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案
一、 教案背景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
二、 教学课题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 能力目标: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及用词的准确。 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情感升华: 了解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样子,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信息素养目标:通过百度,搜索一些关于爬山虎生长的资料。 教学重点: 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及特点。 教学难点: 难点是体会爬山虎的脚怎么爬及脚与叶的关系 |
三、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通过连续仔细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怎样爬的秘密。文中不仅讲了爬山虎“脚”的颜和样子,以及怎样“爬”等知识,还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这种藤本植物特有的生活习性。 课文先讲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然后介绍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最后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课文的重点是讲爬山虎脚的特点。文中用三个自然段讲了三层意思:先讲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再讲它怎样在墙上爬,最后讲它必须“触着墙”才能生存。 选编本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仔细观察植物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二是配合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懂得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而且要知道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细致有顺序地去观察某种事物。这个重难点要突破,让学生充分了解,用讲授法或其它教学方法来完成可能难度会很高,而且时间也会很长,唯有选定直观性的图片观察法和动画演示法。在本课教学时,我充分运用了百度收索,收索了爬山虎刚长出的叶子、长大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图片及动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生动再现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亲身感受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
四、 教学方法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采用老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方式从文中出爬山虎脚的特点。接着默读爬山虎向上爬的段落,边读边思考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在学生精读课文后,我让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拿起笔采用连环画的形式画一画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反复的读、讲、演、说之后再让学生背诵重要的段落,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看着板书提示,很多学生当堂就能够背下来了。和孩子们一起表演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最后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 出示爬山虎图片。 【百度图片】baike.baidu/albums/6972/6972/0/0.html#0$d4628535e5dde711e99c6657a7efce1b9c1661c0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效果:成功地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学习新课上。) 引入: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出示词语。 生:认读词语。 师:请同学们回忆:课文主要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二、 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两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师:同学们,这两位同学读得怎样?你能读得比他们更好吗?(继续指名) 2、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课文描写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这两部分。(板书:叶子、脚) 3、 师:我们来看一看爬山虎刚长出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百度搜索】爬山虎的刚长出的叶子的图片 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7%88%AC%E5%B1%B1%E8%99%8E%E7%9A%84%E5%9B%BE%E7%89%87&ie=utf-8&in=30702&cl=2&lm=-1&st=-1&pn=98&rn=1&di=216165913700&ln=1995&fr=&fm=result&fmq=1358736617911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98&-1&di216165913700&objURLhttp%3A%2F%2Fpic20.nipic%2F20120329%2F5129508_100920419000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8AzdH3F99AzdH3Fclnn8mbh8duuwc89_z%26e3Bip4s&W1024&H768&T8241&S140&TPjpg 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7%88%AC%E5%B1%B1%E8%99%8E%E7%9A%84%E5%9B%BE%E7%89%87&ie=utf-8&in=30702&cl=2&lm=-1&st=-1&pn=98&rn=1&di=216165913700&ln=1995&fr=&fm=result&fmq=1358736617911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20&-1&di115707812100&objURLhttp%3A%2F%2Fpic6.nipic%2F20100312%2F4340237_141518006695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8AzdH3F99AzdH3Fw0a98989l901wj1d_z%26e3Bip4s&W1024&H768&T8212&S368&TPjpg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怎么写的呢,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4、 师:书上说爬山虎长大的叶子怎样?【百度搜索】爬山虎的长大的叶子的图片 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7%88%AC%E5%B1%B1%E8%99%8E%E7%9A%84%E5%9B%BE%E7%89%87&ie=utf-8&in=30702&cl=2&lm=-1&st=-1&pn=98&rn=1&di=216165913700&ln=1995&fr=&fm=result&fmq=1358736617911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04&-1&di31587934950&objURLhttp%3A%2F%2Fpic20.nipic%2F20120427%2F8781727_150051244139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8AzdH3F90AzdH3Fmalcbbchklladck1_z%26e3Bip4s&W1024&H690&T8263&S366&TPjpg (新鲜)新鲜这个词我们常用来形容什么?同学们能不能试着造句看看?(学生造句)课文里用这个词形容颜绿,你觉得怎么样?这是在告诉我们叶子的什么? 师:还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板书:叶尖朝下、铺得均匀) 5、(出示) (1)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一阵风吹来,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这两句话哪句好,为什么?(“拂过”和“吹来”进行比较指导,) 师:作者用词很准确,写出了静态的美,进而写出了动态的美,下面同学们听老师读这段话,谁能读得比老师还好。 (二)、学习(3、4、5)段 1、师:这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了爬山虎的样子,谁能来说说。(非常细、像蜗牛的触角)这都是你们观察到的,现在咱们来观察它脚的样子 【百度搜索】爬山虎的脚的图片 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7%88%AC%E5%B1%B1%E8%99%8E%E7%9A%84%E5%9B%BE%E7%89%87&ie=utf-8&in=30702&cl=2&lm=-1&st=-1&pn=98&rn=1&di=216165913700&ln=1995&fr=&fm=result&fmq=1358736617911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64&-1&di25905630750&objURLhttp%3A%2F%2Fpic7.nipic%2F20100524%2F4886860_142642926307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8AzdH3F99AzdH3Fbacccujublu1ada0_z%26e3Bip4s&W1024&H768&T8234&S268&TPjpg 你们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上,形状是怎样的,看一段文字。(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也是嫩红的。) 师:请大家看这段话如果这样写你们看好吗?请你们轻声地把这两段读一读,比较一下,体会一下“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伸出细丝,也是嫩红的。”(学生讨论) 2、汇报发言。 3、师:大家看作者不仅观察的非常仔细,而且写得很具体、准确、生动对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作者的这段话。(学生齐读) 4、师:爬山虎的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会爬墙。(板书:爬墙)谁愿意读一读,看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指名读) 6、师:现在老师让大家观察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注意它在向上爬的过程中脚有什么变化。【百度搜索】爬山虎的脚的图片 image.baidu/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5%C0%C9%BD%BB%A2%B5%C4%BD%C5&in=27938&cl=2&lm=-1&st=-1&pn=4&rn=1&di=68299340715&ln=896&fr=&fm=index&fmq=1330656317984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4&-1&di68299340715&objURLhttp%3A%2F%2Fupload.ourgame%2Fbbs%2Fupfile%2F2008%2F6%2F11%2F2008061115270785860500008.jpg&fromURLhttp%3A%2F%2Fwww1.tianyaclub%2Fblogger%2Fpost_show.asp%3Fidwriter%3D0%26key%3D0%26blogid%3D1053041%26postid%3D15247056&W640&H480&T9470&S136&TPjpg 师:谁观察到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爬山虎触着墙的脚变成了小圆片,那小圆片把它的茎拉了一把。) 师:它的细丝刚一触到墙的时候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小圆片了。) 师:它变成小圆片对它的脚向上爬起什么作用?(它会巴住墙,不容易掉下去。) 师:在墙上巴的怎么样?(牢固) 师:大家再看,当它的细丝触到墙的时候,它细丝的头上就变成了什么?(再演示一遍课件) 师:还有什么变化?(爬山虎的脚原先是直的,后来变弯曲了。) 师:它的脚由直变弯,它的茎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看视频)【百度视频】 v.ku6/show/zV0VEU7xq2nb9SjO.html 师:它的茎被它的脚拉了一把,长了一块,爬山虎就是这样往上爬的,大家仔细想想,请你再次思考,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一边说一边画出爬山虎是怎么向上一脚一脚爬的。(全班同学讨论) 7、指名同学到黑板前边画边说。(老师的指导) 袁莉的老公8、师:作者通过连续不断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原因,好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段话用笔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来。(触、变、弯、拉、贴) 9、师:同学们说的很准确,那谁能看着老师的屏幕说说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同时用上这几个词,它做哪个动作,你说哪个动作。 师:好,大家把你手中的练习纸拿出来,你看看,老师都让你们填的是什么词?(动词)“爬山虎的脚触到墙……使它紧贴在墙上。”教师指名读,要求:动词要读得重一些。 师:大家看,如果老师把这个“触”字换成“贴”,你们看好吗? 生:“触”字表示刚碰到墙,而“贴”是碰到很久了。 师:“触”字触到墙就变成小圆片了,说明速度快,“触”换成“贴”不行,那“巴”换成“贴”好吗? 生:“巴”是特别有力,而“贴”没有力气。 师:作者在写这段话的时候用词很准确,我们一起再把这句话换成比喻句的形式来说一说。 (三)学习(6)段 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脚一个有趣的特点,谁来读最后一段。(指名) 师:这段介绍它的什么特点? 师:从哪个词看出牢固?(休想) 师: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各抒己见) 三、归纳写作方法 1、 学生总结 2、 教师总结 (观察仔细,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按顺序,具体描写) 四、观察植物并练习写作。 附板书设计: 6、爬山虎的脚 叶 脚板书设计: 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 特点 样子:像……像……(细丝) 虎 颜:嫩红(灰) 的 脚 爬 触→巴→拉、贴(牢固) |
六、 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是阅读本课的难点。 结合本课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讲的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效果。 首先,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提问:关于爬山虎的脚,你们想知道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讲爬山虎叶子的这段,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读中去领悟叶子的美,通过朗读把叶子的美读出来。 其次,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采用老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方式从文中出爬山虎脚的特点。接着默读爬山虎向上爬的段落,边读边思考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在学生精读课文后,我让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拿起笔采用连环画的形式画一画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反复的读、讲、演、说之后再让学生背诵重要的段落,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看着板书提示,很多学生当堂就能够背下来了。和孩子们一起表演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最后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再次,边读边渗透写作方法。在讲爬山虎的叶子和脚,以及怎样爬的时候,顺带提及到作者怎样观察植物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写的秘密。这样比平时上作文课时,单独来讲怎样观察植物,怎样写植物要容易多,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本课的不足: 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细致观察还不够,需要引导学生们也要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 通过这一个月的学习,觉得自己在不断的蜕变。尽管现在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但是,我坚信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成长更快。在这里也要感谢亲爱的老师们,你们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给予我力量。 |
八、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苏埠屯小学 姓名:徐鑫鑫 职称: 二级教师 电话:3519292 :xuxin3031@163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苏埠屯小学 262514 2009年7月毕业于泰山学院师范专业,于2011年8月参加工作,被分配到苏埠屯小学,工作至今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