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艺2021年第9期
.)、东方沙枣(
)和尖果沙枣
(.)[1]
。《新疆高等植物检索表》中将沙枣分为2种:尖果沙枣(.)沙枣()属于胡颓子科(Elaeag-naceae )胡颓子属()的灌木或落叶乔木,生长于半干旱、干旱、半荒漠、荒漠地区,是沙漠里的“宝树”。《中国植物志》中将沙枣分为2种1变种,分别是新疆大果沙枣果实营养分析及开发利用
刘巧玲,刘丽燕,盛玮
(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新疆大果沙枣是一种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多功能树种,通过对新疆大果沙枣果实基本营养和主要功能营养成
分进行测定分析,介绍以大果沙枣果实为原料的产品,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新疆大果沙枣果实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关键词:大果沙枣;营养;开发利用
蓬蘽种子从采收到萌发的时长。萌发后幼苗叶片形态与此前报道相符,先长出的真叶为带锯齿的单叶,从第7~8片真叶开始呈现复叶的形态(图1)。3.2营养繁殖
蓬蘽的横走根容易萌生大量枝条,早春及秋季有2个萌生的高峰期,在3~4月或9~10月用横走根的萌生枝分株繁殖,繁殖数量大,充分利用萌生枝分株繁殖,1年内繁殖系数超过30。
4
蓬蘽的育种种质优势
我国悬钩子属种质资源丰富,已发表202种98变种,食用价值高的也有很多,多数是在空心莓组(
)[9]。蓬蘽所在的空心莓组开发潜力大
新疆干果
或已经开发栽培形成产业的物种有掌叶覆盆子(
)[10]、山莓()、牛叠肚(
.)[11]、茅莓(.)、光滑悬钩子(
.)等。蓬蘽与上述物种花期会有差别,不能完全重合,但部分蓬蘽植株开花会晚至5月初,就可与茅莓、光滑悬钩子等的花期重合,并且蓬蘽自花授粉不结实,将其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方便易行。初步实验以茅莓为父本,蓬蘽为母本杂交已结实并收获饱满种子。上述物种染体基数都是7,倍性多数为2x [9],可以选用某些表现优异的物种与蓬蘽培育成异源多倍体,在果实大小、产量、品质等方面取得突破。5结论和讨论
蓬蘽果实食用价值高,且有药用价值,市场对此类新兴水果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其营养繁殖简单高效,有性繁殖种子萌发的问题也已初步解决;种植容易,与现
有成熟的类似水果如桑葚相比病虫害少;较悬钩子属其他种具有植株低矮,易管理、采摘等优势;育种所需种质资源丰富。综上所述,蓬蘽的食用开发利用栽培科学可行,前景广阔。
蓬蘽开发最大的问题是果实不耐储运,货架期短,但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当今农产品冷链冷库体系更加成熟完善、食品加工行业更成熟,具有克服果实不耐储运问题的优势。
目前已形成产业,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德兴覆盆子”的掌叶覆盆子的利用以药用为主,我国南方的食用悬钩子品种及产业存在较大的空白,蓬蘽果实营养价值高、鲜食口感好,株型合适、适应性好、育种材料丰富,有望开发成为我国南方食用悬钩子品种并形成产业。(收稿:2020-11-05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3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01.
[2]沈朝栋,郑晓冬,黄爱军,等.浙江悬钩子属植物的综合研究─—蓬蘽的生物学特性[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5(05):493-499.
[3]桑建忠,顾姻.中国东南部部分悬钩子果实的营养成分[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5(02):22-26.
[4]仲山民,林海萍,王秋森,等.蓬蘽果汁饮料的研制[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8(02):3-5.
[5]陈忠,蔡剑华.蓬蘽根系生长及分布特性[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2(03):44-48.
[6]缪启新,顾婣,孙醉君.优良水保灌木蓬蘽的萌蘖发生规律观察[J].中国水土保持,1993(03):45-46.
[7]闫翠香,丁新泉,宋闪闪,等.悬钩子属植物种子休眠及其解除方法探讨[J].种子,2014,33(03):55-58.
[8]刘欢,熊莉军,沈世峰,等.外源植物激素、冷湿层积和变温处理对悬钩子属光滑高粱泡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J].种子,2018,37(11):30-34.
[9]王小蓉,汤浩茹,段娟,等.中国悬钩子属空心莓组与木莓组28种和变种的核型比较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2008(04):505-515.
[10]闫翠香,丁新泉,邵小明.德兴覆盆子果实发育规律及解剖研究[J].北方园艺,2016(16):41-45.
[11]赵伟伟.蓬蘽悬钩子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成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图1不同生长时长的幼苗5
4〇
2021年第9期现代园艺和大果沙枣(.)[2-3]
。大果沙枣是新疆地区重要的防风固沙树种,其花、果、叶等均有经济价值,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4]。大果沙枣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在维吾尔医学中,沙枣维吾尔药名为吉嘎旦,被应用于食品、药物、造纸、饲料、木材、家具等方面。
1
新疆大果沙枣的生物特征分析新疆大果沙枣(.),落叶乔木,高达8~15m 。当年新生枝条为绿,被银白星状鳞斑,叶、花及果实外表均有不同程度的白鳞片。成年枝条为红,光滑、少刺或基本无刺。叶呈卵形或阔披针形,长4~7cm ,宽约1.5cm ,全缘。花被筒外呈银白,花内部为黄;花被裂
片为三角形,先端伸长,为花被筒长度的1/3左右,具3脉;花盘先端有毛,花柱稍长于雄蕊[5]。
新疆大果沙枣果实较大,果型为卵圆形、长圆形、短圆形,不同地区果实果不同,有红、棕红、棕黄、淡黄、黄白等,果实横径为2.26~3.27cm 、纵径为1.49~1.84cm ,千粒果重约1651~3265g ,一般9月成熟,果实味甜、稍酸和涩;果核窄椭圆形,先端钝,基部尖,果核长度15~21mm ,中径5~6mm ,果核千粒重约265~500g 。
新疆大果沙枣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上游、叶尔羌河及喀什噶尔河流域[4],经调查在新疆地区各个县都有分布,还有一些大果沙枣种植园,其抗性较强,喜光,耐大气干旱,耐高温,耐土壤瘠薄,较耐寒,也较耐盐碱,根系发达,抗风力强,枝叶繁茂,花香宜人,是西北地区防风固沙树种,也是重要的生态树种。2新疆大果沙枣果实营养分析2.1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新疆大果沙枣根据其产地及品种不同,其果实中营养物质含量也不同。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中不同营养成分的测定要求,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大果沙枣果实中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疆大果沙枣果实中总糖含量为41.5%~64.5%;总酸含量为9.53~18.40g/kg ;蛋白质含量为4.26%~8.07%,果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总含量在0.52%~0.68%;维生素C 含量为7.01~13.9mg/100g ,生育酚含量为1.7mg/100g ;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其中K 为171~215mg/kg ,Ca 为384~510mg/kg ,Mg
为361~586mg/kg ,Fe 为46.2~93.0mg/kg ,Zn 为5.0~7.3mg/kg ,Cu 为3.36~4.45mg/kg 。2.2主要功能成分
2.2.1原花青素。原花青素(简称PC )是一类在酸性条件下能够生成花青素的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广泛存在
于植物各器官中,其中低聚原花青素(OPC )是国际上公认的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 的50倍,维生素C 的20倍,且吸收速度更快、吸收率更高[6]。经测定,新疆大果沙枣果肉中原花青素含量平均达到35.32mg/kg ,远高于黑枸杞、蓝莓等。
2.2.2鞣质。鞣质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生物制药中七成以上都含有此类化合物,一般内科用于胃溃疡和腹泻、胃肠道出血等,外科用于局部止血、外伤、烧伤、烫伤等[7]。经测定,新疆大果沙枣果肉中鞣质类化合物含量平均为
3.47mg/g 。
2.2.3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次生代谢的产物,一般以苷类或碳糖基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黄酮类化合物种类丰富,有很多都具有药用价值,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可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有些黄酮类成分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及抗菌的活性,同时有护肝、抗真菌及抗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8]。经测定,新疆大果沙枣果肉中总黄酮含量平均为
3.47mg/g ,远高于蓝莓、黑加仑及沙棘等。
2.2.4总生物碱。生物碱是指自然界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较广,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是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对人有很强的生理作用。生物碱种类很多,约在10000种左右,生物碱中一些种类可用于降血压、抗炎、止痛、镇静、等,特别是近年来用生物碱进行抗癌的研究发展很快。经测定,新疆大果沙枣果肉中总生物碱含量平均为7.43mg/g 。2.2.5粗纤维。粗纤维食物是指粗纤维含量在2g/100g 以上的食物,粗纤维是人体胃肠的清道夫,能促进胃肠消化,且能够对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病起到一定的预防和作用。经测定,新疆大果沙枣果肉中粗纤维含量平均为4.92%。
3新疆大果沙枣的开发利用3.1食用
目前,新疆大果沙枣在新疆地区一般制成干果直接食用,也有将果实碾碎制成沙枣面,做成食醋、酱油等。
3.2饮料
以新疆大果沙枣为原料研制的饮料主要为以下3种:①用酶解浸提法研制纯新疆大果沙枣饮料。②以新疆特林果红枣、杏、葡萄及新疆大果沙枣为原料,研制营养保健型复合果汁饮料。③新疆大果沙枣发酵饮料,主要有果醋、果酒、白酒。3.3果酱
挑选优良无病害新疆大果沙枣果实,清洗后,煮软打成沙枣果泥,配制成果酱进行煮制纯沙枣果酱。以新
5
5〇
现代园艺2021年第9期
(上接第40页)34.37%。同样的药剂处理,不同的用药方式也会影响病情的发展,由表2可知,涂抹的方式不如喷洒的方式效果好;单一药剂施用后复发率较大,2种药或多种药混合施用后的复发率较小。
按病情指数增减值大小及复发率大小,我们选择出了A 7、A 8、A 9的3种处理进入第2轮验证,结果见表
3。结果发现选择的3种药剂都持续保持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都有效降低了病情指数,且复发率也都比较低,其中A 8处理后病情指数降低了36.70%,复发率仅为4.90%,相较对照复发率减少了30.81%,效果最好;其次A 7的效果较好,流胶病病情指数降低了34.65%,复发率为6.14%,相较对照复发率减少了29.57%;A 9病情指数降低了26.43%,复发率为9.86%,相较对照减
个阶段,发现所选药剂都减轻了青脆李流胶病的病情
指数,复发率也较对照低得多,其中松尔膜涂抹的效果最明显,其次春雷霉素+辛菌胺醋酸盐分别稀释1500倍喷施效果较好,喷石硫合剂效果也不错。同样的药剂处理,用药方式也会影响病情的发展,可喷施的药剂用涂抹的方式不如喷施方式的效果好;单一药剂处理不如2种药剂混合防治效果好。因此,通过2年的调查及试验和验证,按青脆李树流胶病病情指数增减值大小及复发率大小,筛选出了2种效果较好的药剂及使用方式,即用松尔膜直接涂抹、春雷霉素+辛菌胺醋酸盐分别稀释1500倍喷施。本项目研究得出,选择合适的药剂及使用方式,能对青脆李流胶病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收稿:2020-08-13
[1]王永维.青脆李栽培管理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99-103.[2]田士林,李莉.不同品种李树流胶病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95-5305.
[3]李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J].柑橘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3,19(5):39-40.
[4]刘琪,何朝晖,黄丹敏,等.李树流腔病病原特性及发病规律研究[J].植物保护,2003,29(1):39-42.
[5]刘琪,林性健,侯瑞曦,等.李树流胶病防治技术研究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2003,32(3):67-69.
[6]李节法,王世平,张才喜.桃树流胶病的发生和防治新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南方果树,2012,41(6):36-40.
表3
药剂验证结果单位:%
处理病情指数病情指数
增减值
复发率复发率增
减值
处理前处理后CK 35.0030.00  5.0035.71A 751.5016.8534.65  6.1429.57A 852.7516.0536.70  4.9030.81A 9
44.29
17.86
26.43
9.86
25.85
少了25.85%。
3
小结
该项目通过一次药剂试验筛选和一次药剂验证2疆大果沙枣、红枣、胡萝卜为原料制成复合果酱,不光保留浓郁的沙枣香味,还有着红豆沙的口感和枣泥的风味。
3.4保键药品
以新疆大果沙枣为主要原料,提取精制成制剂、胶囊等,用于防治糖尿病等。以大果沙枣为原料,加入西洋参、黄芪等中草药,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比组合,研制营养液,不仅能够排毒养颜,还具有补气强身作用。
4
结语
新疆大果沙枣在新疆地区各个县都有分布,也有一些大果沙枣种植园,随着产量不断增加,采后储存、加工利用以及产品的产业化亟待研究。
目前,大果沙枣果实营养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测定和粗提取上,产品开发也主要以果汁、果酱、果酒以及保健药品为主,沙枣的深加工及其综合利用还有待加强。
大果沙枣果实中除了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等多种基本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多
种功能性营养成分,如原花青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抗氧化活性强,无毒且无副作用,鞣质类化合物以及生物碱等具有抗炎、镇静及抗癌作用,现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因此,对大果沙枣果实的功能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及功能成分结构
进行研究,为大果沙枣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食用药用价值。
(收稿:2020-10-16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二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41-42.
[2]米吉提,胡达拜尔地,徐建国.新疆高等植物检索表[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348.
[3]黄俊华,买买提江.新疆胡颓子属植物(Elaeagnus )分类探讨[J].植物研究,2005(7):268-271.
[4]于玮玮,阎国荣.沙枣的资源及研究现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9,16(2):46-49.
[5]王晓荣,魏朔南.沙枣生物学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0(6):47-50.
[6]努尔敦,买尔旦,等.新疆不同区域沙枣中总糖、多糖与鞣质的含量比较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7):971-973.
[7]孙芸,江钰,等.新疆不同产地2种沙枣果实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81-5184.
[8]孙智达,石翠芳,等.沙枣果肉原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及清除OH -能力初探[J].食品工业科技,2006(9):88-91.
[9]罗丽,梁琪,米兰,等.沙枣果的营养及功能特性[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2:307.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B000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资助(KY2020025)。作者简介:刘巧玲(198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引种、繁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5
6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