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采花 | 第八周 | |||
教材分析:《采花》是流传于四川的传统小调。歌词用纯朴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一年中每个月中盛开的代表性花卉,使人们从中得到生活乐趣和生产知识,富有趣味性。 | ||||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采花》,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快、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运用视听结合法、比较法、视唱法、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歌的分类和歌曲的音乐特点。3、启发生用圆润而富学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 ||||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用欢快、圆润儿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好切分音的节奏。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主导活动 | 主体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分钟) | 1、播放民歌与现代演出形式相结合的视频。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电视音乐节目的片段,在绚丽的舞台上和各的音乐创作中,音乐人们不断地从我们民族特有的音乐元素中汲取着营养。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劳动人民的智慧相碰撞,形成了各地风格迥异、特鲜明的民族音乐,今天让我们翻开“神州音韵”的第三乐章,走进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省,通过四川民歌《采花》揭开祖国西南民族音乐的神秘面纱。 2、出示课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四川民歌的代表作品。 | 1、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民歌魅力,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2、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感受音乐。 3、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 1、体现民歌的时代性又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怀,拉进学生与民歌的距离。 2、导入语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点燃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 |
二、学唱歌曲:分析曲谱、熟练演唱、表现情感。 | 1、初闻花开: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初赏歌曲,欣赏的过程中想一想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歌中唱了什么内容?(播放视频) (2)、提问学生。(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口口相传是知识、技能传播的重要途径,给这些内容配上曲调,就形成了民歌,这既调节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又帮助知识广为传播,由此可见民歌是应人民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始终和人民的生活保持密切联系。这是民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2、细品花香: 接下来让我们从曲谱入手,细品《采花》这首歌,感受小曲子里的大智慧。 (1)、教师演唱曲谱,请学生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节奏型。 (2)、通过微课程学习切分音。 (3)、这首作品有共有三个乐句,让我们再唱一遍曲谱,观察一下前一句的结束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有什么关系? (4)、简介“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手法。 (5)、跟琴集体演唱曲谱。 3、共赏花语: 《采花》这首作品非常简单,词曲都短小精悍,但是短小的旋律中浓缩了中国民歌的创作精髓,朴素的歌词闪烁着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1)、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音乐,走进歌词,一起感受完整的《采花》。着重模仿一字多音的演唱。 (2)、跟琴集体演唱第一段。 (3)、歌中唱了这么多花你喜欢哪一种呢?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一种花来唱一唱。小组展示。 (4)、这三个乐句在情绪的表达上一样吗?让我们分句来感受一下。学生视唱曲谱,教师画出旋律线,通过分析旋律线,让学生精细感受三句旋律的不同情绪表达。(第一句返回式旋律委婉动人。第二句旋律发展,采用了一个大弧线,情感起伏较大,与第一句形成对比。第三句收拢,比较稳定欣喜的心情表现得婉约。) 杰克隽逸(5)、采用男女分组对唱的形式感受十二月体的歌词创作手法。 | (1)、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采花》演唱视频。 学生回答歌曲演唱情绪和演唱内容。 (2)、学生了解民歌不同种类的特点。能从演唱风格上区分所属类别,明确《采花》的小调风格。 (1)、学生听教师范唱曲谱,出曲谱中的重点节奏,并从曲谱中画出来。 (2)、学生跟随微课程学习切分音的相关知识,并练习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型。 (3)、学生观察曲谱。 (1)、跟音乐一起学唱歌曲。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填词演唱。教师伴奏小组展示演唱歌曲。 (4)、学生与老师合作完成旋律线,通过对逐句的分析进一步熟练演唱。 (4)、采用小组PK展示演唱的形式,每组唱一段,比一比哪组唱的更能表达歌曲情绪。 | (1)、通过歌曲视频来初步感受作品,让学生有更直观、更强烈的印象。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有利于调控学生欣赏时的注意力,使此环节更高效。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曲谱视唱的形式带领学生分析作品、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2)、通过微课程助力课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解决本课的节奏难点,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4)、与文学中的“顶针”修辞手法相对照,增强学生记忆,体现中国文化的一脉相承。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为主提的课堂理念。小组展示时教师要捕捉演唱问题,及时纠正。 (4)、用多种形式对歌曲进行巩固练习,增加学生的展示机会。 | |
三、巩固拓展: | 1、我们学唱了四川民歌,你对四川有哪些了解呢?你还知道哪些四川民歌呢? 2、尝试演唱《盼红军》。 3、播放《川江号子》《太阳出来喜洋洋》 4、跟伴奏齐唱《采花》。 | 学生谈谈自己对四川的了解;拓展其他四川民歌。 | 体现学科整合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 |
四、情感升华: | 民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更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 在《采花》的音乐中结束本课。 | 教师的结束语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升华和寄托,爱民歌、爱祖国,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课后反思:这节课我上了多次,比较熟悉,为了这次活动区、市教研员也都分别给予了指导。特别是导入环节更具时代性,微课程时间的压缩,拓展环节去掉了四川地理方面的介绍更深入挖掘了四川民族音乐。在实际授课中执教的是六年级,学生的识谱能力不强,在视唱曲谱环节做了适当的调节,占用时间略多,课堂节奏有点乱,导致完整演唱时省略了画旋律线的环节。另外的遗憾是由于曲谱学习占用了较多时间,在对声音的培养和处理上做得不够。导入部分画外音:同学么现在听到的是蒙古族特有的喉音演唱形式---呼麦,马头琴的演奏柔和醇美,一曲蒙古族长调让我们仿佛置身辽阔的草原。有2500年历史的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伴奏、无指挥、自然和声的民族合唱形式。这位彝族歌手(吉克隽逸)将她家乡的传统民歌加入了流行的元素搬上了这绚丽的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上了民歌。 | ||||
采花
本文发布于:2024-11-22 07:3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