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A.他待人真诚、恳切,做事严谨(jǐng)、妥帖,从未辜负老师家长对他的期望。
B.扛着重重的仪器,跋(bá)涉在鲜有人烟的陡峭山岭中,还经常风餐露宿,这就是一个地质人的工作日常。
C.由于长期缺乏营养和阳光,她的皮肤显出一种惨白,让人乍(zà)一看不觉毛骨竦然。
D.和友人曼步公园,抬头看见围栏的天空下点缀 (zhuì)着几朵形状各异的云朵,原本焦虑的心如释重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C.他好不容易到了一份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D.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们要诲人不倦地向老师请教。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B.流连于风光旖旎的澄碧湖公园,从远处传来悠扬的歌声和皎洁的月光,让人沉醉。
C.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苗条身材过度节食等行为造成的。
D.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试探什么?
B.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
C.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D.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的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
5.一位同学是“日历迷”,他跟同学们分享了最近入手的两本日历。大家对日历封面上的书法产生了兴趣,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图1中“故宫日历”四字曲笔弧线,圆转繁复,古古香,有历史的厚重感。
B.图1中“故宫日历”四字蚕头雁尾,大气古朴,让人联想到故宫数百年底蕴。
C.图2中“国博日历”四字端正雅致,与下方的藏品图案互相配合,气度不凡。
D.图2中“国博日历”四字方正庄重,雍容大度,与国家博物馆的地位相匹配。
二、情景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⑤国人取名常从诗文中汲取灵感,请从下列名称中任选一个,并说明出处。
示例:弘毅(校名)
出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A.鸿儒堂(国学馆)
B.一览(旅行社)
我选 ,出处: ,
三、名著阅读
7.阅读以下选段,完成小题。
“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1)此语段出自有“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之称的作家 (名字)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海底两万里》,文段中的船长是指 (名字)。该作品有跌宕起伏的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悬念,读者很急切地想知道故事或人物的结局时,不妨采取 的方式(阅读方式),先把小说读完。
(2)下列对《海底两万里》的情节概括,按发展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①极地缺氧危机②遭遇土著围攻③奇遇章鱼袭击④战鲨救采珠人
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四、现代文阅读
8.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甲】
①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的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一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
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我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楚。
②我是奶奶带大的,她常紧紧搂着我,在庭院里微笑着给我讲故事。夏夜,满天星斗,星星缀在无边的天幕上,闪着晶亮的光。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
③“怎么呢?”
④“人死了,就变成一颗星。”
⑤“为什么要变成星星呀?”
⑥“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⑦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⑧如今,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每到夏天的晚上,我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猜想哪一颗星是奶奶……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节选自史铁生《奶奶的星星》,有删改)
【乙】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在树上玩耍的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 --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③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来补花的活儿,戴着
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暗下来时,她冲在树上射弹弓的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风把回忆摇落一地红是什么歌”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完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的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④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 ——刷啦—— ”,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了。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为的是劳动,为的是有一份工作,这大概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⑤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一次,奶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
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 ——”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⑥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奶奶仍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节选自史铁生《老海棠树》,有删改)
(1)这两篇文章都是史铁生回忆奶奶的文字,请分别概括奶奶的形象特点。
(2)结合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一句中的“飘飘的”“缓缓的”本该放在“声音”的前面,句中却放在“声音”的后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你怎样理解乙文结尾的“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3)两篇文章都穿插了景物描写,甲文主要写星星,乙文主要写老海棠树。请简要分析它们各自在文中的作用。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甲文中说“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楚”,说明儿时的这段往事年隔久远,“我”印象模糊,早已记不真切。
B.乙文中写“我”对奶奶的三次呼喊:“奶奶。”“奶奶!”“奶奶——”,句中标点符号的变化细腻地表达“我”从有一点不安,到急于求得原谅,最后到无奈哀求的情感变化过程。
C.甲、乙两文都选取日常生活琐事,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奶奶,使人物形象更真实,富有生活气息。
D.甲、乙两文虽然回忆了与奶奶有关的不同往事,但表达的情感却完全相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深深的怀念,真挚的感激和无法弥补的痛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