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大家好,2017 年,革命战争巨制《建军大业》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的献礼影片,一经上映就获得了广泛好评,激荡着每个中国人内心波澜壮阔的革命情怀。影片聚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创建历程,以形象的艺术手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努力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带领我们走进那烽火硝烟的峥嵘岁月; 同时影片秉持人文主义关怀,描绘人物心灵深处的跌宕起伏,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新时期、新条件下,《建军大业》对革命历史记忆的回放与重塑,有利于激发国人澎湃的爱国与建设热情。
这部影片的内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一、重回历史现场忆往昔峥嵘岁月
尊重客观事实、还历史以原貌,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重要原则。影片《建军大业》十分注重历史叙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从情节设置到拍摄取景,再到演员选定,处处贯穿着以史、实为本的创作规范。
《建军大业》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战争巨制,对历史的尊重和还原程度均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称赞,以“四·一二反革命”、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和井冈山会师为主轴,讲述了人民军队创建的光辉历程与英勇斗争。“四·一二反革命”中大肆杀戮的残暴与壮烈、南昌起义前夕的惊心动魄和斗争的激烈、三河坝战
役中共产党人的视死如归与坚强气魄,以及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欣喜和对中国革命前途的憧憬,都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影片《建军大业》在拍摄过程中,辗转于北京、上海、南昌、武汉等多个城市,跋涉数千里实地取景,再现了上海杜公馆、南昌牛行火车站、广东大浦县三河坝、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几十余个场景,使人叹为观止。
建党伟业的演员演员角的精准选定与倾情演绎,也是电影创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作为“建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建军大业》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相比,演员阵容更加偏向年轻化。以年轻演员撑起影片的主要戏份,这样做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南昌起义前后的革命先贤都是斗志昂扬的热血青年,南昌起义时,周恩来 29 岁,粟裕 19 岁,林彪 19 岁, 20 岁,何长工 27 岁,那时这些先辈们青春焕发,正值当年。在《建军大业》中,演员的选择“谨慎而严格”。导演组精选了众多与当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年龄相仿的青年演员,力求贴近历史。在演
员的选定上,影片不仅注重形似,更加重视表演的神似,这种神似的方法让人物更加立体。贺龙的扮演者王景春神形兼备,在影片中将贺龙元帅的坚定、无畏的革命气魄演绎得淋漓尽致,塑造了一个真实的革命者形象,使人叹服。
二、秉持人文主义探人物心灵之幽
所谓人文主义概念,即是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丰富的人事及心理活动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所在,而浓厚的“人文关怀”则是当代电影创作的思想立论基点。影片《建军大业》在渲染宏大的战争场面的同时,一直贯穿着深刻的人文思想和人文主义关怀,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1927 年 4 月 12 日凌晨,国民党右派在上海发动反革命,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众被捕杀。次日,上海众示威游行,抗议反动派的暴行,但遭到军队的射击,死伤者无数。这便是影片开头冲突场景的由来。1927 年国内局势风云变幻,国人的心境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起伏不定,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何去何从,内心辗转反侧、倍感煎熬。影片《建军大业》摒弃了以往历史题材电影脸谱化、符号化的创作模式,注重历史的本来面貌,不虚美、不掩恶,努力实现人物形象的生活化、真实化。影片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了南昌战役、三河坝战役的激烈斗争,尤其在三河坝战役的场景中,描述了几百将士为掩护大部队撤离而坚守阵地、视死如归的壮烈悲歌。“八七会议”后,返回湖南时先到板仓看望杨开慧,不久离开去指挥秋收起义。影片中对这段历史情节进行了细腻的演绎,离别时的心酸痛楚、与杨开慧笃定的爱情,都在优秀演员的塑造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使剧中人物更加“生活化”“接地气”,对其性格进行了充分的展示。这样看来,影片通过展现红历史人物台前幕后的真实状态,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获得了观众的心理认同。《建军大业》为我们讲述了革命先贤为创建人民军队的艰辛探索与奋斗的历史,同时十分注意人的情感的刻画与渲染,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喜悦、悲伤、愤恨、感动等多种情感,从而使得这种红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与当下观众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
《建军大业》突破了红电影中英雄人物脸谱化的固定框架,从全新的角度对人的情感和内心予以真实的透视,折射出大时代下个体生命的多彩面相。思想力量、人文精神是电影永远的灵魂。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建军大业》在整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