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ZHOU
兰州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
PART 1
2016年3月4日,我独自一人浏览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此馆位于白塔山公园的西侧金城关文化风情区的东首。深红的门向西开着,门楣上有“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有一副楹联“云霞成五,彩焕映三台。”比喻艺术的五彩缤纷。
一进门,右手一对青年男女的舞蹈让人惊叹,原来是《大梦敦煌》中的舞姿造型蜡像。因为太逼真,栩栩如生,在光亮中,我猛一抬头,吓了一跳。定神过去一看,月牙与莫高都摆着
大幅度的下腰动作,给人很痛苦的感觉。
从右手转进去,两壁都是甘肃省演艺界的名人照片,大多跟《大梦敦煌》与《丝路花雨》的创作有关。在国内各省市演出的剧照,还有赴日本及东南亚、维也纳、法国等国家演出的路线示意图。历届月牙和莫高的扮演者的大幅照片,都是很美丽的舞蹈演员。这两部舞剧是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舞台艺术作品,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精品,历久弥新。我在不同地方观赏过好几次,深受感动。朋友吗如果到甘肃来一定要感受一下真正的艺术盛宴。
楼道的墙壁上也是名演员的照片,有舞剧演员,有秦腔演员,都是咱们甘肃省的本土演员。
二楼有交响乐的著名指挥家的十几幅照片,都是国内知名度很高的人,展现了甘肃的交响乐在国内的影响力。
二楼展厅主要的内容是黄河铁桥资料展览。黄河铁桥展厅面积约300平方米,共分为四个展馆:古渡重关、新政创修、百年沧桑、人文铁桥,我看主要是图片、照片,也有几处蜡像和实物、模型,所做的声光电高科技手段那天可能因为人少都没有展示。
第一单元是“古渡重关”,有五张照片,《黄河古渡口》中,是黄河边上,泥泞的河岸,数匹骆驼或站或卧在泥中,岸上是破旧的房子和一条窄路,路面肮脏泥泞。还有一幅图是俄国人手绘的镇远浮桥,看起来浮桥比较平稳。另外三幅是渡河的三种方式,一是船渡,一是冰桥,一是筏渡。冰桥是黄河上结了厚冰,冰面上是雪,人们在雪中踏出了一条细细的小路。这种冰桥真是危险,湿滑不说,结冰期不长,一旦冰层断裂就很危险。还有筏渡,一个男人在划羊皮筏子,一位老奶奶坐在筏子上,手里挽着篮子。人们为了生存,发挥了一定的聪明才智,表现出不惧风浪的精神,但是古代的交通工具太落后了。
这一单元主要展示的是兰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建桥的必要性,金城兰州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主要交通重镇。
第二单元“新政创修”的文字介绍处有一副对联道: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说的是金城作为古代戍守边关的重镇,凭依着山河之重重险阻,繁华的城市连接着西部五凉;沿着皋兰山根盘桓着古驿道,黄河之水浸泡着古城墙。既写出了兰州的重要交通位置,又写出了行路的艰难。此单元又分四个部分:兰州旅游景点大全破例议修、艰难转运、施工掠影、三载竟功。
“破例议修”以蜡像形式展示,一共有五个人,隔着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两个洋人,清朝的两个官员,其中一个官员的身侧站着一个副官。一个洋人手里拿着一支铅笔,另一个洋人右手指着面前的文件。清朝官员一个执一管毛笔在写合同,合同是蝇头小楷,字迹工整,内容历历在目。可见清末时候,国家为了黄河渡也是投资巨大,政府与德国桥梁建筑设计公司的合同意识很强。
蜡像做得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纤发毕露,连洋人手背上的汗毛都看得清清楚楚。
铁桥的所有材料都运自德国,光是转运的费用就是修桥的全部费用的一半。
第二部分的“艰难转运”,有一幅地图,用箭头指示了从德国出发通过海运,材料到达天津港,再由天津通过火车运输到北京、郑州、西安。到达西安后的运输就非常艰苦了。有一幅巨大的国画《万里转运图》,图上占据大篇幅的是马车、手推车,还有骆驼队行进在大风雪中,就是这个落后的运输大队,将一箱箱德国先进的建桥设备与材料在千山万壑中一步步地挪移到兰州。即使是火车运输,通过照片可见,那时候的火车极其落后,估计火车速度也很慢,火车站也极其简陋。可是中国人民发扬的是愚公移山的精神,为了兰州的黄河天堑能变通途,国家和人民都不惜花费一切代价了,这种精神很震撼人。
这一点必须要让我们的学生知道,黄河铁桥是我们国家花钱,我们国家政府操心,我们国家老百姓辛辛苦苦搬运材料建造起来的。别说成是德国人给我建造的。正确的说法是德国与我们国家签了合同,我们花钱委托他们设计的,他们给我们卖了部分材料,他们在技术上帮助我们建造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