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2年《鲁豫有约》访谈了歌手杨钰莹,但整场节目中,鲁豫的采访功力明显不足。本文力图探究鲁豫的访谈缺陷,从文本分析,延伸对比其它采访以及鲁豫自身、时代背景三个不同方位着力挖掘,认为鲁豫的访谈局限性在于:首先,采访立场过于主观;其次,采访风格是顺从式的;并且,鲁豫共情能力不足;最后,鲁豫采访前准备工作不充分。笔者希冀着能够通过此次对典型节目的解读来进一步揭示采访学的重要意义,由此提升对访谈节目的研究,并为中国传媒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鲁豫;访谈;杨钰莹;传播;媒体
2002年8月4日,《鲁豫有约》播出了对杨钰莹的专访。整场访谈编织了一段爱情童话,却始终漂浮于杨钰莹式的浪漫诗化,但却并未深入剖析故事背后的海底冰山。陈鲁豫为什么那么瘦“主持人是谈话节目游戏规则的操控者……领航、导引着话题和谈话者的路线”。但主持人鲁豫在整场节目中始终无法控制采访。
笔者认为问题在于:首先,鲁豫的采访立场过于主观;其次,采访观念是顺从式的;并且,鲁豫共情能力不足;最后,鲁豫采访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鲁豫曾誉为“被美国知名电视台CNN誉为‘中国奥普拉’。”而其品牌节目《鲁豫有约》也曾被 《时代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而被采访对象杨钰莹也曾是一个时代的焦点。因此深度解析鲁豫采访杨钰莹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过往文献中,深入剖析《鲁豫有约》“杨钰莹:轻轻地诉说 爱的代价”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的选题角度有一定的新颖性[1]。
本文力图探究鲁豫的访谈缺陷,从文本分析,延伸对比其它采访以及鲁豫自身、时代背景三个不同方位着力挖掘,希冀着能够通过此次对典型节目的解读来进一步揭示采访学的重要作用,由此提升对访谈节目的研究,并为中国传媒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文本分析
首先,鲁豫采访的立场过于主观,对被采访者杨钰莹抱有“太多的同情,甚至喜欢”,以至模糊了媒体人最基本的客观性。比如节目一开始,鲁豫就抒发了对杨的赞美,而在谈到“金
童玉女”时,杨虽然称其为“兄妹感情”,但里面诸多幸福的小细节都极其暧昧,鲁豫忽略掉了这些散发着恋爱气息的细枝末节,不加以细致分析,反而直接肯定杨的说法,这是唱片公司的营销策略,她和毛宁当时并未恋爱。特别是在接下来的话题里,杨将与赖文峰的过往描绘成纯真初恋,鲁豫始终处于相信的位置,一次又一次地肯定、重复杨的叙述。还有采访中,鲁豫目光中散发出的对杨的由衷喜欢,她多次幸福地笑,却未理性深思杨的种种叙述[2]。
其次,鲁豫的采访风格始终是顺着被采访者的。这种风格的采访使杨能自如地按自己的预期计划进行阐述,在鲁豫的顺水推舟下呈现出杨已然排演过的一面之辞。这也决定了《鲁豫有约》无法使被采访者透露出潜意识层面的真实想法,无法深入到事件的本质与核心,无法阐释深刻的人世见解。由此看来,“鲁豫在控制谈话场面和话题的纵深度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更何况鲁豫面对的是在娱乐圈浮沉多年的杨。鲁豫采访中多使用重复或表示同感的话语来进行引导,在遭遇杨这种“采访经验较丰富的访谈对象,或者采访对象想规避受众感兴趣的话题时,采访就会显得没有力量”[3]。
另外,鲁豫的访谈缺陷还在于共情不足。鲁豫欣赏杨,但这种欣赏是隔着距离遥望的,而非设身处地去理解杨的处境与不易。即使有对杨同情,那也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杨的结果,符合杨所构筑的预期,而杨最真实的灵魂深处被其掩藏了起来。
此外,身为主持人,鲁豫最应该避免的基本错误就是采访前准备工作不足。比如在鲁豫询问杨初遇赖文峰的时间,这样重要的时间点,鲁豫居然都没有提前去进行了解,从而为此打断了流畅的访谈进程,在杨面前更显得底气不足。
二、延伸比较
调研了《鲁豫有约》的其他作品后,笔者发现,鲁豫的采访缺陷在其它节目中也同样存在。先入为主地对采访对象下判断,不够客观这一点在鲁豫对璩美凤的采访中显露无遗。一般情况下,鲁豫的主持风格是顺着嘉宾的,爱说“我也是”“我也一样”,一味沉浸于琐碎的鸡毛蒜皮。鲁豫缺乏共情的表现,包括采访留守儿童时,鲁豫问孩子们平时都吃什么,小孩子说青菜什么的。鲁豫又问:“吃肉吗?”小孩子回答:“不经常吃。”鲁豫问:“为什么?肉不好吃吗?”还有在对柯云路、张贤亮的采访中,因为鲁豫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没有协调处理好所访谈对象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阻碍”,而造成谈论话题无法深入。
将《鲁豫有约》与中国访谈节目开山之作《实话实说》作对比,会发现鲁豫与崔永元在访谈操控能力方面的差距。相比于鲁豫若隐若现的存在感,“我们说崔永元是一个成功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多半归因于他运用语言主宰现场的娴熟技巧”,显然顺着嘉宾的鲁豫并不具备这
方面的操控力[4]。
将《鲁豫有约》与《杨澜访谈录》作对比,两档节目都属于端庄温婉女性主持的访谈类节目,但《杨澜访谈录》的话题深度明显强于《鲁豫有约》,主要在于杨的准备工作更加充足,而且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被访者进行对话。
“主持人鲁豫的偶像是美国的黑人主持奥普拉(Ophra)”《鲁豫有约》与《奥普拉脱口秀》同为访谈节目,但在深度方面相距甚远。鲁豫的主持基本都被动顺着嘉宾,把交谈的大部分空间都留给了嘉宾去“说出你的故事”,整个节目因而弥漫着廉价心灵鸡汤的味道。奥普拉的采访则“不仅能够控制话题的发展方向,还能起到推动话题层层深入、激发嘉宾表达欲望和活跃现场气氛的作用。”
三、主体时代
想要探明鲁的访谈缺陷,还得从鲁的成长经历谈起。鲁豫从小就表现得温顺乖巧,喜欢顺着别人,她曾坦言道:“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彻底改掉被动的性格。”这种被动、顺从也延伸到了《鲁豫有约》中,延伸到了对杨的采访中,“陈鲁豫在采访中扮演的是一个倾听者的
角。单手托腮,目不转睛,脸上的表情随着嘉宾一颦一笑在悄悄改变”。鲁豫缺乏共情心理一直都有所体现,比如恋爱时“那天我刚刚跟男朋友闹完别扭,他哄了又哄,我还是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心欲绝。”鲁豫采访准备不充分,与鲁豫的性格、工作态度有关。鲁豫在自传中承认,“我私底下是个散散漫漫、不拘小节的人”,“我很少设计自己的未来”[5]。
鲁豫采访杨时顺从的采访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和谐观有关。从小在北京长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的鲁豫自然会在采访中营造融洽的气氛,因而会顺着杨进行访谈。从当时的时代氛围来说,“由于中国的政治环境和电视审查制度,中国的谈话节目无法接受露骨的、过分刺激的内容”,因而鲁豫所做的访谈无法深入到光鲜身后的残缺。对于鲁豫采访杨,点到为止,不去深入,确实是时代环境下相当安全的做法。
结语:
综上,以鲁豫采访杨钰莹之内的细节、整体审视,之外的延伸比较分析及鲁豫人世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三个不同维度的坐标系为基准,本文得出结论:鲁豫采访杨钰莹的局限在于:首先,采访立场过于主观;其次,采访观念是顺从式的;并且,鲁豫共情能力不足;最后,鲁豫采访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基于此次探究,分析在采访中,理智和感性之间把握几
分才恰到好处?客观质疑与亲切倾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深思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凌燕.可见与不可见: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2.
[2]Abt V, Mustazza L. Coming after Oprah: Cultural fallout in the age of the TV talk show[M]. Popular Press, 1997.
[3]陈鲁豫.心相约[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7.
[4]江山.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与《鲁豫有约》的对比研究[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8:47-49.
[5]Haag L L. Oprah Winfrey: The construction of intimacy in the talk show setting[J]. T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1993, 26(4): 115-122.
作者简介:
郑世琳,(1995-),首都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影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