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金耀基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意义和不足现代化或者现代性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人文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论及当下问题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要谈起现代化或者现代性的问题。社会学家金耀基先生是以天下为己任,怀着满腔热情关注现代化的一位着名学者。他独辟蹊径,采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中国现代化,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中国现代化研究第一人.他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现代化及传统在社会、文化转变中的角,其现代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从传统到现代》和《现代化与知识分子》两本着作中。金耀基本人认为他的论着《从传统到现代》是中国第一部真正从学理上探讨中国现代化的专着.他的现代化理论受到了国内学者的重视和推崇。着名的哲学家和文化学者刘小枫就非常推崇金耀基的现代化理论,认为金耀基先生的学术言述自觉地致力以社会科学之实证知识为工具来建构关于现代现象的理论,即现代化理论,虽逾二十余年,至今仍有现实的学术意义,在现代汉语学术史上亦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国大陆对金耀基先生现代化理论评述的论文仅有两篇,这与金耀基现代化理论的地位和影响是很不相称的。笔者打算在全面梳理金耀基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意义并反思其不完善的地方。
一、金耀基的现代化理论
中国需要现代化,这在今日的中国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但是在《从传统到现代》第一次出版的1966年,中国大陆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台湾处于威权式的统治之中,当时整个中国谈论现代化的声音是很少的。金耀基受到哈佛大学社会学者帕森斯(Parsons)的影响,开始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中国文明秩序的
建构问题,因此在当时的中国,金耀基的现代化理论具有超前性,发前人之未发而且以敏锐的眼光抓住了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
金耀基的现代化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化的本质与过程
现代化的概念众说纷纭。金耀基综合了本迪克斯(Re-inhardBendix)和李维的观点,认为现代化是指传统性社会利用科技之知识以宰制自然,解决社会与政治问题的过程。针对20世纪50、60年代有一些学者将现代化与西化等同起来的现象,金耀基认
为现代化和西化并不是对等的。
首先,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的现象是17世纪牛顿以后导致的科技革命的产物。其他国家跟随英美等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在本质上学习的是现代的西方,而不是古典的西方。其次,西化指的是全方位地向西方学习,包括非科技性的东西,如宗教、文艺。但是现代化本身主要指的是科技性的因素、现代的社会制度和现代的思想意识,而并不是将西方的一切涵盖在内。基于此,金耀基认为我们应该提倡的是中国的现代化,而不是中国的西化。
金耀基是一个坚决拥抱现代化的理论家,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历史活动,现代化乃是整个世界发
展的一个必然。任何民族想要在当代的世界生存下去,都需要走上工业化或者现代化的道路。他非常欣赏西班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斯的话:墨西哥是命定现代化的,现代化对墨西哥而言是惟一理性的,事实上也是无可避免的道路。他认为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要在世界上立足,要在全球化的社会有新的生命,新的贡献,是不能不自觉地有一个现代化的.金耀基认为现代具有工业化、都市化、普遍参与、世俗化、高度的结构分殊性和高度的普遍的成就取向等特点。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民族或国家会不经过排斥、抗拒外来的文化而放弃本民族传统的文化的,而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也必然要经过剧烈的重新建构的过程。他认为,在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性的东西(如技术)总比非物质性的东西(如价值)淘汰得快,一些较少圣化、较少情绪性的东西(如器物制度)总比较多圣化、较多情绪性的东西(如家属关系、宗教信仰、声威系统)放弃得快,一些非符号性的质素(如生产方式)总比符号性的质素(如政治迷思)转变得快.金耀基认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种族中心主义的困局是所有新兴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通病。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西化,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却又在反对西化,疯狂地排斥西方文化,在政治或者文化方面拘囿于本民族传统的文化圈子而无力自拔。这些国家认识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性,却忽略了政治制度和思想层面的现代化。
没有都市化、世俗化、普遍参与等特点的社会,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社会。
金耀基着重指出,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乃是一种选择的变
迁,也就是将传统的文化特质与西方的文化特质融合变成一个新的整体,在现代化的总领下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当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无法合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时,落后国家的反应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出于文化自我中心主义的作祟,感性地拒绝西方的价值观念,决绝地回归到民族的传统中去;一种是摆脱种族中心主义的牵绊,理性地、痛苦地放弃部分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前一种的反应妨害了现代化的发展,其结果是自外于世界的潮流,而可能为传统所埋葬;后一种的反应则加速了现代化的发展,参与到世界的潮流中,其结果是走向现代社会之林。这就是全世界传统社会所面临的两个选择、两条大路---落伍对进步,衰落对新生.
(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及步骤
金耀基在20世纪60、70年代积极地鼓吹中国现代化。他以一位社会学家锐利的眼光看到了中国现代化是逐步推进的,观察到了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巨变以及存在的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三个步骤。
金耀基对中国现代化经历的层次的论述是非常深刻的。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为了中国的富强,它基本上是中国寻求新的文明秩序的一个过程;中国的现代化大致说来是循着下面三个层次而变的,分别是器物技能层次的现代化、制度层次的现代化和思想行为层次的现代化。从1860年之后,中国开始进入了现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追求的目标是器物技术层次的现代化,康梁的维新运动和孙中
李民基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追求的目标是制度层次的现代化,而五四新文化运动追求的目标则是思想行为层次的现代化。在这三个层次中,思想行为层次是一个文化的基本价值所在,因此它的现代化最难,也最必需,惟有这一层次的现代化才能促进中国全面的现代化.生活中,器物技能、制度与思想行为常是不能分的,也是彼此影响的。例如,制度的现代化可以促进思想行为的现代化。器物技术的现代化,可以促进某种程度的工业化,逐渐可以影响到传统的社会结构、经济制度的基本转变。
金耀基从结构功能层面分析中国的现代化,认为现代化将导致中国的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现代化所产生的巨变,是儒家价值系统的断裂;是传统的思想与结构的解体与重组。在经济制度上,中国从以农业为本的经济模式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化。
在社会结构上,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以家庭制度为核心的。随着社会的分化,它不仅不复是一个功能普化的团体,更不再是社会的本身,它已退居为许多社会制度之一的地位。阶级结构亦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典中国社会的结构是建立在士、农、工、商的阶级结构之上的。随着经济专业化的发展,职业将越来越细,士、农、工、商的分类将成为过往的历史而不再存在。此外,金耀基还特别强调现代化的本质。他认为:中国现代化基本上是中国之社会的变革。中国社会的变革当然是一多面向的现象,但在基本上则是从一以人力、动物力为基底的农业社会转向以科学技术为基底的工业社会。
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障碍,主要有下面四个原因:一是民族的崇古心理;二是知识分子不健全的心态;三是普遍认识的不足;四是旧势力的反抗。
金耀基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应该坚持不懈地推进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改革和创新,系统地、持续地沿着下列三个步骤做下去。在思想教育上,应该积极推进科学思想教育,普遍深入地展开科学的、经验的精神为主的教育;在经济上,应该积极地推进工业化运动,破除传统重农轻商的心理以及制欲贬利的观念;在政治上,应积极地推进民主化运动,尽快实现政治意识与行为的现代化.
总之,金耀基认为中国注定要走向现代化。现代化将使我们的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逐步推进的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系统全面地推动思想、学术、政治、经济等的现代化工作。
(三)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工业化。在根本的意义上,中国的现代化是要建构一个中国现代文明的新秩序。但是,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中,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回避的关键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形成了一种张力。完全抛却了传统文化,中国只会变成一个迷惘的、无所适从的民族;而完全认同传统文化,则现代化将很难推进。从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五四时期全盘反传统的思潮,其实均没有理性、恰当地处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问题。中国的现代化是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文
化呢?金耀基认为日本现代化的历史证明,不但现代的制度与意识可以与传统共存共荣,同时传统的态
度与行为对于现代化过程还有伟大的正面价值。因此,他主张理性、冷静地看待传统文化。金耀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并非严密、环环相扣的逻辑结构,而是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存在着诸多次传统的松散结构。中国传统文化从整体上来讲是和现代化矛盾的,存在着很多冲突的地方,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次传统却可以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进入到现代社会中,并且将会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金耀基认为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新传统化的过程,使日趋衰落的传统文化产生新的文化动力。
新传统化的过程,主要在使已经丧失的传统价值得以回归到实际来,但这一工作,在性质上是一创新,亦即它必须要符合中国现代化所需求的,否则是复古,而不是创新,亦不能视之为现代化过程的一部分.中国新传统化过程的工作,可以借助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方法,对古典文化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发挥。
中国的新知识阶层在新传统化过程中起着领导人的关键角。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知识分子也发生了转型,新知识阶层代替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旧的知识阶层主要是士大夫阶层。新知识阶层不仅指大学和研究机构研究、传播人文社科思想的专家学者,而且亦包括其他行业中的热心文化事业、传播文化事业的人士。新知识阶层的组成分子可以有多样的认同:可以从政,也可以从商。中国的新知识阶层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社会任务是促进中国的现代化。他们需要从不同的专业角度
出发重新评估、阐释和宣扬已衰落的文化价值,而且亦在为创造一种新型的文化价值服务。金耀基尤其强调新知识阶层的独立精神和担当意识。新知识阶层如果没有独立精神和担当意识,在为政府出谋划策的时候就会失去知识分子的责任心,从而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他认为:中国的新知识阶层应该有一最基本的操守,即他们应当不折不扣地忠于知识、忠于良心。新知识阶层的功能在于对国是勇敢而诚实地提出真知灼见,用以彰显一代的智慧与良心,指引一条民族的历史道路。
二、金耀基现代化理论的意义
在现代化理论方面,各国的学者从不同的视域出发,提出的见解犀利深刻,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面貌。金耀基在研究中国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