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四节 福楼拜(18211880
生平关键词:
疾病逃避
医学客观、无动于衷
感情终身未娶
政治无政府主义者
(寻最好的宗教或最好的政府是愚蠢的疯狂的行动)
客观冷静的创作理念
精雕细刻的文体风格
            创作成就
《包法利夫人》(1856
《萨朗波》(1862
《情感教育》(1869
《圣安东的诱惑》(1874
《三故事》(短篇小说集)(1877
《包法利夫人》的影响         
有伤风化,冒犯公共道德和宗教道德
污蔑法兰西
至于主犯福楼拜,你们必须从严惩办

(1)故事情节:
题材来源:医生德·马拉尔和妻子阿丽丝的家庭生活
    小说情节:
            查理·包法利医生平庸无能的丈夫
      爱玛:农场主之女 服毒自杀
            郝麦:镇上的药剂师
            勒乐:商人兼者
            赖昂:法律实习生
            罗道尔弗:镇上的地主
视频:A、爱玛的失望婚姻
B、爱玛开心做情人
C、外省风俗的面目
2人物形象
爱玛——
出生于富裕的农民家庭,热情、美丽、单纯,对未来有美好的幻想。她沉溺于繁华富贵的生活,只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享受,成了资产阶级腐败社会风气的俘虏,最终导致她个人的毁灭,是个悲剧性的人物。
包法利(夫人)主义:
  平庸卑污的现实和渴望理想爱情、超越实际可能的幻想相冲突的产物。
毕加索yy频道不切实际的幻想
想入非非的品性
病态狂热的情感
文本阅读:
爱情像一只玫瑰羽毛的巨鸟,可望而不可即,在诗的灿烂的天空翱翔。
爱情应当骤然来临,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仿佛九霄云外的狂飙,吹过人世,颠覆生命,席卷意志,如同席卷落叶一般,把心整个带往深远。
    “渥毕萨尔之行,在她的生活上,凿了一个洞眼,如同山上那些大裂缝,一阵狂风暴雨,只一夜功夫,就形成了这般模样。她无可奈何,只得看开,不过她的漂亮衣着甚至于她的缎鞋,——花地板滑溜的蜡磨黄了鞋底,她都虔心虔意放入五斗柜。她的心也像它们一样,和财富有过接触之后,添了一些磨蹭不掉的东西。 所以舞会的回忆,对爱玛是一种排遣……
查理· 包法利——
  爱玛的新婚丈夫,医术平庸的医生。   
    粗俗、呆板、是个麻木不仁、懦弱无能、感情贫乏、没有理想和激情、没有意志的庸人。
查理的谈吐就想人行道一样平板,见解庸俗,如同来往行人一般,衣着寻常,激不起情绪,也激不起笑或者梦想。他说,他在卢昂居住的时候,从未动过念头,上剧场看看巴黎的演员。他不会游泳,不会比剑,不会放手,有一天,她在一部传奇小说中,遇到一个骑马的术语问他,他瞠目不知所对
正相反,一个男子难道不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启发你领会热情的力量、生命的奥秘、一切秘密吗?可是这位先生,一无所教,一无所知,一无所期。他相信她快乐;然而她恨他正是他这种稳如磐石的、这种心平气和的迟钝,甚至于她带给他的幸福。
罗道尔弗——
        收入丰裕的外省地主,精明而讲求实际。是包法利夫人的情人,虚伪、无耻、精神空虚,灵魂肮脏,是个风月场上的老手,善于勾引和玩弄女性。
勒乐——
        商人兼者,挤着一双专看风的猪眼,一肚子揣摩人类弱点的心思。他无孔不入,无巧不取,逐一吞并永镇的小店主,掌握了永镇的经济命脉,且乘人之危,把爱玛榨得一干二净,是逼死爱玛的主凶之一。
3)思想内容
      资产阶级在占据主流地位以后,失去了进取的活力,变得平庸无奇,英雄消失了。
          A. 通过爱玛追求巴黎式的爱情而导致毁灭的悲剧故事,抨击了丑恶、黑暗、污浊、摧残扼杀人的社会
          B. 揭露了资产阶级贵族和小市民的恶德败行和庸俗性。
          罗道耳弗的虚伪无耻
          包法利的平庸无能
          勒乐的狡猾贪婪
        C. 对法国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的辛辣讽刺
4)艺术创作原则
        A. 追求真实性
        B. 追求客观态度
        C. 追求艺术美
《包法利夫人》艺术特点(教材p269
      A.注重典型人物的精神气质的描绘
        爱玛耽于幻想  包法利庸庸无为
            郝麦讲求实际  罗道耳弗寻欢作乐
            赖昂畏缩到大胆无耻
    B.典型环境的生动逼真
        渥毕萨尔舞会
            永镇农业展览会
    C.语言文字精雕细刻
          “像人行道一样平板
          “骨头一把,套上袍子,就像剑入了鞘一样
          “就像厨房桌子上一条鲤鱼巴望水
   
农业展览会”     
农妇勒鲁的银质奖章
于是就见一个矮老夫人,走上司令台,神畏缩,好像和身上的破烂衣服皱成一团一样。脚上蹬一双大木头套鞋;腰里系一条大蓝围裙。一顶没有镶边的小风貌兜住她的瘦脸;一脸老皱纹,干了的坏苹果也没有她多。红上衣的袖筒出来的两只长手,关节疙里疙瘩;谷仓的灰尘、洗衣服的碱水、羊毛的油脂在手上留下一层厚皮,全是裂缝,指节发僵,清水再洗,也显得肮脏;苦干多年,闭也闭不拢来:好像明摆着这一双手,就是千辛万苦的卑微的凭证一样
脸上的表情,如同一个修行的道姑那样呆滞。任何哀、乐事件也软化不了她那黯淡的视线。她和牲畜待在一起,也像它们一样喑哑、安详。她还是第一次看见自己在这样大的一人当中,眼前又是旗,又是鼓,又是青燕尾服的先生们,又是州行政委员的十字勋章,心中
惶惧,一步不敢移动,不知道该往前去,还是该向后逃,也不知道众为什么推她,审查员为什么朝她微笑。这干了半世纪劳役的苦婆子,就这样站在这些喜笑颜开的资产者之前。
讨论:爱玛悲剧原因?
西方小说中关于婚外情的主题
康妮与梅乐士
弗兰西斯卡与摄影师罗伯特
安娜与渥伦斯基
久木与凛子
……
第七章  第五节    狄更斯
一、生平与创作
    Charles  Dickens
1812——1870)是十九世纪前期和维多利亚时代前期的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创作具有世界意义,被称为伟大的幽默家和杰出的小说家。
  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充满对于家庭幸福的渴望;12岁开始做童工,对于下层人民,尤其对于贫困儿童的深刻同情。
        创作三个阶段:
        《匹克威克外传》,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善必然战胜恶.
        《大卫·科波菲尔》,对恶的反思开始和社会以及法律联系在一起.
      《双城记》,作品中充满了悲观情调,善对恶的克服要经过好长的时间,并且有时不惜采用恶的手段.
二、温和的人道主义
温情 ——大团圆结局
感伤 ——伤感的情调,温情的过分流露
说教 ——人道主义的善良动机
              道德正义,抽象理想
行善 ——从基督仁爱出发,主张行善,勿以暴力抗恶
三、狄更斯的人物模式
    “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几乎都属扁平型。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P.58
福斯特依据他对狄更斯人物塑造的分析,提出了他的著名的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的概念。狄更斯以怜悯的感情,夸张地表现无数小人物的善良天性,由此形成了他的独具特点的人物模式.
可教化的孤儿
善良的怪人
自我牺牲的
吉神
凶狠的恶棍
大卫
奥列佛
匹普
密考伯
卡尔登
艾妮斯
小耐儿
西丝
露西
希普
董贝
葛擂硬、庞德贝
侯爵兄弟
1、可教化的孤儿
迷惘儿童形象
孤苦无靠,或是私生子,或是从小失去父母,在黑暗的社会中受尽苦难,或是寄人篱下被人欺压,或是被坏人勾引,陷入罪恶中。
这些孤儿形象总是与犯罪相连,但他们善良的天性未灭,一旦被善人相助,总是被道德感化,成为惹人喜爱的赤子和受人尊敬的青年。如大卫·科波菲尔、奥列佛、皮普等。
2、善良的怪人
滑稽的形式
有可笑怪癖,但天性善良,品德美好的正面人物,揭示他们的善良仁慈和美好的品德。如密考伯、卡尔登、大卫的姨婆等
3、自我牺牲的吉神
理想女性,富有自我牺牲精神,是崇高道德的化身。
如小杜丽、西丝、小耐儿等。
共同品德是善良、美丽,像天使一样纯洁,永远指导着人们的心灵向善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