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心理分析角度看《耻》中卢里教授从本我到超我的飞跃
■肖新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 要:本文将基于电影版《耻》的生动,立足于卢里教授的感情生活,欲从其情感世界的心理变化角度,对其如何实现从本我到超我的跨越窥探一二。关键词:心理分析 《耻》 本我 自我 超我
在南非结束种族主义制度实行重大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库切创作了深切关怀现实的小说《耻》。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人们不可避免地更多的聚焦其后殖民主义的主题。同时,纵观库切本人,其所处文化的复杂性、经历的丰富性、家庭的压迫性等等因素都注定了这样一位文学大家笔下的人物一定不会是扁平的。抛开民族大义与恢弘的时代主题,当我们立足个人,剖析卢里本人的心理时,我们看到不仅仅是黑人与白人相处的不易,更是卢里本人自我救赎、重建自我的心路历程。
一、本我欲望的追求——索拉娅、梅兰妮
影片全长将近两个小时,然而在开场十分钟内,便出现了三次较大尺度的情欲场面,这位卢里教授“感情世
界”的“丰富”可见一斑,其中不止有与其身份严重不符的招妓行为,更有一段年龄差32岁的“师生恋”。不久,他诱奸女学生梅兰尼的性丑闻曝光,昔日备受推崇的文学教授一夕之间成为众人审判的对象。恰巧,影片中卢里在大学主要教授浪漫主义诗歌,特别受到他喜爱的诗人是拜伦,拜伦的诗歌在全片中多次出现。在该段故事情节中,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卢里的性丑闻跟拜伦声名狼藉的私生活存在着共通之处。面对听证会的质问,卢里接受梅兰妮所有的指控,但出乎意料地拒绝了公开忏悔。他说: “我承认有罪,因为我变成了爱欲的奴仆,不能自已。” 这正说明如其研究的拜伦一样,卢里浑身上下散发的是诗人的随性,是对欲望的不加掩饰。所以以招妓的方式,甚至是诱奸的途径来满足内心的空虚便也不出人所料了。卢里承认事实,但坚持认为自己并没有错,
而且并不后悔,向大家展示了跨越年龄、身份、种族的对本我欲望的追求,这在影片一开始,是不被观众所理解,甚至是所唾弃的。二、自我欲望的控制——贝芙由于拒绝公开忏悔,卢里离开城市去投奔在偏远的乡村经营农场的女儿露茜。褪去了大学教授的光环、自视甚高的卢里在这里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闲人,初到农场,对黑人身份的无法适应,对黑人邻居的心存仇视,想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心理上形成了极大反差,之后又遭遇了3个黑人的抢劫,女儿露茜被黑人强暴等事,卢里的内心已伤痕累累,疲惫不堪。而此时其貌不扬、五大三粗的贝芙对动物们的关爱、对不同肤的人一视同仁的行为,让卢里在不平等中看到平等的光芒,感受到爱的希望,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富同情心,越来越宽容。此刻,心灵美占据了上风,卢里一改往日的审美观,被贝芙吸引,再一次陷入爱河。
两人发生关系之后,熟悉的拜伦的“She walks in beauty ”又一次呈现在荧幕上,侧面描写了卢里内心世界的变化、情感世界的充实。这时的卢里内心是有所触动的,他所认为的白人高高在上的观念受到了挑战,民族平等的观念开始萌芽,开始有了恻隐之心,他的心理逐渐改变,开始控制原始的欲望,展现自我。这也是影片的高潮所在。三、超我的解放与实现——孤身一人目睹女儿露茜的复杂经历,卢里领悟到自己当初对梅兰妮的迷恋,对她和她的家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意识到把自己的爱欲强加在梅兰妮身上的不道德性。至此,一直坚持本我声称对自己性丑闻 “一点都不后悔”的他决定登门拜访梅兰妮的家人,并向他们行下跪礼请求原谅,以期能获得救赎。最终卢里决定把自己的余生贡献给动物拯救事业,料理如清理动物粪便、处理动物死尸等杂事,从不屑一顾到奉为终身事业,也并不出人意料了,他似乎在这
里到了晚年的归宿,身无一物又好像怀揣所有,不再受情爱羁绊,超脱自我,解放超我;而女儿露茜遭遇强暴意外疑似李诞出轨
怀孕后决定牺牲自己的身体、土地和尊严,生下孩子,寄托着白人和黑人和平相处的愿望,希望在这里心平气和地呆下去,一切归于平淡却又充满着希望。影片结尾画面定格:一顶遮阳伞、一把旧椅子、一只狗、一个老头,怀抱班卓琴自弹自唱,拜伦的诗歌最后一次被缓缓吟唱。卢里毕生的研究《拜伦在意大利》就是“卢里在开普敦”,两者何其相似!虽然此时的卢里是孤身一人,但这是一个老人情感的救赎、内心的释怀和境界的提升,身体和心理上超我的实现必然不会使其感到孤独!四、结语《双城记》
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一语道破了多少时代的复杂,库切所处时代如此,狄更斯亦然,我们,自然也不例外。通过人近老年的主人公卢里自我救赎的艰难尝试,我们发觉:他以尊严为代价付出了努力,而苦难却依然存在,无法逃避,如影随形,让人感到此种绝望实实在在,这种失望的痛苦,让自我追寻的路漫长依旧。但我们也相信,对于实现超我的卢里,即使路漫漫其修
远兮,其仍将上下而求索!时至今日,纵然前路漫漫,坎坷未知,超越自我,依
然必不可少!参考文献:[1]马风华.电影《耻》的多重主题解读[J ].电影文学,2014(20).[2]潘延.解析《耻》的主题内涵与情节寓意[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1,27(2).作者简介:肖新星(1997-),女,汉族,湖南洪江人,本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