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元明清怀古咏史题材诗词的发展
作者:邱昕悦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5
        要:怀古咏史题材在唐代时期已经蔚为大观。到了元代,诗词呈现出了一种别样的风采。怀古咏史的题材在其中独树一帜,前属萨都喇,后推虞集。明代咏史诗词之作名家迭出,如杨慎、王世贞等。清代出现了自晚唐后的又一个高峰,朱彝尊、陈维崧等怀古咏史诗词史中璀璨的明星。
        关键词:怀古咏史诗词;元明清;发展
        作者简介:邱昕悦(1997.3-),女,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01
        一、宋代以前的怀古咏史诗词的发展
        怀古咏史题材的诗词源远流长。而历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怀古诗当推班固的《咏史》,整首诗质木无文[1]”,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而魏晋时期,左思的《咏史八首》则可以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借古人古事来浇诗人心中之块垒。爬罗剔抉,刮垢磨光之后,这组诗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进程,诗歌在唐代文学中争奇斗艳。历史的追忆和对自身生命的认识以及时代的更替等等元素掺杂其中,让怀古咏史诗在唐代蔚为大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的前面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和后面的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五代十国时期的怀古咏史诗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就较高的如欧阳炯的《江城子》: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凭吊繁华消逝,寄寓现实感慨。不过这个时候,咏史词才刚刚出现,而怀古的诗歌优秀者已甚蕃矣。
        王国维感慨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豪放派大力推广让词摘下了艳曲的帽子,扩大了词的功能。宋代的怀古词对唐代的怀古诗有着继承和发展的作用。如王荆公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与小杜的,隔江犹唱后庭花。有异曲同工之妙。靡靡之音中间蕴含着亡国之感,诗人词人皆具言如此。
        二、元代的怀古咏史题材诗词的发展
        元代因为社会原因和政治原因。文人,尤其是汉族的文人不能在仕途上光宗耀祖,更不能在武功方面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搏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所以写诗,作词,谱曲,写杂剧等,成了文人们消遣和排解心中悲愤的方式。所以,诗词在元代写作圣手的笔下也开出了花。
        萨都喇虽然不是汉人,但他高超而纯熟的写作手法并不逊于汉人,甚至在元代很少有人能出其右。《越台怀古》和李白的《越中怀古》一脉相承。《满江红·金陵怀古》全文给人一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桑变革之感。白朴的《沁园春·我望山形》、《水调歌头·初至金陵》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词。虞集的《挽文山丞相》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虽然在艺术手法上面被许多学者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虞集能娴熟地运用各种典故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展现出来,甚至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不被当朝统治者察觉,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诗人。
        三、明代的怀古咏史题材诗词的发展
        明朝时期政治一直处于一种稳定而又忧虑之中。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制造的恐怖使许多人厌倦了官场。但是普通文人拒不应征的话,很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的盛行让人们也倍感倦怠。所以,怀古咏史题材在某个方面,成为了一个能够抒发文人的个人感情又不易带来祸患的一种文学题材。
        词作较为有名一点的,当属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了。这首词在做了《三国演义》的卷首语后,便名气大增。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用十分浅显的文字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万事都如同流水,一抔黄土将会掩盖住千古风流。
        明代的王世贞也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登太白楼》,诗人缅怀李白,对其文章、风采表示了极为崇敬的心情。直写李白的飘逸神姿,感叹楼仍在而大诗人李白之后无人可及。深深地感慨着当今的时代,高士难求!气笼百代,愈不可一世。[2]”后世之人如是评价。
        四、清朝怀古咏史题材诗词的发展
        如果说明朝的怀古咏史题材的作品鲜有优秀者的话,清朝便一扫前代文学的萎靡。诗、词等不仅成为了文人们调情消遣的工具,还可以成为进身仕途的资本。而曲,杂剧等也层见
叠出,《雷峰塔》《桃花扇》等剧本的创作和演出,更是丰富了文坛的样式。雅文学,俗文学齐头并进。
        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所倡导的清空醇雅的词风在清代词坛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怀古詠史词作自成一家。在吟咏六朝的词作中,朱老跳出了前人之窠臼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一半是家国之悲,一半是切身之恨。纳兰性德的《齐天乐·梳妆台怀古》中的看胭粉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语。用法自然流畅,写尽其婉转凄切的词风。再如陈维崧先生的怀古词也是一代大家,其《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庙》慷慨悲切;《洞仙歌·过汜水县虎牢关作》惨怆憺悼;《满江红·汴京怀古》(组词)炙热奔放;《永遇乐·金口渡江,用辛稼轩韵》将自己的情感喷涌而出,向几百年前登上京口北固亭的爱国诗人致敬。除此之外,清朝还有一些女作家的怀古咏史诗词也写得很不错,沈善宝的《满江红·重渡扬子江》,徐灿的《永遇乐·舟中感旧》等诗篇,都展示了女诗人们包裹在柔软躯体下面的那种炽烈的情感,巾帼并不逊于须眉。
        总而言之,元明清时期,诗词虽然不是其文学形式的代表,但是仍然丰富了其文学内容,涌现出了一大批诗人词人。他们如同平凡的石子在不知不觉中便磨砺成了璀璨的珍珠,为元明清文坛的美丽,献上了一点小小的光明。
        注释:
        [1]南朝··钟嵘《诗品》:"东京二百载中,唯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
        [2]·李贽《藏书》卷二十六。
        参考文献:
        [1](南朝梁)钟嵘./杨焄.《诗品·译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司徒瑞祈.
        [3](明)夏完淳./白坚.《夏完淳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4](清)李贽.《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