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时评素材:频惹众怒,整治“饭圈”乱象恰逢其时!
1、频惹众怒,整治刻不容缓
(人民网)应援打榜、刷量控评、一掷千金,体对立、互撕谩骂、……近年来,随着娱乐产业的不断发展,兼之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关于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拜金炫富的负面新闻不断进入公共视野,一次次刷新公众的认知底线。
这类存在价值导向问题的不良信息和行为,看似局限于一个小圈子,实则既严重污染网络生态,也实质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尤其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舆论对此忧心忡忡。国家网信办近期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正当其时。
偶像崇拜自古就有,追星行为本身没有原罪。但随着“饭圈”越来越低龄化,追星过程中的诸多乱象,如颜值崇拜、拜金攀比、网络暴力、宣扬仇恨、相互攻击等,早已经让追星变了味,让“饭圈”成了负面的代名词。
为维护偶像,不惜与全世界为敌。看到有人不喜欢自己的偶像,轻则谩骂诋毁,重则,普通网友因为惧怕网络暴力,连打出明星的全名都不敢。倘若觉得自己的偶像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撕起合作对象和工作团队也毫不手软。不久前,两位明星的粉丝为了争谁是“一番”,持续霸占了多天热搜。粉丝们用“废
物”“包藏祸心”“祸害”等词攻击偶像的经纪团队,用“抬轿”“作配”“提鞋”等词形容合作对象,不堪入目的词语不胜枚举。同类型明星的粉丝,因为资源问题常年互撕对骂,更是网络常态。凡此种种,让网络空间乌烟瘴气。
为偶像掏空钱包的决绝,更让公众瞠目结舌。据媒体报道,在2018年某“偶像养成类”节目决赛环节,粉丝们在网络众筹达4000万元,另一同类节目的各家集资也超过2000万元。刚落下帷幕的又一档网络真人秀节目,前15名选手花费了粉丝至少4800万元购买酸奶进行投票,而一位因此类节目出道的选手,在比赛期间后援会支出超1530万。近几年流行的动辄给偶像买星星庆生,也被质疑交智商税。更不用提日常的打榜、控评、刷热度等操作,不仅使自己或家庭陷入经济困境,对青少年“三观”养成也产生了严重误导。
为了追星扰乱社会秩序,也备受诟病。不久前,“私生饭围堵小区邻居苦不堪言”登上了微博热搜,严重影响到众的正常生活。而在此之前,粉丝围堵机场冲撞登机口导致航班延误的新闻也屡被曝光。仅在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有记录的粉丝警情就有27起。2018年12月,4名粉丝在香港登上前往韩国的航班,在成功给偶像拍照后,又要求下机并全额退款,造成航班延误,更是丢人丢到了国外。此外,诸如公开售卖明星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恶炒,同样让人大跌眼镜。这类因为追星影响社会秩序、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深为社会不齿。
如果能从偶像身上汲取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当然值得鼓励。做到这一点,必须得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当党同伐异的“饭圈”风气已经从网上蔓延到了网下,当为偶像应援砸钱可以不顾一切,当法律道德和社会秩序在偶像面前被置若罔闻,相应的整治就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尊重个性,不可简单否定
(人民网)7月14日,微博管理员发布社区公告,将对宣扬仇恨、挑动体相互攻击的行为进行清晰界定,纳入社区规则,同时对违规账号进行严格处罚。这条公告获得20多万点赞,很多网友表示支持,其中不少就是“饭圈女孩”。
“饭圈”的形成,是时代、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结果。尽管负面信息不断,饱受诟病,但也要看到,凡事都有两面性。“饭圈”体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极强,尤其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在涉及国家利益等核心问题上,能迅速呈现出极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如果能被加以正面引导,可以释放出难以想象的正能量。
今年疫情期间,“饭圈女孩”就爆发出强大的能量。筹款捐物、驰援武汉、支援湖北,“令人骄傲的‘饭圈女孩’们”“‘饭圈女孩’花式抗疫”等话题轮番登上微博热搜,获得大众的认可。很多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95后、00后医护人员,就是穿上防护服的“饭圈女孩”。据不完全统计,自疫情爆发至2月初,就有302家粉丝体,发起捐款捐物393次。
特别是,2019年,在香港发生一系列极端暴力事件期间,“阿中”刷屏,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流量明星”。“我们都有一个‘爱豆’叫‘阿中’”“守护全世界最好的‘阿
中’哥哥”……“饭圈女孩”自发掀起的“守护‘阿中’”这一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体网络行动,让公众看到这个体正向、积极的另一面。
“意外”“误解”“没想到”“刮目相看”……不少人问,是什么让“饭圈女孩”一夜懂事。也许,她们中有部分人守护“阿中”是因为“爱豆”被威胁恐吓,也可能她们驰援武汉是因为职业所系。但是不要忘了,以“95后”“00后”人为主的“饭圈”体,成长于新中国发展最快的年代。从他们有记忆开始,国家就繁荣富强,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热爱,以及与之关联的自信心态,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爱国是他们内心最深刻、最持久的感情;国家有难时,众志成城守护每一个同胞是他们最简单、最淳朴的自然反应。
事实上,这个体也在以他们自有的方式,参与到各类社会公益事务中去。比如有粉丝体筹资修桥铺路建图书馆;有粉丝体设立“爱豆”粉丝公益基金,操作一系列公益项目;有粉丝体在宁夏种了上万棵绿树,让荒漠变成了绿洲;还有的粉丝体以“爱豆”名义捐建希望小学,成立“公益应援个站”,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购买午餐等……这些行动,都感召着更多人向上向善。
不管是否愿意承认,“饭圈”的乱象丛生与“饭圈”体展现出的正能量是同时存在的。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正如每一滴水都以自己的方式折射太阳的光芒。在互联网语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具有异常充沛的能量。如何引导这些能量投射到推动社会发展的方向上去,是一个时代命题。具体方式可以不断探索,但是对这个体予以准确的认知和充分的理解,一定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3、幕后黑手,必须坚决斩断
(人民网)“饭圈”体以“95后”“00后”为主是个不争的事实。他们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尚未形成独立、成熟的思考能力,容易被诱导。那些在“饭圈”背后推波助澜、洗脑诱导、煽动对立、恶意圈钱的个人、组织和营销号,难辞其咎,务须整治。
从7月13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开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的通知》,到7月14日新浪微博两次发布社区公告,关停处罚了多个宣扬仇恨、挑动
体攻击的账号,相关部门和平台果断行动,展现出了治理的力度和决心。
很多人说,这次网信办动真格了。清朗网络空间,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当然需要动真格。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帮助青少年粉丝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诱导未成年人”“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对立”“职业黑粉、恶意营销”,从网信办此次发布的通知来看,传递的信号很清晰,合理合法、文明有序的追星,从来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失序和无底线的行为;目标很明确,“饭圈”体,尤其是未成年粉丝,容易受到专业粉丝或者营销号的诱导和操控,所以重点打击的是对未成年人有不良影响的个人、体和产业。
“一定要让哥哥的排名保持住,后面追得紧”“动动手指,你忍心他被嘲笑吗”,在日常打榜中,这种带有引导性的话术相当常见,在被多次灌输之后,“饭圈”体被“洗脑”也就不足为奇。在最近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晨小晨”盗号引战事件中,自导自演消费抑郁症体,更是典型的宣扬仇恨。很多艺人甚至普通网民,都遭遇过“死全家”“出殡”“点蜡烛”等极端恶毒话语的攻击,这其中,很多黑粉、营销号与所谓“大粉”都充当了不光彩甚至极其恶劣的角。
一直以来,为偶像打榜、刷数据大行其道,其背后除了粉丝的狂热之外,更有“大粉”们的引导和灰产业链的助推。此前,“星缘”App利用粉丝给“爱豆”刷流量的需求,疯狂牟利,不到一年吸金800余万元。更有明星后援会非法挪用资金、“粉头”卷款跑路的新闻也不断被曝光。大量鲜活案例提醒我们,要推动“饭圈”文化健康发展,对背后灰产业的打击不能手软。
此外,艺人们对粉丝的引导也不可忽视。偶像、工作室、“大粉”们需要积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崇拜心理下,偶像的一句话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粉丝们的行动方向。特别是在突发的粉丝体对立事件中,偶
像们更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引导庞大的粉丝体理性、有序。对粉丝自身来说,要想形成健康的粉丝文化,更有赖于每个人提高素养,用理性的行为、礼貌的举止、文明的语言展现一个令人尊重的自己。
“饭圈”体,这个原本小众的亚文化体,早已不再是文化娱乐产业的被动接受者,逐渐发展成为整个娱乐产业中的重要一环。“饭圈”体的发展,意味着文化娱乐
产业的繁荣,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个繁荣演变成野蛮生长。
“饭圈”体的存在,对当下互联网治理、文化治理乃至社会治理提出了共同挑战。“饭圈”文化行稳致远,离不开各方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把规矩立起来,把红线树起来,把言行规范起来。这既要深入了解这一体因势利导,也要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对背后进行操控引导的力量予以沉重打击。唯有双管齐下,才能让这个体迸发出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或许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们才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放心追星。
4、整治“饭圈”乱象恰逢其时
(海报时评)为偶像的电影“锁场”,组合中不同偶像的“唯粉”对峙,影视剧男女主的粉丝撕“番位”,控评、互踩、挂黑、集体人肉、网络恐吓……这两年,即使从不追星的人,也开始了解“饭圈”(“粉丝”圈子)
。让“饭圈”出圈的,正是上述不断上演的各种乱象。
日前,国家网信办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其中一项即是“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消息一出,立即受到外界广泛点赞,可见网友“苦‘饭圈’文化久矣”。更何况,这种文化乱象裹挟的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
半月谈杂志社近日对全国两万多名12岁至18岁中学生开展“青少年追星调查”。结果显示,有42.2%的中学生自小学就开始了追星生活,有52%的中学生追星时间在3年以上。“饭圈”低龄化特点越来越明显,“学生粉”越来越庞大是不争的事实。
朴有天粉丝声明偶像文化本身没错,“粉丝”体本应在榜样力量下互相激励、获取人生前进的动力。但在“粉丝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偶像文化正在异化:公司化运作的偶像资源站或明星后援会,专门制造冲突的职业黑粉、恶意营销号,甚至明星经纪公司和相关平台,通过推波助澜享用着流量狂潮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人手必须20个微博号”“MV打榜单曲循环3小时”“上热评了,速来转赞评”……“大粉”发布任务,“学生粉”执行任务,是基本的操作套路。除了占用精力,更令人担心的是饭圈互撕等行为可能对青少年产生的长远影响。在多次“粉丝”互撕事件中,举报、人肉、网络暴力等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