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的大爱-刘月生、王世昌夫妇倾心希望工程的故事
    人物简介:刘月生,1917年5月出生于湖南茶陵,13岁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离休前任原军委工程兵副政治委员。
    王世昌,1924年5月生于河北省顺平县,1941年参加八路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前在原机械工业部工作。
   
    图为刘月生、王世昌夫妇。
    张秀河摄
    “无论为国为民做什么,无论多苦多难多曲折,比起为革命牺牲的战友们,都算不了什么。自己只要活着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情。”这是老将军刘月生夫妇教育子女常说的一段话。
    他们是这样教育子女的,也是实实在在这样做的。刘月生、王世昌这对从战火硝烟中走过来
的革命夫妻,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用无言的大爱,诠释着他们的人生、信仰和追求。
    1987年7月,王世昌回乡参加抗战爆发50周年纪念大会。在家乡,她看到当年被日本鬼子烧毁的母校依然破旧不堪,不禁潸然泪下。从此,让家乡的孩子们到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学的想法深深扎根在63岁的王世昌心中。
    为了家乡的孩子,为圆心中的梦,王世昌在老伴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为筹集建校经费四处奔波忙碌。她到母校白求恩卫生学校老校长殷希彭的儿子殷子烈,帮助“化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殷子烈到三位爱国港商,捐资74.5万元。何梁何利基金会的继承人梁洁华女士捐款58万元人民币。1995年,王世昌用这笔捐助款在河北省顺平县常庄村建立了第一所容纳18个教学班的九年制学校:“梁洁华希望学校”。
    由于资金有限,中学的建设历经四个工期,耗时18年。18年来,对于靠到处“化缘”建学校的刘月生、王世昌夫妇来说,遇到的困难、经历的辛酸、付出的辛劳是可想而知的。女儿刘晓飞说,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妈妈直接上“一线”,父亲因年纪较大,默默地在背后支持母亲,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有一次,在工地上忙碌的王世昌,突然接到电话说老伴心脏病突发住进了医院。她赶回北京,在医院陪了三天三夜。刘月生知道她的心思不在北京,对她说:“忙你的去吧,我这儿没有事了。”王世昌安顿好老伴,当天就回到了工地。
    1997年以后,王世昌用梁洁华女士第二次捐助的50万元,为“梁洁华希望学校”盖了30间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2003年,王世昌用梁洁华女士再次捐助的60万元,建设成具有80间教室、可容纳12个教学班、600多名学生的高中部。今年6月,第二届164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89%的学生考上了大学。
    为了不让上学的孩子们为上学往返十几里山路,2016年8月,已是83岁高龄的王世昌,用梁洁华女士捐助的80万元,建成了占地4亩半、拥有50多间房的三栋学生宿舍。
    刘月生将军的秘书介绍说,从1990年6月向河北顺平县教育基金会捐出第一笔现金1000元开始,两位老人在此后的18年共向学校捐赠30余笔款项,总额20多万元,还对口资助了三名小学生和一名大专生。
    “梁洁华希望学校”的师生们谈起刘月生、王世昌两位老人,感激、感谢、感恩之情溢于言
表。现任校长王浩说,两位老人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重要的是受用不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他们身上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信仰的伟大、信念的力量,更读懂了“共产党员”四个字的深刻内涵。
    今年刚刚考入天津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周华同学激动地说,没有这所学校,别说上大学,可能高中都很难读上。我一定倍加珍惜、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母校,回报刘爷爷和王奶奶。
    回想起建设“梁洁华希望学校”的日日夜夜和所经历的辛酸苦辣,王世昌说:“我没感到苦,因为我是在为自己的乡亲们,为自己家乡的孩子们办有意义的事情啊!”
    《人民日报》(2007-08-27第04版)
张天爱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