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竹石图》中的“竹石”说开去
作者:梁彩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1年第10期
作者:梁彩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1年第10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在《竹石图》上题的一首诗,该诗属于咏物诗的范畴,所咏之物为花中四君子的“竹”,该诗首先描述了竹的生长环境,突出其生命力顽强、姿态挺拔、刚劲有力、坚韧果敢的特点,歌颂了竹潇洒乐观、无所畏惧、坚韧不拔的品质与精神,抒发了诗人郑板桥对竹的赞美与敬佩之情,通过采用托物言志的描写手法,借竹来表达自身潇洒豪迈、无所畏惧、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因此在理解这首诗时应当从咏物诗的规律与文体特征进行。
一、岩竹生长图
《竹石》属于七言绝句,篇幅短小,要通过28个字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并有着尺幅万里的效果,就需在立意以及炼字方面有所突破。比如在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即为典型的炼字。其一,“咬”是一个动词,表达出竹的主动性,而竹生长于山石之中本为自然现象,未有主动与被动之说。而诗人用“咬”来刻画竹的形态,明显是拟人手法,通过拟人,使竹
拥有人的行为“咬”,这是竹的主动性由来,其通过“咬”来维持自身的生长与性命,而不是任人摆布与听天由命,借此展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其二,“咬”可凸显出竹本身的力量感,因“咬”本身就是一个有力量的字,可让人直接联想到一些动物惊人的咬合力,而将“咬”与竹根相联系,竹子本身向上生长的模样可得到具体的展示,并较大程度的突出竹刚劲有力的特点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其三,“咬”展现出竹根向下生长的一个动态过程,其与动物捕猎形态一致,比如老虎在进行猎物捕捉的一瞬间,会将牙齿渗入到动物的皮毛之中,进而深入到其内部的骨骼与肌肉[1]。竹根同样如此,其要保持自身的持续生长,就必须不断深入地下以获取足够的养分,这一过程艰难异常,容不得半点懈怠,可凸显出竹刚劲有力以及生命力顽强的特点。一个“咬”让竹仿佛活了过来,有了丰富的内涵。事实上不止如此,诗人还在“咬”字上寄托了自身的主观情感,并将其在竹的身上投射,以此来展示自身刚毅的品性。在理解这个“咬”字时,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其一,换字。比如可用“攀”“抓”来替代“咬”,借此来感受“咬”想要表达的具体效果,并借此分析竹的系列特点;其二,可联系以往学习的文章进行理解,比如《爬山虎的脚》有过这般的论述:“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其中爬山虎的脚可触着墙、巴住墙,缓缓往上攀升,可将“触”“巴”与“咬”进行对比,以
此来凸显出“咬”本身的力量感,借此来理解“竹”的顽强毅力以及艰辛不易;其三,可模仿“咬”的动作或者是通过多媒体来观看关于动物撕咬的视频,因此来感受其中的动态[2]。
“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定”表达出竹目标的坚定性,展示出竹的定力,“青山”即竹进行“定”的具体地点。“不放松”展现出竹的外在形态,其属于“咬”的延伸与补充,凸显“咬”的力量感。此外“不放松”还用于表达竹坚定的意志,这是竹内在品质的外显。实际上,“青山”除了明确地点外,还是该诗的重要意象。诗人为何选择让竹定于青山而非它处呢?在诗人的众多诗词中,“山”有着隐逸的内蕴,因此将竹的生长之地置于青山处,是用来展现诗人对摆脱世俗纷争的愿望与渴望。因此青山除表达竹的生存之地外,还用于表达诗人超脱世俗、隐逸山野的精神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一直代表的就是超凡脱俗的品质与象征。诗人郑板桥的竹亦是如此,其与青山同为诗人超凡脱俗品质的象征。在理解这一段的核心内容时,应不单单局限在教材的范围内,可多利用一些名家文本以及期刊论文来进行解读,比如魏广军《竹子的画法及解析》、杜甫《亚郑公宅同咏竹》等,还可适当结合实际生活来对竹的具体品格进行剖析,进入实地来观察竹子的各种生活习性以及呈现出的具体特征,以此来学习竹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有定力的品质,树立较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学习态度[3]。若是条件允许,还可组织在诗篇中相似的环境下进行竹的种植,放任其不管,不进行浇水与施肥,定期
观看其生长状况,以此来体会其生长过程中的诸多艰难,从而切身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立根原在破岩中”是对根部的细致描写,简单阐述了“立”的环境以及姿态,在此对竹的定力进行了强调。首先,通过一个“立”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竹根灵活化处理,凸显出竹根挺立、挺拔的字条,传达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其次,“原”点出竹本来就在破岩中生长的事实,展示出竹根本身的定力,与首句相呼应;最后,通过“破岩中”显示竹根生长的环境,“破岩”由细碎的石头构成其特点是坚硬、贫瘠。然而竹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无畏的生长,一方面用柔弱的根来“咬”住坚硬异常的石头,“硬”、“弱”间的强烈对比,显示出竹不畏困难、坚强不屈的品质;另一方面在恶劣的“破岩”环境下艰难的生长,“破岩”中含有的养分远不如沃土,且其在沃土中也不用费尽力气地去“咬”,就可获取充足的养分,庆幸的是,竹做到了,即便是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立”的竹态。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可借助教材中的插画以及多媒体视频、图片等来观看与理解“立根原在破岩中”,也可引入对比的方式来凸显竹的高尚品质,比如将破岩中的“竹”与校园中的绿植进行对比,发表各自对于其的看法与理解,以此来理解竹的各种优良品质。
二、竹风博弈图
若是说该诗的前半首讲的是竹根生长的环境,及其在地下的斗争,那么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讲的就是竹在地上环境的各种博弈。其中“磨”“击”代表对竹的各种施暴手段,且从数量与频率来看,是“千”“万”,这表明竹一直在忍受着磨难,还凸显出各方“施暴者”欲将竹除之而后快的恶毒,但是竹却历经磨难而依然“坚劲”,表明竹可折不可曲的特点,“还”的应用代表诗人对竹的赞美以及敬佩之情。“东南西北风”代指各种状况下的恶劣环境,因而竹需经历凌冽的寒风、彻骨的雨水以及各种季节的变换,但是竹依旧没有放弃生存的机会,其与李清照笔下海棠“雨疏风骤”而表现的“绿肥红瘦”,孟浩然笔下春花在“夜来风雨声”下凋零有着本质的不同,其更像是一个勇士以及斗争者。其中“尔”有随意、任凭之意,突出竹的傲气凛然以及洒脱豪迈,表达出竹对类似“東西南北风”之类磨难的藐视之意。竹风博弈的过程中,竹历经千磨万击以及东西南北风,依旧展现出无所畏惧与顽强不屈,并且展现出对这些磨难挑战的豪情。在理解这两句时不如前半首通俗易懂,但是教材中对“任”“尔”进行了注释与解析,因此可借助注释来逐渐理解后半首诗的大意,这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而对于“坚劲”二字,可拆分开来进行理解,比如可拆分为易于理解的“坚强有力”等[4]。在拆分的过程中会发现任何词语的替代都会弱化了该词语的力量感,通过这种落差来让学生感知“坚劲”的具体含义,及其在整首诗篇表达中起到的作用,并进一步理解诗篇的情感基调。
《竹石》属于咏物抒情诗范畴,咏物是表达诗人志向、抒发诗人情感的一种方式,抒情言志则为最终目的。那么诗人通过咏竹抒的情、言的志具体为何呢?这就需在理解时联系诗人郑板桥的生平资料及其当时所处的状况来进行分析与解读。据查阅资料可知,郑板桥是书香世界出身,任过山东范县以及潍县知县,在其任间,体察民情、改革弊政,但是却触碰到了部分官员的利益而惨遭罢官,其曾在《墨竹图》中题下了这样一首诗:“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狂风暴雨中,很多大树难挡风雨的侵袭而纷纷倒地,但是竹却在摇晃中屹然不倒,在风雨过后昂首挺胸,展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诗人郑板桥在作诗期间正是官场最为黑暗的时刻,各种罪恶势力向其实施各种形式的诬陷栽赃,但其毫不畏惧,不像大叔一样屈服,而是坚守自身刚正不阿、清廉洁己、为民请命的为官准则。这样的郑板桥与《竹石》中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何其相似,因此《竹石》表面在写竹,实际上是借竹来表达自身潇洒豪迈、无所畏惧、坚贞不屈的君子风格。曾有名家在解读该篇诗词时将其用“人与竹化”来概括,并提出:“这是写竹与画竹的最高境界,在此境界,竹的品格即为人的品格,人的品格即为竹的品格,写竹的背后是诗人人格的闪现,诗人将其自身的特质完全融入到了诗中”。因此虽然诗中没有一句写人,但是处处有诗人的影子。写竹“咬定”,表达的是诗人刚毅果决的品格;写竹“立根”,是诗人要借此
表达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写竹经受“千磨万击”,是在暗示诗人曾经经历过的挑战与磨难;“任尔东西南北风”是诗人洒脱豪迈、坚贞不屈品格的具体体现。在理解该诗时,诗人要表达的品格是项难点,因此可多多查阅诗人坎坷的经历、为官时的所作所为、各个阶段的诗词特点等,比如连年自然灾害时,各方官吏不顾贫民百姓死活,阻止郑板桥开仓赈济,但是郑板桥未接受命令,第一时间选择赈济灾民,此事受到广大百姓的爱戴与称颂,但是也因此丢官。联系诗与郑板桥的人生经历,发现处处对照:东西南北风指的是诗人遭受的不公与压迫,以及让人窒息的官场环境;“千磨万击”指的是其一直受到的打击与无线;“还坚劲”指的是诗人历经磨难依旧无所畏惧、坚贞不屈、潇洒豪迈[5]。通过这种掌握诗人生平经历以及所处概况的形式,来让自身带入其具体的情感,利于从诗人的角度来分析与理解诗篇,从而更加精准的把握其核心思想。
三、竹文化
竹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古代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皆与竹密不可分,且其在文化领域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寓意以及审美价值,从先秦开始,至汉,至魏晋,竹被赋予了各种性质的文学符号。比如“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中都少不了竹。竹有着凌寒暑而不
渝其、可折不可曲、虚中多节、居不倚的特点,这些优秀品质正是文人雅士追求的超凡脱俗、坚强不屈、刚劲、正直、谦虚、有节、自立自强,因此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墨客来引竹自况,并且这逐渐成为一种惯例。这种惯例也是诗人借竹言志的基础。因此在理解该首诗篇时,可从诗人要表达的君子风格为着力点,通过了解我国古代畅行的竹文化以及竹子品格来加强对该首诗篇的认知与理解[6]。这是对《竹石》的再次延伸,可加强对该诗深层次内容的理解,利于在把握该首诗篇的中心思想后透彻的理解诗人寄居的各项思想与情感。必要时还可通过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来加强理解。比如在学习完该诗篇后,以小组的形式来对该诗进行自由的讨论,分享自身对该诗的系列看法,从而融合各方的思想,总结出一个相对来说最为全面的认知与看法,这对于完整的理解该首诗篇有着较好的效果[7]。
我们对于咏物诗的理解,不但需把握古诗的一般特点,还应关注咏物诗的独特性,在理解时能够侧重性的阅读与学习,从诗的细微处来发现该首诗篇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出人、物间的契合点。该诗言语通俗易懂,理解其表面意思并不难,难的是通过诗人的用词、表达手法等来把握诗人寄托的情感,从而出郑板桥与竹间的关联点以及契合点,如此才可在理解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令怡.怎样理解“竹石”[J].小学语文教师,2018(7):239-239.爱戴图片
[2]单连梅.“山”“风”“竹”“日”在郑板桥诗歌中的意蕴[D].山東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8(3):22.
[3]温儒敏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3):27.
[4]孔美壮.竹·石·人——古诗《竹石》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教学,2017,No.299,No.300(Z1):84-85.
[5]嵇春明.《石灰吟》《咏煤炭》《竹石》对比阅读——兼谈咏物类诗文的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8(5):35—3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3):97.
[7]徐秀春.竹·石·人——古诗《竹石》教学谈[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8,No.472,No.475(Z3):46-47.
梁彩萍,浙江省新昌县南明小学教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