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愿意学,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晚

    庭堂之上未必满腹经纶
    庙宇乡间不缺英雄豪杰
    这个时代充斥着相互对比的焦虑,因为人比人总是气死人。就连网上也充斥着千篇一律的鸡汤,“没有伞的孩子,你必须拼命奔跑。”
    功名利禄自然是每个现代精致利己主义的追求,挣更多的钱,拥有更好的学历,学什么东西先看看会为自己带来什么价值,是升职加薪还是能名利双收,总要去细细衡量一番。
    而真正对知识缺少功利心的人会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这句话出自一个37岁的中年外卖小哥之口,他叫雷海为,没有学历,没有背景,三十多年的人生里在人海里浮沉,做着日复一日出卖体力的工作,却在第三季的《中国诗词大会》的决赛上击败了北大硕士彭敏,成为总冠军。
    他说他自己从未考虑 “背诗有没有用” 这个问题。他单纯觉得,做任何事, 只有热爱才会付出心力,若图功利则难坚持。
    雷海为夺冠的那一刻,每一个观看直播的人都很激动,为什么?
    因为大家见证了一个其貌不扬缺乏知识背景的人,战胜知识精英和社会偏见的全过程。
    然而网上却不乏有些“杠精”:
    送外卖的又怎样?除却身份和学历的标签,一样是普通人,而且诗词从来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凡有井水处,人人皆能歌之。
    有的人沉浸在这个功利世界无法自拔,那么读诗对他当然是件荒诞的事情,而有的人,即使明知道毫无回报照样一往无前,把诗歌读出最美的样子。
    正如董卿在节目中所言: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很多人都说读书的好处,可读再多的书也不能挣钱,大部分人仍处于底层,有什么意义?
    举一个知乎看到的计量经济学用过的小例子,只要用一点点加减法。
    假如Y是最后的收入,某1是读书(或者接受教育)的数量,某2是家庭背景,读书的真实收益如下:
    假如α和β都大于0,确实读书越多,收入越高,背景越好,收入越多。但是,式子最后还有一个交互项——如果γ大于0,背景越好,读书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两者是互补的。
    变换一下式子,可以看到读书作用大小也取决于 某2。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识到交互项,只考虑读书和背景两点,这就很麻烦了:在背景不同的人看来,读书的回报率也不同。
    这也就是为什么贫困地区读书积极性反而不高、以及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的原因。
    阶级固化
    也要摆脱社会价值排序
    还记得《我是演说家》舞台上那个可爱的刘媛媛吗?只上过小学一年级的母亲养育出他们三个研究生。
    就读于北大的她说:
    “承认失败多容易啊,比那种日复一日的忍耐和坚持容易多了,我可能连寒门都算不上,我们家穷得连门都没有的。但我就是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心怀梦想,永远相信努力的意义。因为我不是来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社会的。”
    寒门再难出贵子,似乎我们这一代,逆袭的可能性很低。
    社会的贫富阶层正在拉大,而“拼爹游戏”“官二代”“贫二代”甚至“蚁族”这些都是阶级固化贴上的标签,在阶级固化的情况下,外卖小哥的标签似乎就永远是外卖小哥,按照常人逻辑,那就是文化水平低,可能人生永远是定性的。
    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按照阶级固化的逻辑,事实上你的潜意识已经遵从了某种“社会价值排序。”
    什么是“社会价值排序”呢?
    简单说,只要你根据:社会的观念,认为一个白领就比一个民工高档,一个大学生就比一个小学生牛叉,那么,你就遵循了某种社会价值排序的指令。
    而一旦你遵循了社会价值排序的指令,就为自己的心理弱势打开了大门。这种社会价值排序必然制造伤害、焦虑、愤怒、自卑和羞辱,因为按照这个规律;在这个游戏之内,只有位于最高端的人,在人中才能获得绝对的心理优势。
    所以,抛却社会价值排序的潜在心理观念,那么:一个送外卖的,凭什么不能干掉北大学霸?
    终身学习
    不分阶层背景
    还记得《东京食尸鬼》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世上根本没有运气 ,所谓的运气不过就是情况与情况的结合 。
    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运气,一方面对自己自我安慰的麻醉,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成功可不是仅仅靠运气,而是机会恰巧砸中了努力。
    努力不分阶层,对于学习的追求,全在于个人选择。
    终身学习,它可以突破身份、地位的限制,让人时刻保持一颗向上的心态,因为人的一生,没有一次学习是无用的,有时候看似“无用”,说不定就让你派上大用。
    83岁的清华学霸李路奶奶,退休后坚持学电脑,学用智能手机,学网购。打破了我们对老人的固有印象。最终,被阿里巴巴聘请为“产品体验师”,年薪40万。
    81岁的“学霸奶奶”薛敏修,会五门语言,会做E某cel表格,会用PS,摄影、滑冰、游泳、骑车、田径,也不在话下。
    83岁的日本老奶奶若宫正子受邀参加了苹果开发者大会,紧跟潮流学会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并自己开发起APP,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告诉老奶奶:“您的存在给了我们很大勇气。”
    突然想到了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平公,有一天对一个名叫师旷的乐师说:“我已经是七十岁的人了,想要学习,恐怕太晚了吧?” 
    师旷说:“那为什么不赶快把火把点起来?”晋平公听后很生气,感觉师旷是在戏弄他。
    师旷回答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把的光亮。点亮了火把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林妙可家世
    先贤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如今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大为缩短,个人用十几年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
    如果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就会马上就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而终身学习这件事,哪管你是什么阶层、什么年龄,只要你拥有知识,得到的回报是早晚的事情。
    像罗马政治家柯图80岁时,决定开始学习希腊文;加拿大前最高法院院长威廉爵士在90岁高龄时说:"有许多最好的东西,还在等待我去学习。"
    对比一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呢
    告别佛系人生
    永远不要在最好的年龄得过且过
    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追求卓越自我,成功就会出其不意的上门来。
    但20多岁的年轻人,大多都是在最好的年龄里无所事事。睡到自然醒,通宵打游戏,每天熬着黑眼圈刷手机,上一分钟抑扬顿挫说着“我要努力”,下一分钟不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决不罢休。
    中国青年网就“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话题,对全国高校856名大学生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41.94%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4-6小时,无聊时、睡觉前、休闲娱乐时手机使用频率最高,社交聊天、听音乐、转账支付系主要用途,超3成学生认为手机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超4成学生表示“一天不玩手机会无聊”,超7成学生表示“手机没有网络,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当你沉浸在抖音快手小游戏中时。可能丝毫没有察觉,自己的时间正一点一滴被流量算法推荐的软件悄悄偷走。
    你刷手机的动作,成了一个惯性的动作,这动作让人脑产生的多巴胺,逐渐让我们如蚕食一样上瘾,并期待着一个又一个的刺激。
    长期以往,人的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被弱化,当习惯冬外界获取消息后,意志力会被消磨,大脑和机体习惯,并逐渐成瘾。
    等脱离精神之后,留下的只是无穷的空虚感,因为玩手机并没有给你提供任何价值,但是却给你制造了一个舒适区。
    环境中的舒适区,心理上的舒适区,还有习惯的舒适区,正如一个又一个的猪圈,一旦落进去,看似蛮舒服的,有吃有喝有烂泥打滚——但是这所有的舒适,都需要付账的,这一切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慢慢的,你的逻辑思辨能力会下降,面对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你不知道如何处理,慢慢的
就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碌碌无为透支着未来,还依旧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外卖小哥雷海为,心中有着“诗与远方”的梦想,坚持“读诗”;迟暮的老人,本该颐养天年,却依旧坚持学习。
    不要让你每一个讨厌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够努力的曾经。
    也不要抱怨已逝的时光,要知道,什么时候学习都来得及,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当下最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