烈而又举步维艰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 实践中的殚精竭虑、坚靭不拔和全力以赴。这部著作 不仅是一部规范、科学的学术研究之作,也是一部可 读性极强的普及性教育家思想宣传之作;不但没有严 肃、艰深、冰冷地“板着面孔说话”,更没有“高高 在上”的理论俯视实践之感,而是温暖的、理论与实 践紧密结合的,是有助于广大读者近距离地获取营养 以备在实践中发挥扛鼎之用的。
最后,对晏阳初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评价严 谨而客观。
评价晏阳初先生的历史贡献及历史局限,是这本 著作的又一大亮点。该书首先综述了过去对晏阳初先
118丨中S表奸,丨2021.04
生的社会评价,不仅列举了赞成者中基于其事业与思 想的成就所提出的加冕了诸多桂冠的代表性观点,也 列举了批评者中历数其工作不足与理论缺失的批评性 意见。所列举评价的发表者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 人;既有教育界人士,也有政府官员、新闻工作者等 非教育界人士。不仅列举了其思想和实践所处历史时 期的“现时评价”,也列举了“时过境迁”后的“历 史评价”。这样的综述有利于读者全面、系统、客观 地了解各界、各方以及不同历史背景下对晏阳初历史 功过的评论。
在综述的基础上,该书提出主客观环境的变化,产生了对晏阳初历史课题重新认识的要求,明确表述 了重新评价晏阳初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为理论指导,准确把握我国近代化过程历史发展的潮 流与特点;以史料为基础,采取审慎的态度,做出尽 可能科学的评价。
该书认为,晏阳初的历史贡献有5点:(1)怀着 深沉的爱国热忱,以宗教家的执着精神,献身于中国 与世界的平民教育及乡村建设事业;(2)提出了自成 体系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的理论;(3)进行了中国 化新教育与企图使中国农村汇人现代文明的可贵探 索;(4)将经院式的教育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转化为 实地的改造生活的综合性研究;(5)将中国的平民教 育与乡村建设推向世界。
同时,该书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晏阳初的历史局 限:(1)对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我国社会问题的 分析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是非科学的;(2)为解决中 国社会问题所采取的办法是改良主义的,他企图在保 存现有社会制度与秩序的前提下,采用和平的方法,通过教育的力量和乡村建设运动挽救已经破产的中国 经济与衰落的民族,以失败而告终。
综上所述,该书以完整精巧的结构、科学生动的 论述和严谨客观的评价,不仅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宜地介绍了晏阳初先生的教育思想、实践及其 为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身体力行的一生;也通过字字 珠玑的行文,反映了作者作为教育史研究者的勤谨、审慎和深厚学养背后的使命担当。通过这部著作,读 者不仅能看到书中所描述的晏阳初这样一位不畏艰难 困苦传递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薪火的教育家形象,也 能感受到作者作为教育史研究者、教育薪火传递者的 情怀感召,更能体会到穿透纸背的一代又一代中国教 育工作者的思想与实践的力量。
期待这本书能够带动更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 育实践工作者身体力行,薪火相传。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
2021.04丨中目表评,丨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