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反鸡汤”的价值取向反思—以“咪蒙”价值取向偏移为反例
刘宝琦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本文*信网I版
摘要:技术革新带来了自媒体的野蛮生长,个体写作的 勃兴、传统编辑的缺失、互联网对时间、空间以及话语空间的 重构都为“反鸡汤”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温床。这些自媒体“反鸡 汤”强烈的趋利意识和浓厚的媚俗倾向一直以来为人诟病。分 析这个问题时不能仅限于片面的苛责,在这些非理性文本的背 后,体现出的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以"咪蒙”为代表 的自媒体人自身所存在的价值取向偏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消费主义的侵蚀、煽情主义的滥用和女权主义的异化。研究发 现自媒体“反鸡汤”的价值取向偏移,是整个现代社会经济取 向勃兴和审美取向式微的一种体现,也是整体网民媒介素养 较低导致的结果,据此提出了改善现状以提升主流价值观的建 议。
关键词:自媒体 反鸡汤 价值取向
一、研究缘起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 的时代。技术的革新以及用户产生的新需求,使得不同类型 的自媒体不断涌现,他们的价值观藏匿于文本之中,通过互 联网渗入大众的生活。文章选取"咪蒙”为例进行研究,是因 为“咪蒙’’的崛起速度之快以及影响面之广,使之成为近年 来最具有代表性的自媒体之_。咪蒙为马凌于2015年9月1曰注册的,通过输出‘‘反鸡汤”、贩卖焦虑、传播 丧文化以及严重的标题党倾向获得了一篇篇u10w+"(即文 章阅读置超过十万),而这些也一直为人诟病。咪蒙一次次地 突破下限,直至2019年2月,虚构了 <_个出身寒门的状元 之死〉,讲述了一个出身寒门的高考状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拼命奋斗最后却沦落病死的故事,将高学历的标签与低落的 命运曲线拼接,上演了_出悲情戏码,得到了朋友圈的疯狂 转载。但理性分析可以发现这篇反鸡汤猛戳“贫富对立”这 —社会痛点,进而加速了咪蒙的覆灭。截至注销,咪蒙 共发出238篇原创文章,粉丝量达到了 1400万。111咪 蒙的神话也受到了多方效仿,“咪蒙们"和“反咪蒙"都成了 获利手段,各类'‘鸡汤"不断冲击着大众的价值观。"鸡汤”本是指一类带有精神安慰作用、励志作用,能帮助人们对世 界产生较为乐观的认识或者行动指向的文段。而在网络时 代,’’鸡汤”已经不再温暧柔软,技术发展使得每个个体都可以生产自己的"心灵鸡汤",“鸡汤"具备了病毒式扩散的能 力,其价值内涵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点击量、转发量,吸引受 众的关注,从而实现商业变现。这种以咪蒙为代表的,与‘‘鸡 汤"有大致相同的生产方式,却表达出相反意义的文段,就 是"反鸡汤"。“反鸡汤”已经超越了曾经心灵慰藉的角,而是通常以一种反讽的形式,以一种黑幽默的态度观看与 描述世界,时而残忍地揭露现实,时而激励人心,时而传输出 “有毒的"价值观,时而呼唤人性的爱与美好。"这是颓废的 年代,这是预言的年代。我与它
牢牢的绑在一起,沉到最低,最底了。我以我赤裸之身做为人界所可接受最败伦德行的底 线。在我之上,从黑暗到光亮,人欲纵横,相驰骋。在我之 下,除了深渊,还是深渊。”121野蛮生长的自媒体‘'反鸡汤"仿 佛是对〈荒人手记> 中这段话最好的体现,在这个物质高速 发展的年代里,自媒体的创作一次次触破底线,同时,自媒体 为“反鸡汤'’“毒性’'的蔓延提供了空间,但在社会价值观念 混乱的大环境下,对个体的苛责已经失去了意义,“反鸡汤”背后反映的是自媒体人以及整个社会更深层次的一种价值取 向的偏移。
二、文献梳理
(-)“鸡汤”与“反鸡汤”
心灵鸡汤一词最初来自于西方,和天主教的一个重要日 期有关。天主教规定,复活节前的40天期间为大斋。该大斋 开始所遇星期三为四旬斋的开始,即"圣灰星期三、在这_天,信徒们要"节衣缩食'',为了尽善尽美地履行这个规定,有条件的天主教教堂为信徒们准备了鸡蛋汤和素食为主的 份餐,教名是"从善的精神之汤”,俗名叫‘'心灵鸡汤”。而后 美国作家杰克•坎菲尔德借用此名,著作了一系列畅销书〈心 灵鸡汤》(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20 世纪90 年代中 后期,随着〈心灵鸡汤〉系列作品的正式引进翻译出版,“鸡 汤"迅速在国内本土化。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看,鸡汤文是 伴随着社会转型和大众文化的兴起而出现的,改革开放带 来了个体性、消费性的市场文化,而大众文化强调商品性、个 人消费和欲
望化等,是一种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相适应的文 化形态。131从媒介文化批评的视角出发,心灵鸡汤是一种文 化工业产品,它能够精准地捕捉到大众的欲望,进而进行情 感上的抚慰,141这使得心灵鸡汤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情感安慰 剂。可见对于‘‘鸡汤的研究,是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以
系本传樁2〇2〇年第4期(总第188期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DONGMAN CHUANBO特赚荐H i与社会
及消费欲望的勃兴的。
而伴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心灵鸡汤的治愈功能逐 渐失灵,人们开始质疑心灵鸡汤的叙事正当性和功效,网络 空间中出现了很多心灵鸡汤的“对抗文本”。比如解构了文化 积极性的“丧文化” ;151重感性、轻理性的“鸡汤谣言";161以及作为一种感觉结构的“反鸡汤‘’等。文章之所以采用"反 鸡汤"而非‘‘毒鸡汤”的原因在于,‘‘毒鸡汤"所涵盖的意义 具有多元性,但凡传递负面情绪的文本似乎都可以成为"毒 鸡汤”。而“反鸡汤”和"心灵鸡汤"具有_定程度上的相关性,它在形式上和心灵鸡汤相同,但是以一种戏谑或反讽的 方式,对传统的心灵鸡汤进行解构与嘲讽,171所以,其与心 灵鸡汤所传达的精神与价值大相径庭。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 象,虽然单独的"反鸡汤"文本或许不必被当成文学作品来 加以理解和批评,但它们聚集在一起,不但对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进行了消解,181也揭露了现存于网络空间中的一种价值 取向的偏移。
(二)“反鸡汤”与价值取向研究
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价值与价值关系的根本观点,191社 会的和谐发展,是因为有了被大众普遍认可和践行的价值 观,价值意识在人类活动中具有一种取向、导向或定向的作 用。任何既有的价值系统都无一例外地会呈现出某种同一化 的理念,我们通常以“价值取向” _词来指代这一抽象的思 想倾向,l u>l价值取向即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 定行动的价值倾向,与个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相关,个 体的每一具体行为的取向、导向或定向,都是各种具体价值 取向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政治价值、审美价值、道德价值等 等。1111文化环境在塑造个体价值取向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法 兰克福学派最早批判了
媒介文化对大众带来的负面影响,认 为它提供了一种"虚假满足”,使人们在消费大众文化的过程 中,放弃了对现实的反抗,统治阶级从而达到意识形态的控 制。1121李普曼所提出的拟态环境也体现了媒介文化对人们的 认知和行为的巨大影响,作为媒介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 境和客观环境一起决定人们的认知需要、态度、行为表现、情感期待与心理期望等,1131这些因素进一步整合塑造了个体 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种网络文化,"反鸡汤”涉及一种文化价值观,文 化价值观是一种文化所体现的关于生活方式、社会理想、精 神信仰的基本取向,1141文学创作的基本道德标准应是维系 我们的社会、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以及 维系这个发展所需要的所有社会规范、道德秩序和精神理 念,故而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是个体进行文学创作的基 础。针对传统文学的价值取向偏移现象,李艳丰提出了‘'价值迷惘"这一说法,即一种矛盾的价值态度,在面对物的挤 压和物欲膨胀时,个体既表现出对物化现实与消费主义文化 精神的暧昧性认同,同时又因不堪承受过度的物化而流露 出迷惘、焦虑、失落和虚妄的价值立场。1151在众声喧哗的网 络环境下,这种现象体现得更加明显,由于直接受市场的影 响和诱导,很多自媒体人精力专注于如何抓住受众,片面追 求点击率和阅读置,而较少考虑传播的内容和品位,致使这 些"价值观错位、创造力缺位、使命感移位”的"反鸡汤”盛 行。1161文章将通过对自媒体‘‘反鸡汤”文本的梳理,对当代自 媒体人一方面激发人们内心的物欲和爱欲,奉行消费主义至上的观念;一方面又企图抚平社会的焦虑情绪,呼唤人性的 爱与美好的矛盾的价值取向进行反思。
(三)自媒体空间与“反鸡汤”研究
根据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发布的< “Wemedia (自媒体)”研究报告 >,自媒体被定义为个普通个体,经 由数字化科技加持、把他们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接,将他们 个人的真实想法提供、分享,并且可以得到更真实的新闻途 径。"M71如张涛甫所言,_‘如果没有多元、浮躁的社会价值观,没有极度发达的移动互联场景,没有高度市场化的粉丝 经济,没有让咪蒙价值变现的外部环境,咪蒙哪怕有天大的 本事,也只能圈养在传统媒体的围栏里。"自媒体给“反 鸡汤'’的野蛮生长提供了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 先,互联网提供了技术前提,技术赋权使得人人都拥有了麦 克风,每个人都有了生产传播信息内容的能力,与此同时,移动互联技术带来了信息的裂变式传播,传统编辑把关缺位,1191使各种声咅鱼龙混杂。个体独特的感性经验和欲望宣泄成为这些作品的主要来源,于是这些自媒体人在创作中 有意无意地融入了非理性的意识和欲望。其次,互联网重构 了时间,自媒体人对点击率、转发率的强调,使得“反鸡汤" 基本都是简单易懂的,12(11同时读者由于时间碎片而产生的 散点化、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为同样碎片化的'‘反鸡汤”提供 了温床。再次,互联网重构了空间,和微博等社会化媒 体使人们由于相似的价值观念而临时聚集,提供了一个精神 的避难所。在这样的信息茧房中,个体的某些观点会不 断得到强化,进而与文本所传递的价值观进一步产生共鸣。最后,互联网重构了话语空间,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边界 逐渐消弭,个体随心随意地进行个人表达,其中裹挟的价值 观通过自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可能会对大众产生一定的影 响。由此,自媒体给‘'反鸡汤"提供了合适的容器,正是在自 媒体空间中,“反鸡汤”的“毒性”才得以不断蔓延。
综上,文章将自媒体“反鸡汤”文本置于社会语境中之 中,首先分析自媒体'‘反鸡汤”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偏移的现 象特点,进而探寻自媒体自身产生价值取向偏移的影响因 素,希望由此获得对这类文本的较为深入的理解与反思。
三、自媒体“反鸡汤”价值取向偏移的现象特点
当下的自媒体正在经历一个从蛮荒到规范的过程,自媒 体为信息革命作出了贡献,但也伴生了一系列问题。对财、名、利的追求,塑造了一批没有信仰的自媒体人,他们的价值 取向受到了社会负面价值的影响,纵观其批置生产的“反鸡 汤”,会发现它们的内容普遍体现出一些共同的价值取向偏 移的现象。文章对咪蒙的"反鸡汤"进行梳理,主 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_)强烈的趋利意识
由于市场经济影响了社会良知与精神文化,因而人作为 自然人的动物性,如趋利、自私、冷漠等表现得格外充分,而 作为社会人的高层次的一面,如善良、道义、良知等却越发 黯淡。同时,趋利意识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得越发 强烈,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中,定然会受到社会流行趋势的 熏陶。因为竞争激烈、要占领市场、要获取受众青睐,有些自 媒体就不顾游戏规则和公共秩序,理智和趋利意识在现今社 会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少有人以理智来判断自己的价值行为,趋利意识发挥到了极致。趋利意识本无错,从某种意义上
2〇2〇年第4期(总第丨88期)|系禹俜播
说,正是趋利意识调动了人的积极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但 过度趋利会让人沦为金钱的崇拜者而破坏社会规则。
这种过度趋利在咪蒙的‘‘反鸡汤”文本中,主要体现在 标题党、、粗制滥造上。标题党如〈致,我凭什 么要帮你?! >、〈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想的人〉等等,多以_些侮辱性、攻击性的的话语来博人眼球,将'‘眼球经 济"发挥到极致。如",现在求人的都是大爷了 吗";“这时候千言万语都比不上一句”此类文字屡见 不鲜。事实上,在文学作品中,u粗俗之语”自古以来就有之,但是是作为一种修辞现象而存在的,比如 <;李尔王> 中有这 样一句对白‘_……一个生的、顾影g怜的、奴颜婢膝的、涂脂抹粉的混账东西……”,这样的表述是具有一定的文化 功能的,是为了强化某种情绪,具有一定的艺术彩的,但咪 蒙式的“粗□”却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情绪的宣泄。今天的 社会文明压抑了人原始的兽性,咪蒙粗粝的语言是很多人想 说而不能说的话,很容易成为焦虑情绪的宣泄出口。粗制滥 造如咪蒙致力描述日常生活,一贯的风格是以“我有一个朋 友……”、"最近有个人……”这样的话作为开篇,叙述一件发 生在身边的故事,引起作者的反思,而后举例论证,最后输 出价值观。这种方式以标榜真实来与读者达成共情,但内容 经不起推敲,多为虚构,很明显其创作初衷就只是为了消费 大众情绪来获取商业利益。
(二)浓厚的媚俗倾向
趋利意识的进一步深化,就导致了文章浓厚的媚俗倾 向。媚俗被定义为过份迁就迎合受众的行为,对一个人而言 意味着品味不高,而对一个社会而言,则意味着社会体素 质的低下。社会的媚俗是社会人文精神退化的表征,是体 自甘堕落的表征,作为_种民族文化和精神引领的指向,毫无疑问是极其有害的。而个体在面对嘈杂的声音时,往往失 去价值判断能力,片面迎合整体的价值取向。
马凌本人有很深的文学底蕴,写过〈好疼的金圣叹〉等惊艳的作品,其坦言,转型做自媒体作家就是为了获取经济 利益,而写出10w+的要点就是‘‘热点、金钱、性、暴力"。咪蒙善于利用社会热点来挑拨读者情绪,以此来传输某种偏 激的观点,比如"江歌’’事件发生时,咪蒙就写了〈刘鑫江歌 案: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 >,利用正处于高 潮阶段的公众情绪,通过输出自己愤怒的观点,控制粉丝舆 论导向。其次,咪蒙的文章有很浓重的拜物教倾向,总会有 类似于“我一有钱朋友,家里有钱,嫁的老公也有钱"这样 的表述,有意无意地传达着金钱至上的观点。同时,咪蒙式 u反鸡汤”中有很多和‘‘性”相关的内容,它们的标题一般都 直白露骨,甚至不乏低俗,如〈在欧洲,有人把手伸进了我的 裤子…>、〈我们的爱情是睡出来的〉等。咪蒙自诩为女权主 义者,其文章多挑起两性对立,一方面反对男权思维的不合 理性,另一方面对女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讽刺的是,其反 男权的方式却是用女性的身体描写来博眼球。
咪蒙式"反鸡汤"多是一些非理性言论,其突出特点是 情绪化,人类本来就是一种情绪生物,而当代的青年人的焦 虑情绪又一触即发,于是利用情绪是最好的传播手段之一;此外,由于目前大部分用户下沉,
网民素质并不足以可以理 性分析问题的阶段,因此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化文本形成了 一边倒的舆论,构成了社会民意的假象,有碍于大众理性思考。1221这些"反鸡汤”文本体现出这类自媒体趋利意识日益 强烈,为了迎合"眼球经济",获取商业效益,而不惜牺牲 理性和责任,于是,各类低趣味的媚俗现象大行其道,使其 传播的内容失去深刻性和美感。这类“反鸡汤”对现实的揭 露变成了虚构,所有文字都透着趋利与媚俗,但其本意却多 是试图撕开社会阴暗面,让人们尤其是女性走出象牙塔,培 养独立自主积极向上的观念,这其中矛盾的价值取向可见一 斑。
四、自媒体“反鸡汤”价值取向偏移的影响因素
许多学者就传统文学中价值取向偏移的因素进行过探 讨,在社交媒体日益渗透人们生活的现代社会,自媒体价值 取向偏移的影响因素与传统文学有相似也有不同。结合社会 语境,对于‘‘咪蒙式”自媒体生产"反鸡汤”这种非理性的情 绪化文本的特点加以总结,主要是强烈的趋利意识和浓厚 的媚俗倾向,而对其背后所体现的价值取向进行探索,可以 发现一种经济取向的勃兴与审美取向的式微。相比于个体因 素,这更多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所致,经济体制的改革 与国门的开放,使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涌入国门,许多闻所 未闻的东西极大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社会意识文化逐渐 转变,西方文化中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影响人们的意识,从而 导致价值取向的改变,促使这种价值取向偏移的影响因素主 要有:
(一)消费主义的侵蚀
消费主义在二战后发迹于欧美发达国家,鲍曼认为消费 主义"本质上是指寻求刺激(不必然是快乐的刺激,至少不 必然是凭自身能力得来的快乐剌激,它是对刺激的占有,甚 至是希望获得被体验为快乐的新剌激)”。1231西方当代资本 主义社会被称为"消费社会”,美国学者弗•杰姆逊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没有旧式意识形态,只有商品消费,而 商品消费同时就是其自身的意识形态。” |24|20世纪90年代 后,中国进入了消费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 时,人们开始重视物质享乐,1251消费主义也成了或深或浅渗 入社会的_种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消费主义对文化产生了 巨大的冲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中逐渐衍生了一种消费主 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是指基于消费活动而形成的文化实践 和文化形态,在大众传媒的作用下,消费主义文化成为了占支 配地位的主导话语。国外关于消费主义文化的讨论多立足于 批判的角度,认为文化变成商品意味着精神的媚俗化,霍克 海默和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把艺术变成了一种商品类型,抛 弃了原来天真的特征,1261对于利益的追逐已然超越了对文化 的理性的崇拜。
市场经济既改变了社会形态,更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 念,社会形成了以市场为中心的磁场,人们的_切活动都围绕着这个无形而巨大的磁场运转,从而形成了对市场的向心 力。而这种向心力反过来作用于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因而 这种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侵蚀着每个个体,自媒 体人也无法例外,且相较于一般民众,这些网络意见领袖拥 有更大的话语权,所以他们生产出的‘_反鸡汤"更具有"毒 性”。从被动层面讲,当代的自媒体,虽看起来可以根据自己 的想法自由创作,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他们
已经自觉或 不自觉地接受和认同了某些市场需求,并且将这些市场需求 融入到创作中,因此他们的作品也烙上了消费主义的印记。
系禹#播• 2〇2〇年第4期(总第丨88期)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DONGNAIM C H U A M B O特别推荐H i与社会
从主动层面讲,疯狂输出"反鸡汤”的咪蒙们一直以来片面 追求文章的可读性,可读性这一写作技巧问题已然变成了获 取商业利益的手段,对点击量和阅读量的追求使得这些自媒 体人接受甚至主动拥抱消费主义的侵蚀,创作是为了获取注 意力资源进而实现变现,失去了早期进行文学创作的精英取 向。
(二) 煽情主义的滥用
煽情主义的滥用是对消费主义侵蚀最明显的体现。煽情 主义是指使用和呈现旨在引发受众兴趣并使其兴奋的内容。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小报文化的兴起,人们将新闻 煽情主义概念应用于媒体工作者。1271新闻煽情主义已成为_种倍受诟病的新闻倾向,埃默里等人认为,新闻煽情主义是 '‘为追求轰动而追求轰动”的没有灵魂的新闻思潮。1281这种 煽情主义并没有因为纸质媒介的退场而消解,相反,在消费 主义文化的冲击下,自媒体‘‘反鸡汤"已经失去了文学原本的 高雅与理性,进一步遵循了这种煽情主义,爱的激情退化为 性的滥觞,通篇充斥着商品拜物教的气息。这种价值观,是 对20世纪80年代审
美文化精神的共同期待和价值追求的 消解,长此以往,我们奋力塑造的积极向上的网络话语空间 将崩溃瓦解。
很多自媒体不讲究文化内涵和精神品味,而热衷于庸俗 市民气的表达,以此取悦受众,甚至认为对煽情主义的滥用 是对自己正面形象的一种树立手段,比如咪蒙,定位是"新生 活观",即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倡导真实,倡导个体自由,他 们认为自己对爱欲、物欲的露骨表达能够体现自己的真实,通篇的污言秽语能够展示自己的直爽,□无遮拦是他们心中 对个体自由的一种展现。他们以这种方式来塑造在读者心中 的形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从而获取好感。除了这些“反 鸡汤”,咪蒙类的自媒体也会产出一些鼓励人心积极向上的 文章,以此来固化自己的正面形象。但置于"反鸡汤”的语境 中来看,用负面情绪塑造正面形象,不但讽刺,而且体现了自 媒体人对于何为"正面'何为‘’积极”的一种价值取向的偏 移。同时,身体写作、商品拜物教、虚构故事、标题党等也体 现了自媒体人责任心的消解。责任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 标尺,人是有意识的行为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客观存 在,从而改造世界。作为社会人,已经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 个体,而是整个社会这个公共组织的一员,因此他的言行都 需要负社会责任。因此,人的一切行为应该是既有利于自身 又利于整个社会的,而自媒体"反鸡汤”片面迎合受众,追求 经济收益的价值取向并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循环。
(三) 女权主义的异化
除了消费主义和煽情主义外,由于咪蒙的受众主要为女 性青年,因此其具有浓厚的女权主义彩。"女权"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1869年,由列昂•黎希埃提出。1291西方女 权主义源于二十世纪中叶的妇女解放运动,有学者总结了西 方女权主义运动的三次高潮:第一次为了争取妇女政治权 利、受教育权等基本人权;第二次有关性别歧视的起源、性 质及解决方式,出现了自由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和 激进女权主义;第三次由于后现代主义话语理论影响,女权 主义理论更强调女性经验的复杂性及建立女性话语的必要 性。1301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女权"这个词从大众 媒体的神坛走进了舆论场,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很多自媒体就利用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男女对立,言辞激烈 地一味提高女性打压男性,这并不是女权主义的初衷,于是 女权主义被有意无意地误导或者商业利用。近年来伴随着女 权主义的污名化,甚至产生了_个新的名词"中华田园女权 主义”,即指具有中国特的女权主义,脱胎于现在高度网 络化的社会环境,是泛指盲目偏激的女权或女权主义者,她 们追求一切利己的权利,带有相当的贬斥意味。1311
而咪蒙式自媒体不遗余力地强调自己女权主义者的身 份,在鸡汤文中通过塑造男女对立来表达对男权的不满,但同时,一方面输出女性要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又 利用女性的特质来换取权利。在他们的文本中充斥着女性 的“身体写作",指女性作者和少量男性作者从消费主义的 立场来描写身体,主要是为了迎合市场、赚取人气。1321这种“身体写作''并没有反男权的意识倾向,而是_种欲望化的 写作,是一种纯粹肉身的表达,甚至只是博人眼球的一个噱 头。这种中华田园女权主义的非理性创作是与女权主
义长久 以来的努力背道而驰的,也是与普世价值大相径庭的。自媒 体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虽然客观上为女性写作提供了更多的 选择和自由,但消费社会的文化工业也可能将女性的‘'身体 写作”塑造为一种供男性目光消费的形象。
综上,这些为人诟病的“反鸡汤”背后,所体现的除了一 些自媒体片面追求利益丝毫没有下限之外,还有更深处的个 人乃至社会价值取向的偏移。正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逐 渐偏向经济取向,才使自媒体出现了这种价值取向的偏移,自媒体孱弱的主体性提抗不了消费主义的入侵,于是滥用煽 情主义来追求物欲的满足,在一部分类似于“咪蒙"的自媒 体中,还有很浓厚的中华田园女权主义现象。但从他们的文 字中也可以看出理性精神偶尔的回归,正是在这样的迷惘 与矛盾中,这些自媒体虽然试图传输传统鸡汤的真善美精神,但通篇的文字与其输出的价值观却完全是与之背道而驰 的。
五、对自媒休价值取向偏移的反思
"各种内在利益的驱动和外在权力的要求,都可能使媒 介自觉或不自觉地偏离甚至失去理性;理性从来都是一种与 非理性较量的精神价值。”1331在消费欲望的鼓噪之下,理性 失范、伦理失贞、审美失身成为这个时代不可逆转的在场,很 多人都囿于追求物欲与爱欲的怪圈中,甚至能够摒弃人性。“反鸡汤”正是一些自媒体人消解了理性与价值的欲望书 写,他们被消费主义侵蚀的同时,由于手握话语权,他们可 以进一步将这些被侵蚀的思想继续广泛传播,在这个恶性循 环中,非理性的“毒性”疯狂蔓延。但理性偶
尔回光返照,他 们妄想以一种被物欲和爱欲充斥的文本来呼吁人性的爱与美 好,也能让我们看到这些自媒体人的迷惘与纠结。但这种价 值取向偏移的产生与社会价值观息息相关,尼采曾言:“当我们通过无际的虚无时不会迷失吗?”自媒体"反鸡汤"正是 在社会价值取向整体偏移的无尽‘'虚无"中迷失的结果。什 么样的社会产生什么样的精神文化,什么样的精神文化产生 什么样的大众意识,什么样的大众意识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取 向,这是一个相连反应的社会生态链。自媒体出现至今,很多 人是对其持有积极态度的,在传播信息、发扬正能量、民意 探讨等方面,自媒体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也 存在一些被消费主义浸淫的g媒体,很多似是而非的价值观
2020年第4期(总第188期)|系态#播
@
念通过他们的渲染,直接影响了受众,从而对整个社会的价 值取向起到了导向作用,导致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偏移。同时,也正是这种偏移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影响并加深了自媒体对自 己本身价值观念的认可。在社会文化链的恶性循环中,社会 和个人的价值观念都趋于混乱,这也是“反鸡汤”文本产生的 根源。
任何人都无法独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自媒体产生价 值取向偏移,与其对其进行绝对性的批判,不如对整个社会 的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因为可以看到,很多自媒体的文本书 写虽然诉诸利益,但还是时不时有理性的回光返照,这种价 值观念的迷惘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近年来,技术发展降低 了媒体准入门槛,尤其是自媒体人不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由此,其专业性本来就比较低,一旦陷入片面追求利益的旋 涡,就难以守住道德的底线。此外,大众使用媒介的门槛也 在逐渐降低,大部分用户都在下沉,其受教育程度较低,尚未培养起理性、辩证地分析信息的能力,因而很容易受外界 影响。而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涌现出的许多新问题都在 影响着大众的价值观念,如消费主义的“金钱至上'审美观念的‘‘身体艺术”以及一些摒弃传统、道德的行为,当受众 的价值取向产生偏移时,为了迎合受众,无论是公媒体还是 自媒体,价值取向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移。过往 学者已经针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很多策略性研究,但无论从法 律或是社会的层面进行管控,还是依靠自媒体自身媒介专业 主义的提升,亦或是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都是一个长期的 过程。作为大众文化的传播者之_,自媒体一方面属于社会 人,和大众一样难以脱离社会环境的熏陶,但另一方面,作为 传播价值观念的公民媒体,自媒体应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对鱼龙混杂的价值观念要有正确的判断,对自己公开发表的 每一篇言论负责,只有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念,才不至于被趋利意识蒙蔽双眼,沦为消费社会的奴 隶。
[1] 陶凤.咪蒙倒下,贩卖焦虑失灵[N].北京商报,2019-02-22
(004).
[2] 朱天文.荒人手记[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3]张慧瑜.“心灵鸡汤”的文化功效[J].艺术广角,2015 (05): 40-44.
[4】汪凯.从刻奇到戏谑:“反鸡汤”作为一种感觉结构[J].新闻 与传播研究,2017, 24(10) : 32-48+127.
[51意娜.丧文化:一种对现代性的激烈反抗[J].上海文化,2018(12): 41-45+123-125.
[6J祝鹏程.鸡汤变灵药:一种谣言的跨媒介传播[J].民族艺 术,2017(01): 89-97+148.
[7]汪凯.从刻奇到戏谑:"反鸡汤”作为一种感觉结构m.新闻 与传播研究,2017, 24(10) : 32-48+127.
[8]杨文华.网络语言的流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J].深圳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29(05): 60-64.
【9]杨保军.新闻价值观念与新闻价值创造丨J].国际新闻界,2003(03) : 45-50.
【10]杜俊飞.网络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21.
[11】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1991 : 350.
【12]章浩.流行文本中的快感生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
葛兆恩微博
版社,2011: 7.
[13]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6.
[14】贾磊磊.中国电影的文化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3-11- 01(024).
[15]李艳丰.历史“祛魅”与文化反思[D].瞥南大学,2010.
[16】陈定家.网络文学价值观与创造力漫议[N].文艺报,2017_ 02-22(002).
[17] Dan Grillmo.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M].http: //illy/ catalog/wemedia/book/index.csp.
[18] 张涛甫.咪蒙的“带毒”营销[J].青年记者,2017(13): 92.
[19] 李铁锤.自媒体时代传统编辑把关缺位与后真相偏向[J】.中国编辑,2018(12) :24-27.
[20] 邵杨.生活补品,还是精神——“心灵鸡汤”在当代 文化中的流变与扭曲[J].艺术广角,2015(05) : 45-49.
[21] 赵宇佳.自媒体粉丝落的“狂欢”—以“咪蒙现象”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7, 3(14) : 103-104.
[22】刘正荣.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体心理[J1.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3) : 167-168.
[23】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M].郇建立,译.江苏:江 苏人民出版社,2005: 154.
[24] 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9.
[25] 秦志希,刘敏.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丨J】.现代传播,2002 (01) : 42-44.
[26] 马克思•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曹卫 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51.
[27] 尹金凤,胡文昭,刘果.中煽情主义对新闻公 共善的消解与反思⑴.新闻界,2018(09) : 41-47.
[28] 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南希•罗伯茨.美国新 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九版)[M].展江,译.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7.
[29] 杨睡.田园女权:南辕北辙的平权之路[J].检察风云,2019 (05) : 11-13.
[30】杨莉馨.试论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走向[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 (04) : 101-106.
[31]张冠男.中华田园女权词意考—
—网络环境传播中女性 权利的污名化新媒体研究,2018, 4(05): 99-101.
[32】何林军.论当代中国的消费性身体写作[J].城市学刊,2017, 38 (04): 31-37.
[33丨刘利.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
版社,2004: 176.
作者简介:
刘宝琦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黄雪敏】
系态待播• 2〇2〇年第4期(总第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