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LANZH0UV0CATC0NALTECHNCCALC0LLEGE
第37卷第1期
Vol. 37 No. 1
2021年2月
Feb. 2021
一-一以《北京周报》为例
杨欣笛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244)
竹石古诗翻译[摘 要]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引起翻译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翻译适应选择
论为基础, 以《北京周报》为研究语料,从“三维转换”角度探讨中国特词汇英译的特点。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探析译者如何选
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实现适应性选择转换。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三维转换;《北京周报》;中国特词汇
[中图分类号]H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503(2021)019111-92 [收稿日期]2020 -09 -24
一、 弓I 言
中国特词汇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鲜
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其英译的准确性及通达性关乎中 国文化对外宣传的效果。鉴于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准 确理解中国特词汇的文化内涵,同时考虑其在目标
读者间的可接受性。《北京周报》作为中国权威的英 文周刊,时政内容丰富,内含大量负载着中国文化内
涵的成语、俗语,本文将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以
《北京周报》为研究语料,探讨中国特词汇英译的特
点,探析译者如何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在语言维、文 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实现适应性选择转换。
二、 翻译适应选择论
2220年,胡庚申借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
应/选择”学说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研究的原
则、方法和译评标准等进行新的阐释。该理论认为译 者处于翻译过程的中心位置,将翻译视为“译者适应 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
指的是“原文和译文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文化、社
会、交际,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相互联系的整 体” ”2翻译过程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 的过程,即译者既要适应,又要选择,并不断地进行适 应性选择转换,才可能形成最佳译文。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胡庚申提出“多维度
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和“三维转换”的翻译 方法,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
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与交际维三个维度进行适应 性选择转换”3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交织,译者通
过不断提高"三维转换”程度,最终形成“整合适应选 择度”高的译文。
三、 翻译适应选择论下的《北京周报》中国特词
汇的英译分析
在外宣翻译过程中,为使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中
国文化的内涵,译者需要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进 行适应与选择,在传播中国文化与目的语读者接受度
之间寻最佳选择适应度,以期提高传播效果,达到 交际目的。
(一)语言维
由于英汉语言在形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需 要译者在翻译时必须灵活地进行转换。例如:英语语 言注重“形合”,主语突出;汉语语言则重“意合”,主
题突出⑷。英语追求形式上的有规有矩,汉语注重语 义之间的内部联系和语用功能。这就要求译者在翻 译时要结合不同的语境,注重两种不同语言形式之间
的转换,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例8.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北京周报》双语版
2287 年 46 期)
译文:Remain tme to our odginal aspiration and
seep our mission firmly in mind.
“不忘初心”出自白居易的《画弥勒上生帧记》。 "不忘初心”中的“心”并非英语中的head ,而是一种
精神与使命。译者在翻译时,要根据翻译主体所在的 不同语境,在英语生态环境中选择内涵或意义与之对 应的词句,更贴近译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
"初心"译为"odginal aspiration ” ,在保留原文内容的
基础上,符合译语读者的表达习惯,使译语读者更好 理解初心的内涵及意义。
例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北京周报》双语版
2287 年 32 期)
译文: A joumee of a thousand li bepins with a sin
gle ste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这
里采用音译法,将“里”直接音译为“U ”。在中国传统
[作者简介]杨欣笛(896 -),女,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112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7卷
文化中,对“里”的定义是长度单位。音译法的使用将译文的美学功能完美的呈现出来,同时在保留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仍然符合原文的语言形式。这里将“始于足下"译为"begin with a single step”,a single step的使用更易于目的者读者理解源语的含义。
(二)文化维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要关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语言所在的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文化传递的过程。黄友义认为,外宣翻译要坚持两原则:一要考虑文化间的差异,尽力跨越文化鸿沟;二要熟知外国语言习俗,防止落入文字陷阱[5]0
例3.推动不同文明“百花齐放”,鼓励不同文化“百家争鸣”,促成不同国度“百舸争流”。(《北京周报》双语版2287年43期)
译文:We should eaconrage didereat civilizations, chltures and conntWvs to yonnsa myetPvr thronah interaction and healthy competitions.
“百花齐放”一词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百家争鸣”一词出自《汉书•艺文志》,“百舸争流”出自的《沁园春长沙》。原文中三个成语的使用适应了原语文化的生态环境,用在排比句结构里,对行文起到修饰作用,体现了简洁的语言风格。译文采取押头韵的修辞方法,适应了汉语的生态环境的同时选择并保留了源语的语言风格和特。汉语注重以意连句,英语则注重内部的逻辑关系,译者采取了意译的翻译策略,没有遵照原文的语序,将省译与合译这两种翻译技巧相结合,而是把三者意译为文明、文化、国度间的互动和合理竞争。通过对原文语序的调整,也体现了对译语语言习惯的适应与选择。
例4.如果把青山喻为世界经济稳定性,薄雾喻为不确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用稳定性战胜不确定性。(《北京周报》双语版2287年27期)
译文:C the hills represeat stahi/ty of glo/al economy and the mist uncenainto:thea stahilito will prevait ever uncenainto as long as we hardea our resolve and mahe releatless e/ons.
“咬定青山不放松”出自郑板桥的七言绝句《竹石》,“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着力表现了竹子顽强又执着的品格。在源语文化中,“青山”象征着稳定性,"竹子”则是顽强坚韧的文化形象,但在译语文化内涵中却达不到相同的文化映射。为便于译语读者的理解,适应译语所在的文化环境,这里选择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坚定决心即hardea our resolve,不懈努力即mahe releatless efforts。同时又对青山是什么做出阐释,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性质和内容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和理解的桥梁,有益于目标读者的理解,克服了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
(三)交际维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译者除了需要注重语言维和文化维的适应性在选择转换外,更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避免在译文中出现失误的交际意图。政治外宣翻译中,在分析中国特政治词汇时,除了考虑其表达出的交际意图外,还要考虑其传达出的政治立场。
例5.中国古人说:“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北京周报》双语版2287年38期)译文:As an ancieat Chinese saying goes,"A pad-nership forpeb with the right approach defies geo/mphical distance;it is thicher than glue and stmager than metal and stone.(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出自 《谯子法训•齐交》,"千里”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译为geo/mphical distance。在翻译时,译者并没有拘泥于语言形式上的对应关系,而是利用前两个词语间产生的逻辑关系,通过动词defy清晰地把二者的关系显化出来。在后两个成语的译文中,两个形容词thicher和stronger的使用较高地还原了原文所表达的意图。三个名词glue,metal和stone,采用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方法,同时适应了译语的生态环境。语言和文化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交际,使目标读者与原文作者间形成良好互动,进而与原文作者在思想上达到共鸣。
例6.大会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北京周报双语版2287年44期)
译文:The congress stresses that it tahos a good blachsmith to mahe good steel.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一句十分具有中国特的俗语,意为在炼铁要用到的榔头是要自身硬的。译者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没有拘泥于原文的词汇和句法结构,通过译出该俗语的要旨来强调作者的交际意图。“硬”字是汉语字典里一个独特用法,是指刚强,能力强。在英文中,坚硬是指其外延意义,而内涵意义是指真本事,这里注重把其内涵意义显化出来。"打”在汉语里具体是击打,在译文中把"打”翻译成了
mahe,"自身"对应good blachsmith,在英语中采取了模糊译法。为了实现其交际的意图采取了交际翻译策略,通过调整原文的结构,产生了符合特定语域规范的译文,契合了目标读者的表达习惯,使目标读者轻松领会原文要义的同时了解中国特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了交际的意图。(下转第18页)
第1期章苏敏等:隐喻视角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三个英译本对比分析117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运用典故“蓬山”和“青鸟”比喻对方居住的处所和恋人间传递的使者,通过具体事物希望与对方相见,而不再需要忍受离别的痛苦,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是痛苦的等待和思念还在继续,这句诗表明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把握“青鸟”和“蓬山”的隐喻涵义对于此句的正确翻译尤为重要。林翻译成“Mount PeagUi”和“bue bird-,蓬山用的音译,若不加注解释,目的语读者很难理解此山表达的隐喻意义,单纯音译与意境不符。“bue bird”是西方传说中的鸟,翻译很贴切,但这一句整体只陈述青鸟帮我传递消息,未体现我迫切希望的心情;卓翻译成"Mount Penglad'和“Blach-bird”,也是用的音译,"bUchkird”不符合西方的文化,读者理解会有偏差,整句诗与原诗不符,但"freuneat”和“pray”表现了女子抱有渺茫希望的感情;许翻译为"three fairy mountains”和"blue bird”,"three fairy mountains”是西方的仙境,翻译对原诗的含义作出了正确的理解,而且"on the height"体现蓬山在高处无路可去,只能青鸟替我探看你与前一句意境相连,感叹句式表达我的感情,更容易使目的语读者理解诗句。
对《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三个英译本分析表明诗歌翻译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准确,正确把握诗歌中意象隐喻意义,发挥译者的主观创造性,运用中英语言的差异,既译出汉语诗歌意象的模糊美,又表达译语体现的逻辑美,实现诗歌意象翻译的差异对等⑸0隐喻视角下翻译诗歌,这一认知途径使读者更易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四、结语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唐诗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也是一种诗歌的评价方式,诗歌中运用意象表现其隐喻意义,从而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隐喻与诗歌翻译密切联系,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原文的语言,又要符合读者的理解,将诗人的内心感情传递给读者,使读者更加全面地理解诗歌。诗歌翻译首先要传达出原作的形式、韵律,准确地翻译意象来展现诗歌的意境,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同时,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原文的基础上再创造翻译,读者能够理解原文,体会诗人的真情实感。隐喻在诗歌翻译中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准确地转译为目的语,因此,关于隐喻与诗歌翻译的研究对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跨文化融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全功.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语篇隐喻及其英译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2020,(1);157-175.
[2]夏日光,周楠.概念整合理论对《无题》中隐喻的阐释[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9):59-62.
[3]喻晶晶.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英译——以李商隐《无题诗》的英译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5):63-66.
[4]俞秀红.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古诗词中隐喻形式研究[J].语文建设,208,(35):95-96.
[5]章国军.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诗歌的意象翻译——以
李商隐诗歌中的“蜡烛”意象为例[J].外国语文,2011,(4)H -81.
[责任编辑:白彩霞]
(上接第112页)
四、结语
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中国特词汇的英译具有指导意义。译者在处理译文时,在语言维上应适应并贴近译语文化的语言特点,不能硬套中文的语言特点强行输入到译文;在文化维上应重视文化内涵的传递,而不是简单地复制表面的文化意象,宜采取意译方式。在交际维上应注重交际意图的体现,契合目标读者的表达习惯。由此看出译者在处理译文时,通过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上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期形成“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文。
[参考文献]翻译,2008,(2).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39.
[3]王立松,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J].外语教学,2006,(4).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0
[5]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
[责任编辑:白彩霞]
[1]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上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