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三司官蔡温研究
作者:袁嘉蔓
来源:《大经贸》 2020年第3期
    袁嘉蔓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
    【摘 要】 蔡温(1682-1761),琉球王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著有《家内物语》、《御教条》、《实学真密》、《自叙传》等文集。蔡温在担任三司官期间,对琉球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琉球王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琉球五伟人”之一。
    【关键词】 琉球 三司官 蔡温
    蔡温,琉球名具志头亲方文若,字文若,号鲁齐,是琉球王国第二尚氏王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官至三司官(正二品),政治著作有《山林真密》《流水真密》和《架桥真密》。思想方面著有《实学真密》、《御教条》、《家内物语》、《蓑翁片言》等。向廷翼在《东汀随笔》中称:“前辈宿孺,名彰后世,为人传诵不置者,惟唐荣程公、蔡公二人而已。二人各有所长,程公以德性,蔡公以才略。”冲绳学之父伊波普猷在《琉球史的五伟人》一书中,将他与麻平衡、向象贤、程顺则、向有恒共同列为琉球五伟
人之一。当前国内谢必震《古代琉球的华裔伟人》、张希哲《蔡温对琉球的贡献》、廖肇亨《球儒蔡温三教思想釐探》等文章对蔡温的思想、贡献、地位都有叙述,但是对其生平事迹的研究不够详尽,笔者搜集了有关蔡温的典籍史料,力求对其生平和贡献进行比较清晰、准确的描述。
    一、赴闽求学
司徒瑞祈
    蔡温一族的元祖名为蔡崇,原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人,“乃宋朝鼎甲端明殿大学士忠惠公讳襄,字君漠六世孙也。”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奉命始迁琉球,是为“闽人三十六姓”之一。蔡氏家族流传到第九代蔡锦时,因蔡锦无子嗣,所以从同是久米村籍的梁氏梁沢民家中过继来次子铎,继承了蔡姓。即蔡温的父亲蔡铎。蔡温是蔡铎的次子,由正室叶氏真吴瑞所生。蔡温自幼十分聪明有天分,12岁就受封为若秀才(幼年秀才),15岁时被举为秀才。此后他继续苦读诗书,不懈努力,在19岁时担任王府通事。由于精通四书和儒学,21岁时被任命为训诂师,25岁时成为儒学的讲解师。
    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27岁的蔡温奉王命,以“进贡存留官务”的身份前往福州,开始了其在中国学习生涯。蔡温在福州留居三年,深入了解和学习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山川治理之法。第一年,蔡温师从著名的地理先生刘日霁学习地理和风水知识,获得其秘书及大罗经一面。第二年夏,蔡温出游福州凌云寺时,结识了寺庙内的一位湖广隐者,在与隐者的交往中意识到自己过于沉溺于诗文的学习,虽于自身有益却对治国治民无用。而且意识到自己满腔的儒学理论却不会实践。隐者对蔡温说,"人类实理
实用的路,有形无形其秘宗旨",强调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蔡温顿然开悟,自此拜隐者为师,精读四书五经,苦学阳明学和朱子学。在此期间,他还向鼓山涌泉寺的长老学习了《一切经》。通过在福州的学习,蔡温形成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为他回国后治理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回国为官
    1710年,蔡温从福州归国,先后担任都通事、长史(负责管理与中国的文书往来)。1712年尚敬王即位,授予蔡温“国师”一职,琉球国师之职自此而始。次年,蔡温得到国王的恩赐,从久米村迁居首里王城,以首里籍人的身份进入琉球王府的政权中心。1715年,蔡温“于圣经贤传百家诸书之内,取先圣之嘉言,前哲之懿行,及切于日用躬行之实者”,编辑成《要务汇编》呈送世子尚敬学习。1716年,蔡温以正议大夫的身份成为请封使团的副使,随正使耳目官夏贤年出使北京。1719年升任紫金大夫,称末吉亲方。
    1719年夏,清朝册封使海宝、徐葆光的船队到达琉球。但是在这次册封贸易中,中国船队与琉球人发生了冲突,幸得蔡温从中游说协调才化解了这场矛盾,最终保证了册封大典的顺利完成。事情始末如下,1683年汪楫、林麟焻使团赴琉册封尚贞王时,因为海禁正严,中国物品奇货可居,外国商人争相购买,此次使团员役获得了十分可观的利润。至1719年海宝、徐葆光使团出使时,鉴于上届册封使团大获
利润的经验,船队携带的货物价值高达2000贯,是历届册封船队之最。然而“昇平日久,琉球岁来贸易,中国货物,外邦多有。此番封舟到后,土噶喇等番舶无一至者。本国素贫乏,货多不售,人役并困”,册封使团的随行者不甘心赔本,企图强势卖给国小民贫的琉球,甚至发起,抢掠琉球百姓财物。蔡温奉命与册封使团交涉,最终以物价评定会的方式敲定价格,按照中方提出的原价的四分之一达成交易,平息了此次纠纷。蔡温对这次事件的处理得到琉球国王的充分肯定,次年,蔡温升任三司官座敷(正二品)。
    三、事迹贡献
    1724年蔡温奉命改订和增补《中山世谱》,至1725年改订版《中山世谱》完成并公诸于世。1728年,47岁的蔡温荣登三司官(从一品)宝座。蔡温在担任三司官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琉球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政治上,蔡温致力于加强王权。先是两次带领王亲贵胄出巡视察民情,宣扬国威。据《球阳》记载“冬十月间,王视农暇亲率国相王子按司法司紫金官等巡行山北,观风整俗、赈助抚绥,而撰日发驾巡行有法,由是王驾所过之处,民不劳一力,财不费一毛,百姓欣欣然,拨云雾见青天。”国王北巡稳定了民心,使偏远地区的人民对国王更加拥护。此后,蔡温颁布《位阶定》,对琉球的位阶制度进行改革。《位阶定》明确规定了琉球官员的奖惩和升进情况,使官员位阶更加规范和完善。同时,国王对官吏具有直接任免权,这也进一步巩固了王权。
    经济上,蔡温于1737年颁布了《农务帐》,传授百姓提高生产力、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测量耕地面积,“改正经界,均分田亩”,加强国家对农田的控制和管理,对农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蔡温还鼓励下层士族和百姓从事手工业,不仅组织首里、那霸和久米村士族的次男、三男学习炼铁、裁缝、雕刻、漆器等手艺,还配套以课税减免的政策。此外,蔡温积极开展水利建设。1735年蔡温主持了羽地大川的河道改移,“能从水性,改决其川;重修民田,而县民永安焉”。
    生态环境上,蔡温十分重视森林的治理。琉球原本森林资源丰富,但由于人们的过度砍伐,大量山林植被遭到破坏。据《球阳》记载:“本国无能知山林之法者,而中头府内,棚原山林已绝,北谷、读谷山、越来、美里、具志川五县山里殆绝,山北府内,恩纳、金武、名护、本部、今归仁五县山林渐衰,美材将绝。”为此,蔡温率领官员专程去北山林区指导百姓治理山林,自此之后山林之法开始在百姓中普及。蔡温还制定了《山奉行所规模账》和《杣山法式仕次》等法律,包含有森林保护、森林管理、树木养成和森林利用的规定。治理和开发森林不仅推动了木材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琉球的生态环境。
    蔡温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生态环境上对琉球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思想方面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财富。蔡温十分推崇儒学,主张用儒学教化百姓、开启民智,代表作有《家内物语》和《御教条》。《家内物语》既教育百姓遵守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也向百姓普及婚丧嫁娶等礼仪,传授节约生计和度过荒年之法。《御教条》共有三十二条,内容包括国法、信仰、孝道、生命观、金钱观、养生等,
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御教条》是基于儒学思想的著作,王府规定每月于切番亭诵读,推动了国民教化。此后,《御教条》作为琉球的教科书,一直沿用到1879年。
    蔡温于1761年卒,享年八十岁,葬于平良墓。
    纵观蔡温一生,赴闽求学回国后,为琉球王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在生态环境上为琉球社会的发展做出的超前的决策,在儒学等思想领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献。中国与琉球的政治文化交流中,蔡温也扮演了重要角,为琉球王国进步与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杨仲揆,琉球古今谈[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
    [2] 徐斌,明清士大夫与琉球[M].海洋出版社,2011
    [3] 久米村系家谱[Z].那霸市史资料篇第1卷6,1980年
    [4] 崎浜秀明,蔡温全集[Z].本邦书籍,1984年
    [5] 球阳研究会编,冲绳文化史料集成5,球阳[Z].,1978年
    [6] 蔡氏家谱?具志头家[Z].那霸市史家谱资料篇?首里系家谱第1卷7,那霸市企画部市史编集室,1982年
    [7] 徐葆光,中山传信录[Z].台湾文献丛刊第306种,台湾银行研究室编印,1972年
    [8] 蔡温,中山世谱[Z].琉球史料丛书第四卷,1962年
    [9] 张希哲,蔡温对琉球的贡献[Z]. 1986年
    [10] 谢必震,古琉球的华裔伟人[J].1997年
    [11] 廖肇亨,球儒蔡温三教思想釐探[C].第十四届中琉历史关系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年
    [12] 赖正维,康熙时期的中疏关系[M].海洋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袁嘉蔓(1994.12),女,汉族,山东省莘县,在读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世界史专业,研究方向:亚太区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