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李丰绫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 要: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有着卓越的时空叙事艺术,在《倾城之恋》中,她时而天马行空,超然度外指点人生;时而深入人的内心,千回百转浅吟低诉,诉说着中国女性的哀与乐,讲述着上海都市女性的悲与愁。这种叙事艺术使小说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复杂的内涵,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非凡感染力。
关键词:倾城之恋;时空叙事;艺术中图分类号:I2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3-0140-02
收稿日期:3
小说是真实性和虚构性的结合,其叙事时空与现实时空常若即若离,反映出特定时代和人的特殊感受。张爱玲的小说有着独特的时空叙事艺术,“与其说是以情节的曲折打动读者,不如说是其叙
一、《倾城之恋》的时间叙事艺术
叙事时间对揭示人物复杂心理有重要作用。《倾城之恋》中,历史时间、现实时间、个人时间与心理时间交相辉映,折射出作者对时代和人命运的感受与思考。
1.历史时间
历史时间就像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是虚拟和现实交织的时间凝滞,象征人物独特的时间感受,“这就造成了广漠的空间荒芜感和时间距离感,加深了作品中历史的深度和苍茫感。”在这儿,现实时间与历史时间没有区别,希望和想象被压抑了,时间变成了无望的等待,长得没有尽头。年轻的白流苏被包裹在这样的时间里等待老去,想得到的悲惨结局让她苦闷,一定要冲出牢笼才行!生活在没落贵族家庭中的女性们都面临着这个难题,张爱玲是知道的。
2.现实时间
战争爆发是现实时间,香港陷落是特殊时刻,它们成全了白流苏和范柳原,是现实时间里个体生命的特
殊体验,“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的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她突然爬在柳原身边,隔着他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窝中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因为战争,他们发现真情的可贵;因为倾城,彼此依靠显得急迫而珍贵。
3.心理时间
现实时间是有刻度的、有先有后的、不能变化的,而心理时间是不能度量的、随意的、变化着的。白公馆里用的是老钟,但“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钟。他们唱歌唱走了板,是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十点钟”、“十一点钟”是现实时间,是日常时间,是小说的底,是故事情节展开的坐标;“跟不上生命的胡琴”是心理时间。人生在白公馆即使一刹那也是永无盼头的消磨,是你争我夺、勾心斗角,是压抑,是幻灭。在主人公们的谋生谋爱中,现实时间起初事不关己,只有心理时间左右着他们。
张静初的电影香港沦陷了,范柳原对流苏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
4.个体时间
白流苏困守在时间凝固的白公馆里消耗年华,她的个人时间也凝固了。兄嫂相逼,必须坚决出走才能到真正的归宿,她决定创造自己的命运,自此个人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了。传奇般地,在遭遇了现实时
间的战火考验后,个体时间愈加弥足珍贵,她与范柳原选择牵手,“获得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他们成为苟全于乱世的一种人生形式的代表。乱世中的凡夫俗子,既无意于推动历史,也不幻想融入大众以求集体性永生,要的只是个人生命、此生此在的实存。”
二、《倾城之恋》空间叙事艺术
小说叙事的空间性首先表现在人物活动的时代、社会背景、地域、环境等方面。
1.都市
上海是东西方文化汇聚交流并伴生着各种畸形产物的十里洋场,而香港则是奇特的中西文化混杂,是殖民地里的东方情调。这两个特殊的空间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离了婚的上海女子白流苏在娘家无法容身,为获得人生和经济上的依靠,只有再嫁,她处心积虑与范柳原交往,最初并没有成功,后来到了香港才有了转机,然而范柳原起初只想“与子相悦”,并不能真正下决心“执子之手,与子成说”,白流苏郁郁寡欢地回到了上海,几乎失去了希望,却又被他再次邀请赴港,最终遂了心愿。她在旧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两个典型空间漂泊,希望和命运起起落落,空间的变化折射出时代动荡带给人的无常命运。谁能料到,繁华之都的“倾城”却成就了小人物的美梦,小家在国破中诞生了。
2.日常生活空间
日常生活空间通常是具有象征性的,标志着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社会生活。旧式的白公馆是“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为每天都是同样的单调无聊”的空间所在,是窒息、腐败的意象。“珐琅自鸣钟机括早就坏了”是意味深长的“中国特的都市是旧的拖住新的”的暗示,外面看似繁花锦簇,实则没有进步、没有发展、更没有希望。蚊香盘是凡人生活的象征,即使外面的世界有多么惊天动地,普通人却只能管好自己的柴米油盐,有时候甚至连这都不能够。
3.房子
寄人篱下的白流苏对孤单无依有切肤之痛,对她而言,“家、
140
2010-04-0
获得、满足究竟是什么呢?确切地说,就是房子而已。这房子也可以作为经济来源、生活归宿、婚姻的代名词。”因此,送走范柳原后,白流苏“摇摇晃晃走到隔壁房里去。空房,一间又一间——清空的世界。她觉得她可以飞到天花板上去。她在空荡荡的地板上行走,就像是在洁无纤尘的天花板上。房间太空了,她不能不用灯光来装满它。”房间是空的,人的心也空了,渴望被填充,有安全感、满足感。如同物质的空间,只有让人的心理空间有所寄托,装着希望才会觉得踏实、幸福。白流苏所有的奋斗终归是为了到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范柳原就是她的“房子”。
三、时空的对比承接
文学艺术鼓励作家突破感观认识的局限,打破客观时空的框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观察现实,把握事物的本质,创造出富有哲理、神奇变幻的艺术世界。《倾城之恋》里,“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光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时间在这里仿佛没有流淌,仿佛又悄无声息毫无变化地重复”,这是时间的主调,是心理化的。心理时间凝固导致对现实时间的漠视,后者变得没有意义、枯燥、扭曲。然而现实时间终究是变化的、流动的,人总是向往美好,要挣扎要奋斗的,相应地,跳出旧世界带来了空间上的位移,新空间带来了新希望。此时战争适时地介入了,心理时间终于被拉回到了现实时间中,现实残酷而不可预知,只有真实存在的物质空间和身边的人才值得信赖。白公馆里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如同《金锁记》里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的月亮一样永远地孤孤单单和凄凉哀怨。在这重复的生命空间里,在平淡无奇的年复一年的时间长河里,世界还是变了,空间转瞬间灰飞烟灭改头换面,人已几经辗转沉浮了,不变的是人对周遭世界和自身命运的无常感。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7.
[2]钱爱民.《倾城之恋》的叙事分析.中国文学研究,1996(3).
[3]刘书成.论中国古代小说的时空模糊叙事构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5).
Wish secure this wor ld,year s is quiet and good t imes
——Br ief analysis“C olla pse love of city”Space-time nar r ate ar t
LI Feng-ling
(Lanzh ou Reso urces and Enviro nment Co llege,Lanzhou Gansu,730020,China)
Ab stract:Zhang Ai-ling has a remarkable no vels Art o f Time,in the"Co llapse lov e o f city",she sometimes unrestrained,detached pointing giv ers o f life;som etimes in-depth human heart,twists and turn lig ht whisper Yin,tells the sad and the m usic o f Chinese w omen,to ld the Shang hai urban wo men sad and u nhappy.This narrativ e art of the nov el has its ow n uniqu e ch armand complexity o f the co ntent,who has before or since the ex trao rdinary sense o f human.
Key word s:C ollapse lo ve of city;Space-tim e narrate art;Arts
[责任编辑:徐达]
Br ief analysi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and teaching met hods innovation
D ONGPing
(Zhejiang Wenzhou Ouhai Zey a hig h scho ol,Wenzho u Zhejiang,325023,China)
Ab stract:In this new round o f curriculum refo rm,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 e the science classroo m efficiency and future developm ent for students, science teachers sho uld seriou sly reflect on our coo peration learning pro blems,timely lessons learn ed,and truly beco me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 s:junio r high schoo l science;teaching metho ds;Inno vatio n
[责任编辑:周志媛](上接第139页)
14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