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Sep.2004 第5期Academic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 )N o.5
收稿日期:2004-06-20
作者简介:张卓(1974—
张 卓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摘 要:美国多元文化语境中形成的美国华裔文学兼具中美文化的基因,是东西方文化杂交的产物,因而美国华裔文学既要放在美国语境中又要放在中国语境中进行研究。美国语境中的华裔文学研究已日趋深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中国视角和中国观点的缺乏使得中国语境中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尤为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多元文化;汤亭亭;谭恩美;赵健秀;任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403(2004)0520070204
一、美国华裔文学的界定
近20年来,美国华裔文学得到了美国学术界的
广泛关注。在美国,华裔、亚裔、亚太裔等限制词常常交换使用,用于指同一个客体[1];美国华裔文学往往被放在美国亚裔文学中进行研究。了解对美国亚裔文学的界定有助于了解美国华裔文学。美国华裔学者黄秀玲认为,亚裔美国人一词本身就很复杂,既可能指美国出生的亚裔,也可能指亚洲人和白种人的混血人种,亚裔美国人一词的使用者不能指望有一致的用法,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界定它的意义[1]。亚裔美国人所指的复杂性决定了对美国亚裔文学的界定并非易事,也难以达成一致意见。金伊莲将美国亚裔文学界定为美国亚裔作家用英文创作的关于他们美国经历的文学作品[1]。赵健秀认为,通过新闻媒体和书本获得对自身所属民族的所在国的了解,且出生和成长均在美国的亚裔作家用英文创作的作品才属于美国亚裔文学。后来,他又指出那些出生在美国之外、但对美国文化有感性认识而对亚洲人生活无实际记忆的亚裔作家的作品也属于美国亚裔文学[1]。林英敏认为,美国华裔文学是具有双重民族属性和文化传统的美国华裔从他们共有的经历中创作出的令人感动的富有艺术性的文学[1]。
中国学者对美国华裔文学也提出了多种不尽相同的界定。美国文学专家张子清教授综合了以上美国有关学者的观点,将美国亚裔/华裔文学界定为:(1)在美国出生、成长、受教育、工作、生活的亚裔/华裔(或亚/
华、欧美混血的子女)作家用英文描写他们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学作品;(2)在亚洲/中国出生(生活时间或长或短),但受教育、工作、生活在美国的亚裔/华裔(或亚/华、欧美混血的子女)作家用英文描写他们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学作品;(3)既非出生在亚洲/中国也非出生在美国,但成长、受教育、工作、生活在美国的亚裔/华裔(或亚/华、欧美混血的子女)作家用英文描写他们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学作品[1]。张龙海认为,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的题材应该是展现华人在美国的奋斗经历,其写作语言是英语,作家的身份是美国华人的后裔,而华人的后裔是指决定在美国定居,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第二代以上的华裔[2]。王理行、郭英剑则认为,“凡是已取得所在国国籍的、有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创作的文学作品,皆可归入华裔文学的
范畴”[2]
;而作品的题材是否展现华裔作家在其所在国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华裔作家是否决定在其所在国定居都不应作为其是否归入华裔文学的依据。他们同时认为,美国华裔作家创作中所使用的语言也不应成为其是否可以归入美国华裔文学范畴的依
・
07・
据,也就是说美国华裔作家创作的中英文作品都属于美国华裔文学的范畴。但考虑到美国华裔作家用中文创作的作品在美国的读者有限,而国内学者又已确立了“海外华文文学”或“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对象,这种研究对象可以涵盖美国华裔作家用中文创作的作品,所以美国华裔文学可以界定为持有美国国籍的、具有中国血统的作家用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2]。
二、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
最早在美国出版的华裔英语文本是1887年由传教士资助去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李彦福(恩富)撰写的自传《我在中国的少年时代》。作者对当时美国主流社会丑化中国人的说法极为敏感,他写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那些不真实的说法[3](PP1~2)。1909年,“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在美国出版了另一本较有影响的自传《西学东渐记》。这本自传写满了作者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展望,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和重要的历史价值。1912年,华裔作家“水仙花”的短篇小说集《春香夫人》,是北美最早发表的英语虚构文学作品。作者在作品中对北美华人人性化的描写为上个世纪之交的美国读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美
。1945年黄玉雪的自传《五闺女》讲述了她如何利用美国给与妇女的机会,通过个人奋斗,终于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并由此得到重男轻女家长的承认。1948年林语堂在《唐人街》中向西方读者展现了勤劳、善良、智慧的华人形象。1957年,黎锦扬描写旧金山老辈华人和年轻人在婚姻问题上产生矛盾冲突的小说《花鼓歌》成为当时的畅销书。1961年,朱路易出版《饮碗茶》,使用唐人街英语和直译式的广东方
言描写美国唐人街生活和单身汉社,以独立的华人意识真实书写了华人自己的情感生活,对华人之间侠客般的义气和情谊的描写一扫美国主流话语中华人自私、猥琐的形象。
20世纪60年代以前,华裔作家的作品没有改变美国主流霸权话语控制表述华人的局面,他们以辩白的方式表述华人及华人文化,与主流霸权话语隐性对抗。20世纪后半期,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引发了整个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巨大变革。女权运动、反越战、少数族裔权益等一系列社会事件引发了反传统、反权威、反中心的思想潮流。在民权运动的影响下,美国华裔民族意识觉醒,美国华裔文学获得了发展的契机。70年代,美国华裔作家公开质疑、反驳美国主流霸权话语,被美国主流文化压制和掩盖的文化差异、种族歧视获得重新言说。赵健秀在70年代初出版了他的两个剧本《小鸡胆的中国佬》(1972)和《龙年》(1974),表达了华裔对种族歧视的愤怒及重建华裔文化传统的精神需求。1976年,汤亭亭的自传体小说《女勇士》在美国引起了社会轰动。《女勇士》的成功标志华裔文学进入美国主流文化的开始。美华小说界相继出现了谭恩美、任等引起较大反响的作家;在戏剧领域,继赵健秀之后,黄哲伦创作的大量剧作;在诗歌方面,李立扬等美华诗人逐渐站稳了脚跟。这些作家的作品得到了各类文学奖项,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作品赢得了美国读者,受到美国学术界的关注,打破了华人在主流文化中长期“失语”的状态。
三、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美国华裔文学
美国华裔文学是在美国多元文化的人文环境中形成的,是东西文化杂交的新品种,兼具中美文化的基因。一方面,美国华裔作家接受美国的教育,形成了美国主流文化的认知范式;另一方面,他们因父辈的影响而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使他们的写作得以利用这一文化背景优势,以独特的中国文化为创作视角和主题意蕴,以强烈的异质性和独特的风格成为美国主流文化的讨论话题。
汤亭亭、谭恩美、任、赵健秀、黄哲伦、李健孙、雷祖威等人是推动美国华裔文学持续发展的主力。在这批优秀的华裔作家中,汤亭亭(1940— )是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1976年,汤亭亭的处女作《女勇士》获得该年度美国国家图书批评界奖。1980年,她的第二部小说《中国佬》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国家书评界奖。1989年,第三部小说《孙行者》获西部国际笔会奖。张子清教授认为,汤亭亭的三部小说“艺术地建构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新传统”[1],“成了华裔美国史与主流假设、中国民间故事与美国流行文化、作者的父母经验与作者自己年轻时的经验的中介”[1]。汤亭亭的作品中涉及中国典故、神话和传说,《女勇士》中“白虎山学道”一章借用了花木兰和岳飞的传说。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花木兰是替父从军、忠君报国的巾帼英雄,而汤亭亭在美国语境中塑造的花木兰则是摆脱听由父母摆布的命
・
1
7
・
运、消解父权中心、反对性别歧视、努力实现自我的女英雄。汤亭亭以女权主义思想解构中国文化中忠君报国的儒家思想,旨在替华裔女性言说,为华裔女性争取与白人女性平等的地位。但赵健秀认为,汤亭亭以及谭恩美、黄哲伦等备受美国主流文化推崇的华裔作家的写作是美国主流文化长期熏陶下的“东方话语”的反映,他们以个人的经验写作扭曲了中国和美国华裔的历史并强化了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概念化形象。中国学者赵文书认为,《女勇士》是一部典型的以第一世界女性主义的视角审视第三世界女性命运的小说,“以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代表的华美女性主义文本中基本上没有反抗种族歧视的内容,而且对性别歧视的批判局限于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对美国主流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却语焉不详。这样的女性主义虽然出自第三世界的少数族裔之手,但采用的却是第一世界的主流女性主义立场,与东方主义形成了共谋,实际上是一种女性主义东方主义”[4]。
赵健秀(1940— )是美国华裔文学宿将,著名的华裔剧作家、小说家和社会批评家。他以强烈的批评个性著称,一方面抨击美国主流社会强加给华裔的带有种族歧视和偏见的刻板形象,另一方面痛斥汤亭亭、谭恩美、任、黄哲伦、李健孙等华裔作家,认为他们误用、曲解中国经典和传说以取悦白人读者和主流社会,丑化华裔形象,丧失华裔族性。赵健秀一贯高扬正统的中国文化,反对白人种族歧视和偏见,坚持纯粹的华裔族性,他的两部长篇小说《唐老亚》(1991)和《庚加丁高速公路》(1994)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理念[1]。赵健秀通过《唐老亚》中的主人公———旧金山唐人街12岁的华裔小学生唐老亚
的梦境,重述被美国主流文化湮没的华人建设美国铁路的历史,使“失语”的华工尽显气概豪迈的“关公”般的英雄本,以此纠正被白人歪曲的历史,摈斥美国主流社会对华人的种族刻板形象。在《庚加丁高速公路》中,赵健秀解构了“庚加丁”、“陈查理”和“傅满洲”等三个美国电影中的华裔刻板形象,揭露了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少数族裔缺乏民族觉悟而造成的悲剧。
1989年,谭恩美(1952— )以小说《喜福会》征服了美国评论家和广大读者。1991年,她的第二部小说《灶神之妻》是她创作生涯的第二次胜利;1995年,她的第三部小说《一百种神秘的感觉》再次取得连续三个月连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好成绩。《喜福会》通过四位中国母亲和四位美国女儿的叙述,描写1949年以前移居美国的四个华人家庭母女之间的代沟,以吴宿愿与出生在美国的女儿吴晶妹的矛盾和误解以及她在抗日战争时期逃难的种种遭遇为主线,写出近一个世纪的漫长时间里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时代的女性在爱情、婚姻、事业等方面的坎坷经历。全书包括“千里鹅毛”、
“二十六道鬼门关”、
“美国翻译”、
“王母娘娘”等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又由四个短故事组成,共计16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都可以独立成章,组合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更大的故事,这种叙事模式类似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此外,谭恩美按照中国人打麻将的顺序安排那些故事,她们在麻将桌上轮流作庄,分别讲述。“我坐在麻将桌旁母亲的位
置上,坐在东方,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5](P31)这里的东方意指中国。母亲们想守住中国的传统,但在美国主流社会中,中国文化显然处于弱势文化地位,她们只能把中国文化局限在家中,所以她们希望她们的孩子既能适应美国的环境又能保留中国的气质,结果发现美国环境和中国气质是水火不相容的。面对家庭内的中国文化(弱势文化)和家庭之外的美国文化(强势文化),孩子们选择了后者。她们逐渐疏远本民族文化,嘲笑母亲们结结巴巴的英语。母女矛盾、两代人之间的分歧、中国母亲和美国女儿之间的鸿沟、旧中国与新美国之间的巨大差异是美国华裔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美国书评界把任、谭恩美、李健孙、雷祖威看做是自1976年汤亭亭的《女勇士》出版、得奖以后出现的新一批年轻的华裔作家。任本人却希望能贡献出作为作家的作品,而不只是作为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任以她的三部作品《典型的美国人》(1991)、
《莫娜在希望之乡》(1996)以及《谁是爱尔兰人?》(1999)向读者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并展现了她从美国华裔的经历出发,逐渐淡化文学主人公的华裔彩,强调其在多元文化中的普遍意义的写作发展历程[6]。《典型的美国人》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移民家庭的故事。主人公拉尔夫・张,拉尔夫的特丽萨和妻子海伦怀着美好的希望来到美国,追寻各自心中的美国梦。凭借“美国梦”这一文化标识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特殊意义和地位,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美国华裔小说边缘化写作的局面[6]。《莫娜在希望之乡》是《典型的美国人》的续篇,以越南战争和民权运动为背景,集中了中国
・
2
7
・
人、日本人、犹太人、白人、黑人等各种族裔的人物,讲述他们之间的社会和种族等问题的冲突。小说质疑了人们头脑中已有的种族概念,使人们从更多族裔的立场去重新思考族裔之间的融合和冲突以及究竟什么是美国梦的内涵等问题。同时,任通过将文化身份、族裔问题充分复杂化,向美国大熔炉文化中僵化的族裔概念提出了挑战,指出族裔身份具有流动性。在《谁是爱尔兰人?》中,任将华裔移民的经历作为全球各族移民经历的隐喻,进一步探讨了族裔的流动性,探讨了不同族裔在文化同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四、中国语境中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
美国学术界围绕着族裔、移民以及多元文化等问题对美国华裔文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美国华裔文学作为亚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学术界已获得广泛关注:拥有多种专门的学术刊物和多个学术团体;美国大学一般均开设相关课程,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以研究亚裔/华裔文学获得学位;涌现为数不少的有关美国华裔文学的学术专著和一批对美国华裔文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如黄秀玲、林英敏、林雪莉等[3](引论P2)。
中国学者对美国华裔文学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3年3月,两位美国学者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向参加会议的学者介绍了美国的华裔作家,分析了汤亭亭文本的后现代技巧,并从女权主义和多元文化等视角对《女勇士》进行了分析[3](引论P3)。此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家湘教授(1993)、华侨大学的陈旋波教授(1994)、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立礼教授(1994)和吴冰教授(1996)对美国华裔文学进行了实质性的引介和评述。以饶子为代表的世界华文文学界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华人的非母语写作,特别是华人/华裔的英语写作,并提出将用英语写作和用汉语写作的海外华人/华裔作家打通研究。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如《女勇士》、
《喜福会》、
《灶神之妻》、
《孙行者》、
《中国佬》、
《一百种神秘的感觉》等获得国内学者的译介并在国内出版,国内的学术刊物上不断发表关于美国华裔文学方面的论文。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尚缺乏有建树的、系统性的研究,对美国华裔作家作品的评介仅限于汤亭亭、谭恩美、任、赵健秀等几个作家的几部作品,对其作品的解读多半套用中西文化冲突/
融合的模式。更值得重视的是,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者主要是国内大专院校的外语系教师和学生,他们语言能力较强但文艺理论知识欠缺,因而对华裔作家作品的解读缺乏理论深度,难以形成系统的研究,因而迫切需要一大批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功底和较高的文艺理论素养的研究者投入到华裔文学的研究中去。
美国语境中对亚裔/华裔文学的研究日趋深化。而美国华裔文学中体现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两代人、两种文化的人之间的代沟和隔阂,种族歧视,强势话语与弱势话语的联系与碰撞,华裔文化身份以及华裔必须面对的东西方文化传统等问题却缺乏“中国”的视角和观点。美国华裔文学中借用的中国典故和传统,出现的中国事件(如“文化大革命”、抗日战争等)同样缺乏“中国”观点和“中国”视角。华裔文学是遍布全球的多元的美学存在形式,是历史性的不断流动的文化现象,它需要灵活的多元的研究方法、开放的研究视域。国内对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从中国语境、中国视角对美国华裔文学进行研究,建构华裔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寻求华裔文学研究的理论资源成为华裔文学研究的关注重点。
参考文献:
[1]张子清.与亚裔美国文学共生共荣的华裔美国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0(1).
[2]王理行,郭英剑.论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的中文译名及其界定[J].外国文学,2001(2).
[3]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4]赵文书.华美文学与女性主义东方主义[J].当代外国文学,2003(3).
[5]谭恩美.喜福会[M].田青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6]刘丹.任创作论———兼谈美籍华裔作家的世界性[J].当代文坛,2003(5).
金钟国文根英(责任编辑:凌 云)
・
3
7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