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er刘逸云基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刘宇昆对《北京折叠》的翻译
在刘宇昆的翻译中,首先可以看出他在词汇选择方面的刻意,他选用一些贴近中国文化、生活情境的词汇来表达原文所表达的意思,这种词汇选择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例如,在书中的一句话“Despite its magnanimous-sounding title,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Trust and Investment Corporation was infamous for its involvement in a variety of illicit enterprises”,刘宇昆将magnanimous(宽宏大量的)翻译为“声势浩大”,而在中文中,这种表达更加贴近人们对某些企业宣传方式的质疑以及对真相的关注,这样做能更好地涵盖原文所想表达的负面含义。
其次,在语词表达方面,刘宇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思想倾向,这正是他个人的主体性。例如,在书中经常出现的“错综复杂”的场景,刘宇昆将其翻译为“璀璨迷离”,一方面表现了这种场景的复杂多变,另一方面也融入了古典美学中“璀璨”的形象,相比之下,这种表达显然更符合中文读者的审美情趣。
此外,在情感表达上,刘宇昆注重将原版小说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准确地传达给中文读者。他将原文中穆茜骏对陈可卿的爱所产生的种种情感折磨与她身处的学术社区之间的紧张关系充分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方式深刻的展现了原文中人物之间情感的微妙变化,同时也为中文读者奉
献了一份充满情感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刘宇昆对《北京折叠》的翻译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翻译家的主体性,他通过在词汇选择、语词表达和情感传达等方面的刻意,为中文读者呈现了一份质量上佳且充满感染力的翻译作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