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彼得与狼》电影观后感
《彼得与狼》电影观后感1
今天是六月一日是我们孩子快乐的日子,今天我快乐的是能跟着妈妈第一次去听交响乐。我走进杭州大剧院我心里十分激动,因为今天我要去听一次童话交响乐。杭州爱乐乐团的叔叔阿姨们送给我们最美的六一节礼物《彼得与狼》的童话交响乐,最有趣的就是能用音乐来表达故事的动物和人物的心情。
现在就让我介绍一下吧:小鸟是用长笛的声音来表达的,因为长笛能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鸭子是用双簧管来表达的,因为鸭子的叫声跟双簧管的声音非常相似,因此表达它的音乐是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由于老爷爷讲话的声音很低,并且说话和走起路来都慢吞吞的,还每天唠唠叨叨的,所以只能用巴松来表达。大灰狼是凶残可恶的,表达它的音乐是用三只圆号吹出来的。如果是猎人开,就得用定声鼓来表达,因为定声鼓可以拉长它的声音,跟开的声音非常相似。
当然忘不了我们的主人公彼得,彼得他是一个活泼勇敢的小朋友,所以我们得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来表达,也就是说要以弦乐来奏出彼得的机智形象。故事非常的精彩,描述了彼得和小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轻快的小提琴的声音中,突然发出了双簧管的声音,我心里想,可能是鸭子来了吧!真得被我猜准了,鸭子从彼得家的门封里钻了进来,在草原的池塘里游来游去,想洗个冷水澡,快活极了。这是双簧管的声音变成了单簧管,我敢肯定猫要来了,猫一进来就和小鸟玩了起来。
世界百大运动员 它们没玩一会儿,就想起了三只圆号的声音,我一看原来是大灰狼张牙舞爪,蹑手蹑脚,突然凶猛扑向了小猫和小鸟,小鸟小猫一看就马上爬到了树上,“唉,太惊险了!”小鸟惊慌地说道。大灰狼看了看小猫和小鸟到了树上,只好下了水去抓鸭子了,鸭子惊慌失措,往四处逃跑,大灰狼追着小鸭子不放,最后小鸭子被大灰狼给活吞到肚子里了。这时彼得拿出一根绳子,套住了大灰狼的头。在这时,定声鼓响起来了,声音是那么的洪亮,我激动的往后一看,太棒了!猎人来了!猎人瞄准了大灰狼准备开,可小彼得却大声喊道:“别开,别开!
你们把他送进动物园吧,我已经把他们抓住了!”幸运的小鸟和小猫到了陆地上,在这时
樱的拼音和组词老爷爷走了出来,竖起大拇指称赞小彼得。不幸运的是小鸭子可怜巴巴的在大灰狼的肚子里嘎嘎的叫着。原来,音乐可以表达出如此美妙的故事,让我知道了音乐是人类最好的语言。今天我度过了最最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彼得与狼》电影观后感2
这首作品创作于1936年,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它透过乐器的演奏和朗诵描述了一个十分生动的童话故事作品。透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不仅仅通俗易懂,而且能够使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和表现力。
信用卡收入证明范本 《彼得与狼》是用交响音乐来讲一个生动的故事,不同的乐器扮演不同的主角,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及课件,我让学生先看乐器图片,然后听乐器的声音,再自己总结出每种乐器所扮演的主角,让学生自己理清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比如: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小鸟----长笛----灵活轻巧等,这一环节设计一改过去"听故事--复述故事"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结合美术学科(乐器的图片、主角的形象),让学生在各种意境中一次次地熟悉各种主角的主题音乐,循序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和作品所表现的资料,为学生后面的表
演做了铺垫。在这个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开发了学生的表演和创造潜能,使学生开心快乐地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简单和愉悦。
《彼得与狼》电影观后感3
音乐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音乐音响的感染力是一种强大的和原始的力量。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欣赏活动中,是人类精神礼貌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也是完成音乐艺术第三度创造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在昨日的一节欣赏课中,我和学生一齐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全曲长27分钟,这么长的一个曲子要在短短四十分课堂中完成,显然是很困难的。所以我根据实际状况,把乐曲根据片断剪辑了几个短小的音乐片断,配上简单的动画形式,让学生始终持续愉悦的情绪,在兴趣激昂的状况下不知不觉的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并掌握乐器的音特点。我采用讲故事的手法,用情境导入,把各环节简单扼要的纳入到故事中去。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的不同人物,重点让学生区分出不同音的特点。透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乐器在节奏、音、旋律、速度
及不同的音区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并能概括出各主角的形态和性格:彼得——性格勇敢、聪明、机智;小鸟——活泼、机灵;鸭子——行动摇摆、反应迟钝;猫——动作灵活、行动敏捷;爷爷——言语唠叨、行动迟缓、做事严谨;狼——性格贪婪、凶残、阴险、恐怖。
在这堂课的教案中我准备了听、说、讲、演、创作等几个环节,但实际课堂中,我没有让学生出来表演一下,也许是时间的关系,我怕时间不够,所以本来设计好的请学生到前面把猫、小鸟、狼、爷爷等主角的表演跳过了,之后想想很是遗憾,其实简单的表演更能增加学生对乐器音的掌握,了解每样乐器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点,这是我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另外还要让学生说一下,假如把表演主角的乐器换其他的乐器来演奏,会有什么效果呢?这能够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进行想象,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拓展学生的思路和创新意识。
王李丹妮演过的电影 《彼得与狼》电影观后感4
《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它透过乐器的演奏和朗诵描述了一个十分生动的童话故事作品。整堂课都在“说故事、听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进行。故事层层深入,学生在不断设疑、不断解疑中兴趣盎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主动地去表现故事,从而到达主动聆
听的效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有层次地安排聆听。整堂课安排三次彼得主题的“凯旋进行曲”的聆听,第一次在课堂的开始,以律动的形式出现,学生仅从音乐本身入手,其聆听是知觉聆听;第二次在了解故事梗概后,让学生带着情绪聆听,引发学生的情感聆听;第三次在领悟了乐曲所表达的真谛后,学生带着对音乐的感悟与共鸣对此进行理智欣赏。
抓住细节、以小见大。如抓住小鸟与鸭子的冲突时,从长笛与双簧管的旋律交织入手,举一反三,让学生理解在音乐表现时的各种手段。鼓励学生在以后的欣赏中,用心发现其中的表现因素。
将情感教育渗进音乐活动中。在讲故事、演故事的活动过程中,带入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观情感因素,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倾向。如在听故事、说故事环节中,教师设疑,学生想像情景,并带着主观情绪体会音乐形象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真善美”。
将交响音乐当成我们的朋友。很多人包括很多音乐教师,总感觉交响乐是“古典的、严肃的”音乐,会有敬而远之的感觉。如果我们就把交响乐当作是游戏音乐、我们身边最平常的
朋友,然后自然而然地把它带进学生的音乐生活中,我想更会引起学生自然的、亲切地感觉,从而把交响音乐留在身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领悟其深刻的好处与唯美的表现力。就像《彼得与狼》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这是交响童话,然后让学生在“玩”中喜爱它,抛砖引玉,也会关注其他优秀的有价值的音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