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战役之历史回顾
1949年11月30日,蒋介石逃到成都,重庆解放。至此,解放大西南的重点转向了成都。
一、胡宗南集团南撤入川
当人民解放军南线部队迅速进抵川南、川东之际,胡宗南部急由陕南、甘东南等地南撤。12月中旬,胡宗南集团约 23 万人麇集成都周边,企图继续往西康、云南逃窜,以保全其在大陆上最后一支反动武装,继续挣扎,待机重来。
蒋介石决定固守川西北和西昌,妄想在成都附近打一个漂亮仗,实行“川西决战”,迟滞解放军进攻,以图东山再起。蒋介石这一决定让胡宗南颇感为难。胡宗南明白,成都平原无险可守,历史上无论谁守四川,重点都是守外线,若外线不保,内线则绝无固守可能。再加上此时国民党部队兵败如山倒,在这种情况下,还幻想着在成都附近打一个漂亮仗无疑痴人说梦,但一向唯蒋介石的胡宗南又不敢违背蒋的意愿,只好勉为其难。可是,昔日的“西北王”胡宗南优势不再,已陷入三无境地:无补结、无后方、无运输,部队溃败是迟早的事!
“无补结”。四川在抗战和内战初期,粮食连年外运,造成账面有粮而库中实际无粮。
“无后方”。蒋介石一直没有真正掌控过四川,四川一直把控在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地方实力派手中。
“无运输”。1949年11月9日“两航起义”后,切断了国民党政权的西南空中运输线,配合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
二、解放军关门
为了将国民党军消灭在川西,不让其逃往西康、云南,党中央制定了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战略。为此,解放军南北两路大军采取“东堵、北赶、南阻”的战术,最终完成了关门的部署。
1、东堵——快速推进,堵敌退路
川西成都地区之国民党军南逃西康、云南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乐西公路,即从乐山,南下西昌、再入云南;另一条是川康公路,从成都出发,经邛崃、雅安到康定。12月16日,解放
军解放乐山,堵住了国民党军由川南退到西昌之路。国民党军想逃往西康,只有走仅有的一条公路——川康公路。19日,解放军进至新津河对岸,与胡宗南部隔河炮战,川康公路也不安全。22日,胡宗南在新津开会,决定放弃走川康公路,兵分三路先向东再向南突围。23日,胡宗南乘飞机逃离成都,接替胡宗南指挥的第五兵团司令李文根据王陵基的建议,改变胡宗南的原有突围计划,立即向西突围到雅安。
2、北赶——攻而不进,先慢后快
为进一步迷惑敌人,完成关门的决策。11月中旬到12月初,胡宗南各部从秦、巴防线向南撤往成都平原时,并未遭到北线贺龙指挥的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和7军等部的穷追猛打。解放军尾随胡宗南部,不即不离,缓缓攻进,以免胡宗南部快速撤走,过早抵达成都地区建立防御系统。直到12月5日,北线解放军才兵分三路快速入川。25日后,先后进至成都外围。至此,在成都地区的国民党军,全部陷入解放军重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
3、南阻——抢建防线,阻敌前进
针对国民党部队西逃的动向,人民解放军立即调整部署。杨勇的第五兵团、杜义德的第三兵团重点加强邛崃、蒲江一线防线,坚决堵住国民党军西逃通道。
三、促成起义
成都九眼桥事件在解放成都的过程中,中共中央除了部署军队向成都行进,同时还积极争取地方实力派,为成功和平解放成都奠定基础。
12月9日,国统区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候、潘文华等在四川彭县通电起义,打乱蒋介石“川西决战”的战略部署,阻断了胡宗南集团主力的南撤通道,有效促进了成都战役的顺利实施和成都的和平解放。
12月13日,惶恐不安的蒋介石飞逃台湾。
随后,在我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下,敌第十五兵团司令罗广文、第二十兵团司令陈克非在彭县起义;敌第七兵团司令裴昌会在德阳起义;敌第十八兵团司令李振在成都地区起义;原国民党川鄂绥署副主任董宋珩、第十六兵团副司令曾甦元等在金堂、广汉地区起义……对他们的起义,解放军是欢迎的,因为他们这样做,正像所说的,可以避免流血和破坏,对人民是有贡献。
四、成都战役胜利
12月21日,、下达了发起成都战役的命令。命令指出:“胡宗南退路已断,困兽犹斗,必作最后挣扎,且尚有反击的力量和局部进攻的可能,绝非一两个冲锋所能歼灭......作战时仍用先打弱点、集中力量、割开敌军、一点一点吃的战法。特别要大力开展政治攻势,争取更多的国民党军放下武器。”决定由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和第三兵团副司令员杜义德统一指挥两个兵团所属部队。杨勇、杜义德遂调整部署,压缩军队包围圈。
24日,人民解放军第11、12、16、18军在大邑、邛崃、蒲江至新津弧形线上接敌展开,对被包围的国民党部队形成强大军事压力。但接替胡宗南指挥的国民党第5兵团司令李文仍执迷不悟,继续顽抗。24日黄昏,李文集中7个军,分两路开始向雅安方向突围。左路以第1军沿新津河南岸经蒲江、邛崃之间西突;右路由李文率国民党第27、36、57、69军等部主力,沿新津至邛崃公路经邛崃南侧西突;另以国民党第3军在新津担任掩护,第90军向邛崃佯攻,妄图牵制人民解放军,掩护国民党主力部队突围逃窜。
25日,、见攻取成都的时机已成熟,便致电贺龙、李井泉:我第一线之12军、16军、10军及18军主力在邛崃、蒲江、新津弧线上围歼该敌,并命令第十八兵团以现态势向成都及其以东地区前进,围歼可能向东北逃窜之敌,并准备进占成都。
人民解放军各部队按照统一部署,在大邑、邛崃、蒲江至新津东南弧线上对被包围的国民党军队全线发起总攻。25日深夜,我军完成了对李文兵团战略上的包围,将其7个军分割包围在邛崃蒲江菱形地带的西来场、高山场周围40华里的区域内。李文亲自出马督战,他绝望地叫喊着:“ 拼光亦光,不拼亦光。”我军战士在“打好大陆上最后一仗”的口号下,争先恐后,奋不顾身,向敌人纵深猛插、直冲。有的部队,就连上火线送饭的炊事员,也拿起来投入战斗。到处是声,到处是杀声。李文部队陷入绝境,再这样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在这种情况下,李文默许他的部属,去跟解文军接洽谈判。随即,第1军军长陈鞠旅、参谋长吴永烈邀请第57军军长冯龙前来协商,并向李文转达大家的意见,说明利害。已经失去斗志的李文没有表示反对,实际上是认可了谈判的主张。
26日,李文派第1军副参谋长袁致忠等人与解放军接洽,表达起义的意愿。随后,我军派出副团长武效贤带领五名战士随袁致忠等人前往敌兵团司令部所在地蒲江西来镇徐楼子,与李文就起义的细节进行谈判。据当时参加谈判的武效贤副团长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在李文兵团的司令部所在的徐楼子附近,国民党部队已经陷入全面的混乱。有的把武器散落一地;有的杀马充饥;有的四处骚扰百姓,抢夺财物。身处困境的李文虽然在无奈之下接受了部属的谈判建议,但在内心深处,他并不想放下武器投降,还想通过谈判为自己赢取更大的利益。所
以,在谈判过程中,李文让第1军军长陈鞠旅冒充自己的身份与武效贤谈判,一边谈判一边进攻,企图继续寻求突围。
27日,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李文突围逃走的幻想破灭,被迫率残部万余人投降,成都战役胜利结束。至此,蒋介石在大陆上的最后一支王牌主力胡宗南集团除少数逃窜外,全部被歼。同日,南北两线解放军在成都附近胜利会师,成都和平解放。30日,解放军在成都举行隆重的入城仪式。
成都和平解放,保护了成都这座历史名城,开辟了成都历史新纪元。贺龙司令员说:“成都是解放战争中继北平和平解放以后保存下来的最无破坏,最完整的一座大城市,这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