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兴奋地跟好莱坞说,I’m Jackie Chan”,台湾歌手黄舒骏在《改变1995》中,曾如此将成龙的自豪与兴奋写进了歌词,而这位曾用名陈港生的成龙,无疑已经实现了最初经纪人陈自强为他起艺名“成龙”的心愿,并成为了当下知名度最广的华人动作明星。
少年港生——FROM《大小黄天霸》TO《精武门》
一直以来,我拍的电影没有哲学,我也没有读过书,我只知道拍电影。有很多人拍电影他们会讲许多哲学,我没有。你问我为什么要拍这个镜头,我只知道我要拍这个镜头。这么多年来,我从一个很小、默默无闻的童星到小武行,到中武行,到副武术指导,又做了武术指导,一直我就只知道我的电影牌号。—成龙回忆早期电影生涯
少年成龙与他的兄弟们 | 《秦香莲》 | 《少林门》 | 舞台时期的元楼 | 《金瓶双艳》 |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也是从战后的萧条不断恢复的香港,不少人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这时期的香港电影,一度涌现了电影与粤剧/粤曲联姻的热潮,这在无形中促使了戏曲学校在香港的兴起,何况武打动作片在战后的香港随着《黄飞鸿》系列的卖座而成为了主流。
生于普通家庭的成龙,小时候便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而在1961年时因为父亲的工作缘故,被父亲送进了于占元开办的中国戏剧学院,并被取名元楼,学习舞台化妆、舞台表演技巧(包括逗、唱、打等)等,为平时的不断登台表演做准备—“七小福”便是缘起于于占元师傅在一次京剧表演时,选了元龙(洪金宝)、元楼(成龙)、元彪等七人表演而取得很大成功,于是组成了“七小福”,但实际上人数不一。
而在进入中国戏剧学院的第二年,因为这类京剧学校时常为当时流行的武打电影表演,成龙也就有了一次出镜的机会,即《大小黄天霸》,随后还陆续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等戏曲电影里客串,但始终影响力不大。
由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可以说是成龙电影生涯的一次转折点。当时的成龙已经出师并进入电影圈做一些龙虎武师的工作(龙虎武师在六十年代时的关注度越来越大),尽管
他经常都是很卖力工作,但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直至大师兄洪金宝因为与嘉禾签了提供特技人的合约,而来成龙参与《精武门》的特技工作,并客串了一场被李小龙一脚踢飞数米远的英语六级作文范文“坏蛋”,而受到洪金宝、罗维(导演)、李小龙等人的赞赏肯定,才为他的电影生涯翻开了新的一页……
年份 | 1962 | 1963 | 1963 | 1972 |
片名 | 《大小黄天霸》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秦香莲》 | 《精武门》 |
拙劣模仿—FROM《广东小老虎》TO《飞渡卷云山》
《飞渡卷云山》 | 《新精武门》 | 《精武门》 |
实际上,在参与制作《精武门》之前,成龙还以男主角的身份主演了电影作品《广东小老虎》,只是这部影片因为各种缘故没有完成(数年后则由另一位演员补拍完成、上映);随后他又出演了多部作品,包括《顶天立地》、《女警察》等,甚至是在李翰祥导演的古装情片《金瓶双艳》中,成龙还出演了郓哥这个角。
李小龙在1973年的突然过世,一方面是促进了李小龙神话的完成,另一方面则无疑是香港电影,尤其是动作片的一大损失。而对于电影片商来说,到一位李小龙的“替身”则是不少人努力的目标,于是,不管形象或神韵是否类似李小龙,一时之间涌现出不少的“X小龙”或者“X龙”,而当时已经前往澳洲打工的成龙被陈自强了回来,并因为陈自强的一句“成龙如何呀?表示已经是一条龙了”(参见成龙的自传)而起艺名“成龙”,作品也便是《新精武门》。
《精武门》是李小龙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而《新精武门》则可以说是李小龙版《精武门》的翻拍之作,还来了《精武门》的女主角苗可秀担任女一号,但毕竟《精武门》已经深入人心,拙劣的模仿并不能取得如期的成功,“成龙”也止于美好的意愿。
而这时期罗维还担任幕后推出了多部由成龙主演的动作武打片,包括《少林门》、《少林
木人巷》、《剑花烟雨江南》、《飞渡卷云山》、《风雨双流星》等。其中,《少林门》、《少林木人巷》是当时流行的少林神话题材故事片的跟风之作(当时张彻导演的一系列取材于少林传说的作品很受欢迎),也被张彻导演以满不在乎的口吻说“罗维导演他(即成龙)的影片,我一部都未看过。有什么可在意的?”。而《剑花烟雨江南》、《飞渡卷云山》、《风雨双流星》则是异军突起的楚原导演、狄龙主演的一系列古龙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的模仿之作。
李小龙的推手罗维,试图以类似的方式成就成龙,但罗维忽视了真正的李小龙始终只有他一个,而成龙的天赋与特长也并不与李小龙一致,再加上电影流行文化已经逐渐变迁,都使得成龙的拙劣模仿流于表面化。这大概也让成龙明白到,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才能成长为一条“真正的龙”。
年份 | 片名 | 香港票房 |
1971年 | 《广东小老虎》 | |
1974年 | 《金瓶双艳》 | 184.2 |
1975年 | 《花飞满城春》 | 106.2 |
1976年 | 《新精武门》 | 45.6 |
1976年 | 《少林门》 | 79.7 |
1976年 | 《少林木人巷》 | 47.6 |
1976年 | 《风雨双流星》 | |
1977年 | 《剑花烟雨江南》 | 29.2 |
1977年 | 《飞渡卷云山》 | 77.5 |
龙行天下—FROM《蛇形刁手》TO《玻璃樽》
在猫爪功的表演上,我用跳来跳去的方式,不时还会发出哈哈哈哈的叫声,其实这在正统的武学功夫上是没有的。但是我们根据一些翻筋头和体操动作所发明出来的这个招式,让整个表演看起来非常的棒,许多的打斗场面也不会输给李小龙任何一部电影—而且在视觉上的效果是独特的,空前的。—成龙谈《蛇形刁手》
《A计划》 | 《醉拳2》 | 《笑拳怪招》 |
《杀手壕》 | 《龙兄虎弟》 | 《蛇形刁手》 | 《醉拳》 |
从模仿李小龙民族英雄式的《新精武门》,到跟风少林功夫的《少林木人巷》,再到改编古龙小说的《剑花烟雨江南》等,成龙未能取得如期的成功,倒是这时期独立制片兴起,成龙被借出主演了吴思远监制、袁和平导演的《蛇形刁手》与《醉拳》,使得一个全新的功夫小子形象被树立了起来,并开启了成龙的“龙行天下”之路……
七十年代的香港,已经逐渐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香港电影不但是邵氏与嘉禾相抗衡,且以许冠文三兄弟为代表的喜剧片风靡一时,另外独立制片也潮流暗涌。
砂锅豆腐的做法 与此同时,龙虎武师担任导演拍摄影片也成为了一个潮流,特别是刘家良已经以《神打》、《少林三十六房》等成名,洪金宝也执导了《赞先生与钱华》等作品,袁和平跃跃欲试,通过吴思远、陈自强等邀请成龙主演了《蛇形刁手》、《醉拳》这两部与众不同的喜剧类功夫片,这对于当时已经借着《廉政风暴》等走上独立制片之路的吴思远来说,无妨一试,毕竟无论是功夫还是喜剧都是当时的主流。其中,《醉拳》的影响力无疑又胜过了《蛇形刁手》。
四十年代末出现的《黄飞鸿》在香港影坛掀起了一股“黄飞鸿”潮,到七十年代末时不但有关德兴式的德高望重的黄飞鸿形象,也有谷峰之类的带有反思彩,但真正带来颠覆性的
是成龙主演的黄飞鸿形象—一个独特的、自我的形象。《醉拳》的故事线索还是黄飞鸿苦练醉拳、打败敌人的过程,类似于不少的当时功夫片,但是其创新之处就在于他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关德兴所扮演的黄飞鸿的仁义礼让的形象,而是一个顽皮活泼、嬉皮笑脸、惹事生非、不敬师长的功夫小子的形象面世,从影片开始的他像个孩子一般不时在老师背后戏弄,到中间的调戏女孩子(还不知道是表妹)和戏弄到他家寻仇的小子,再到不愿意认真跟随师父练武的顽童……成龙所扮演的黄飞鸿虽然还是心存仁义,但是他的行为已经完全颠覆了关德兴式的道德的自我约束,成为一个非常自我的形象—而这,正契合了香港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叛逆心理、自我意识的浓厚增强等。更何况,早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中就出现了征服电视剧“弑父”、“寻失落的父亲”等主题的影片,而随着战后出生一代人的成长及本土经济、本土意识的加强,那时候也还没有对于九七回归问题的焦虑,港人的自我意识已经远远超于六十年代时期,港人所需要的黄飞鸿,也不再是一个成天生活在仁义道德中的黄飞鸿,而是一个年轻的、随机应变能力强的、现实的黄飞鸿……
影评人张建德赞许了成龙的突破,“演员创造了一种介于超能力者和邻家男孩之间的角类型,他们通常喜欢恶作剧同时又非常感性。这两部电影通过成龙(淘气小子)和共同主角的袁小田(虐待狂的善喝酒的师傅)形成了双联组合,后者在两部片子中都是成龙的功
夫小子的师傅”。
《醉拳》的出现,因为其一方面颠覆了传统的功夫武侠片的叙事、人物模式(其结构模式为往后这类影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是港人自我意识张扬的体现[如李绰桃所说,功夫喜剧的“主角(如七九年《无名小卒》的刘家荣)已从过去武侠片的超现实层面拉回人间,是终日要为生存挣扎的小人物,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已被抛到九霄云外,而以功利主义挂帅”],也标志着功夫喜剧正式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亚类型,也标志着香港电影从此逐步过渡到八十年代的黄金时代。
成龙自己,则从一个拍摄别人作品的演员,变成了一位有自己的创作思路、想法、风格的“创作者”,1979年时他便自编自导自演了《笑拳怪招》,虽然还是有功夫喜剧的影子,但毕竟迈出了导演的第一步;随后不久的《龙少爷》,则已经是有意识地以运动的方式表现动作打斗,甚至展示了一些别人不敢或者不愿意去做的动作戏,踏上了电影界的“拼命三郎”之路。
英雄是男人心底的一个梦。即使是在成龙主演的功夫喜剧里,他扮演的主人公如何通过锻炼自己的能力、打败对手,依然是贯穿在影片里的剧情模式。
而在一次访谈中,成龙也提到自己在《蛇形刁手》热映后不久,看到小孩子在对着他打那种“蛇形刁手”,意识到电影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孩子带来深刻的影响,于是,他也有意识地在往后的作品中突出了古道热肠、侠义忠胆的英雄行为与形象,尤其体现于他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自编自导自演的数部作品里,如《A计划》系列、《警察故事》系列等。
相比于《醉拳》等影片的淡化时代背景的功夫喜剧,成龙的《A计划》很显然是一部有意识的以香港开埠不久为背景的“历史”片,成龙扮演影片中的义胆忠肝、临危不惧的水警马如龙,甚至上演了一场有如《林海雪原》般的直捣黄龙的好戏。而影片在戏剧化的剧情安排(如成龙、洪金宝及元彪这三人的关系、成龙进入海盗老窝后的惊险经历)中,穿插了非常精彩的动作表演,特别是成龙骑着自行车摆脱一大海盗的戏,在狭长而左弯右拐的胡同里,他不断借助于小事物来击败对手,如那一根竹竿、那几扇窗户,还有梯子等。影片《A计划》中还有一场动作戏是成龙为了摆脱海盗们的追逐,从高楼顶上钻出,以防掉下去,只能是手抓住裸露在外面的大钟的指针而苦苦挣扎—这场戏也向卓别林的经典场景之一致敬,成龙的喜剧风格被不少影评人拿来与卓别林相提并论。
《A计划》中成龙扮演的水警马如龙的形象,还一改过往香港电影中的灰警察的形象。
警察形象虽然不是到成龙时才出现,但因为在六七十年代的现实香港中警察常常是与贪污之类联系在一起,而电影作品偶有警察形象,如《边缘人》、《点指兵兵》等,即使不能说是正面、良好的正义英雄形象,也算是充满着灰彩。而成龙在《A计划》中,他扮演的水警马如龙,则是一位邓文迪是谁“威武不能屈”的嫉恶如仇的正面英雄,再加上他所穿的制服,从形象上也给人一种很干净、很正面的感觉。而在《A计划续集》中还有一段是马如龙与吕良伟、关之琳扮演的革命党人的对话,即吕良伟邀请他加入革命党时,马如龙说,“我不能参加……我很佩服你们,你们才是做大事的人……我也明白打倒满清政府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抛头颅,洒热血,可我不敢叫人家这么说,因为我不知道叫这么多人打生打死之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所以我很喜欢当警察,因为我觉得每一条生命都很重要,我要保障每一个人都安居乐业……因为有这些人存在,我更要留在这里”。成龙的这番话,可以说是道出了当时港人对于香港警察的一种理想化的形象,也在无形中一洗过往香港电影里的灰警察形象,让其“漂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