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式英雄0与/超人0原型
)))拜伦文化价值论
蒋承勇
内容摘要:拜伦具有激情、放纵、狂暴、自尊、自卑、仇恨、反抗的心理秉性,这种心理秉性影响着他的文化人格的构成。他以/自然人0的率真狂暴地撞击有坚硬外壳的现代文明,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为了人性的解放对现代文明做出如此全面、深广、彻底的否定。他在文化人格上的非道德化倾向,实则是一种浪漫主义式的反文明倾向。拜伦通过/拜伦式英雄0形象表达了对西方传统文明之价值体系的整体性怀疑与反叛,把个性自由与解放的个人主义思潮推向了新阶段。拜伦倡导了一种新文化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与尼采的/超人哲学0有精神联系。
关键词:拜伦拜伦式英雄尼采超人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蒋承勇,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文学、比较文学研究。
T itle:The Byronic H ero and the Archetype o f Super m an:On Byron.s CulturalV alues
Abst ract:Lord Byron w as in nature passi o nate,se l-f i n dulgen,t frenzied,se l-f respecting,sel-f conte m
ptuous,f u ll of hatred and de fian,t w hich infl u enced the constitution of his cu ltura l person-ality.I n v irtue of the i n nocence o f nat u ra l m an,he str uck v i o lently agai n st m odern c i v ilizati o n w hich had a b ig hard shell to the po i n t t h at no other ro m antic poets had ever revolted aga i n st it so co m prehensively,deeply and tota ll y.The a m ora l tendency o f h i s cult u ral personality,ho w ever, w as a ro m antic ant-i c i v iliza ti o n attitude.Byron expressed his doub t about and rebellion aga i n s,t t h rough/Byron ic heroes0,the va l u e syste m ofW estern traditi o na l c i v ilization;there fore,he de-ve loped t h e thought of i n d ividual freedo m and liberati o n.Byron advocated a ne w cu ltural va l u e w hich can be assoc iated w ith/Super m an Philosophy0of Friedrich N ietzsche in its spiri.t
K ey w ords:Lo r d Byron Byronic hero Friedrich N ietzsche Super m an cu ltural values
Aut hor:Jiang Chengyong is pr o fessor and Ph.D.super v isor at Zhe ji a 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 angzhou310035,Ch i n a).H is fi e l d s o f i n terests are W estern literature and co m parati v e litera-ture.E m ai:l jcy@tzc.edu
从社会政治的角度上看,启蒙运动引发了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塑造了拿破仑。从文化变革的意义上看,启蒙运动孕育了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运动以拜伦的出现标志着它的高峰。拿破仑凝结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理想及其结果,拜伦则把启蒙运动以来对旧文化的批判推向了高潮。这两个人物似乎是没什么可比性的,然而,当拜伦死的时候,法国有学
56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6期
者曾经指出:本世纪的两大伟人)))拿破仑和拜伦几乎同时弃世了(罗素,5西方哲学史6 300)。当时的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也总是/把拜伦和拿破仑相提并论0(罗素,5西方哲学史6300)。其实,从文化变革的角度看,拜伦确实堪称精神文化领域里横扫一切的/拿破仑0,他引领了一种新的、反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他描绘了现代/超人0的原型。
一、心理秉性#文化人格#非道德倾向摔跤吧爸爸原型
罗素在评价拜伦与卢梭时指出了两者的深刻区别:/卢梭赞赏美德,只要是纯朴的美德,而拜伦赞赏罪恶,只要是霹雳雷火般的罪恶0(罗素,5西方哲学史6303)。/赞赏罪恶0,这不仅是拜伦与卢梭的区别,也可以说是拜伦与自启蒙运动到他那个时代所有文化人的区别。
乔治#戈登#拜伦贵族出身,其独特的经历构建了他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我们似乎有必要特别把握拜伦三种心理秉性。
其一,激情、放纵、狂暴:家族气质与个人心理秉性。拜伦的祖父约翰#拜伦是海军上将,人称/天不怕地不怕的拜伦0,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拜伦的叔叔性格古怪,/被人唤作-魔鬼勋爵.0,这个家族的气质在他身上/以最恶劣的形式表现了出来0(勃兰兑斯135)。他生活放荡又喜欢争斗,曾被判杀人罪,当地的人
怕见他就像怕见麻疯病人一样。/他的武器从不离身,每个口袋里都装着一支0(莫洛亚11)。拜伦的父亲曾作为近卫军军官服役美洲,他英俊潇洒,年轻时被人们称为/疯狂的拜伦老兄0。/他曾经勾引卡马森侯爵的妻子和他私奔到美洲,在她的丈夫和她离婚后同他结婚,花光了她的全部钱财,并肆意虐待她,使得她婚后没几年就抱恨死去。以后,拜伦上尉带着女儿奥古斯达返回英国,从纯粹改善处境出发,又同一位富有的苏格兰女继承人凯瑟琳#戈登小结婚,从而使她成了迄今还享有世界声誉的诗人的母亲。刚一举行婚礼,拜伦上尉就开始挥霍他第二个妻子的财产。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便把二万四千镑财产花得只剩下三千镑0(勃兰兑斯314)。拜伦3岁时,他父亲离家出走,后死于他乡,此时已身无分文。拜伦的母亲是/热情的和神经质的0(Long 466),她的家族史上,/企图自杀或下毒谋害他人者不乏其人0(勃兰兑斯315)。她的祖先/第一代是溺水死的,第二代是被害死的,第三、四代因杀人被绞死。凯瑟琳的血液里带有疯狂暴虐的因素。丈夫出走后,这种因素被激发了,她时而把跛足拜伦视同掌上明珠,时而又抄起菜盘向拜伦头上掷去0(徐葆根247)。由此可见,/难以控制的激情是拜伦双亲身上全都具有的特点,只是在表现方式和强弱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0(勃兰兑斯315)。这种家族气质,无论从先天遗传的角度,还是后天影响的角度,都使拜伦本人也带上激情、狂放、任性的心理秉性。/诗人的血管里流有狂暴的血液0(勃兰兑斯316)。
其二,自卑、自尊、仇恨、反抗:先天跛足与个人心理秉性。据说是因为拜伦出生时的医疗事故,使拜伦患上了先天跛足残疾。拜伦与他的父辈们一样,相貌英俊,但不幸的是,他偏偏又是个瘸子。人们常
常这么议论:这孩子多么漂亮啊!可惜是个瘸子!同学们常常对他的跛足投之以冷嘲热讽,连他任性的母亲也常常骂他/小瘸鬼0。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某种生理缺陷被长期强化后,会造成后天心理的缺陷。原本自尊心极强、性情狂暴的拜伦,常常会因遭人议论、讽刺而造成极大的心理痛苦,从而激起强烈的反抗与仇恨,心底里却又极度的自卑、压抑与忧郁,这无疑又会强化他狂暴的性格。自卑、反抗、报复、仇恨,常常使他有自杀与杀人的愿望。/从七岁起,他就在衣袋内揣上了儿童手0(莫洛亚12)。以后,和
他的叔父/魔鬼拜伦0相仿,常常身带手)))尽管那是玩具,却在潜意识中体验犯罪的快感。可见,跛足的缺陷促使他形成强烈的自尊、自卑、反抗、仇恨、狂暴、忧郁的心理秉性。
其三,放纵情欲与/自然人0心理秉性。拜伦自称有一百多个情人,天下女人一张嘴,从南吻到北,这似乎是一种调侃式的自嘲。但事实上,拜伦一生确与众多的淑媛靓女有柔情蜜意的浪漫。/从诗人少年时代初恋的玛丽#恰沃斯到最后表示愿意陪他一同去支持希腊民族独立斗争的黛莱莎#基齐奥里,中间有缠人的卡洛丽娜#朗勃,放浪的奥克斯弗尔夫人;腼腆的金发少妇弗朗切丝,跟他有一夜之欢的克莱尔#克莱赫蒙;威尼斯商人之妻玛丽亚和有天后朱诺般身段的玛嘉丽塔0(莫洛亚,/译者序0)。其实,还应该包括他的同父异母奥古丝塔。从世俗的眼光看,拜伦与众多的女性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他无疑是一个风流的/唐璜0,乃至多情的/恶魔0。不过,就拜伦自己来说,他如此的放纵,一方面有一种罪感,一方面又将它看成自然而然的事,而且,/拜伦每爱上一个女人,就荒唐地希望遇到一颗美丽的心灵0(莫洛亚3
1),似乎他的行为是合情合理的。尤其是他与同父异母奥古丝塔的爱,更让人不可思议。这显然是违反了人类古老戒律的行为,然而,在深感罪恶的同时,/拜伦又从中感受到强烈刺激的乐趣0(莫洛亚56)。至死,他仍然觉得奥古丝塔是他交往过的女人中最心爱的一个。难怪,他写给奥古丝塔的诗被莫洛亚称为是他的作品中/最美丽的篇章0:/我不出声,∕也不书写,∕我不低唤你的名字。∕这爱情里有罪孽,∕这名字里有痛苦。∕我脸颊上∕那滴滚烫的泪水,∕让我恍见沉埋心底的∕思想的深,,0(莫洛亚70)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尽管有天大的罪恶)))他与奥古丝塔之爱的罪恶就已经是惊人的大事)))拜伦仍要去追觅与罪感、痛苦相伴的那分幸福与甜蜜,而且他几乎把这一切的追求看成是自然而然的。
拜伦在情爱生活上,颇有古希腊人的遗风)))追逐情欲而不视之为/恶0。在这个意义上,拜伦将自己/放逐0回/自然0,从而拥有了远离文明的/自然人0心理秉性。拜伦的以上三大心理秉性,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它们共同作用从而决定着他在文化人格取向上的走向:第一,激情、放纵与/自然人0心理秉性,使他采取了无拘无束甚至情场游戏式的情感生活方式,形成自然式的情爱与古老的道德文明之间的对抗。由此,拜伦自己在深深的罪感中吮吸着甜蜜的同时,传统的道德则投之以/情魔0与/唐璜0的骂名。第二,自尊、反抗、狂暴等心理秉性使他追慕拿破仑式的英雄,憎恶一切压制人性的外在权威和社会制度。他孤高自傲,又同情柔弱者;他支持弱小民族争取自由独立、反抗暴君,又崇尚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第三,反抗与/自然人0心理秉性使他性格率真,进而蔑视虚伪的道德,尤其与英国贵族上流社会的道德标准格格不入,所以他成了贵族阶级的叛逆,成了这个阶级的眼中钉。第四,仇恨、狂暴、孤傲
的心理秉性使他在反抗强权,企求人类之爱的同时,又在孤独无助时产生极端的恨,陷入极度的悲观与绝望。
总之,特殊的心理秉性影响着拜伦文化人格的构成,他以/自然人0的率真,去狂暴地撞击有坚硬外壳的现代文明,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为了人性的解放对现代文明做出如此全面、深广、彻底的否定。他单匹马,冒着林弹雨,怀揣一颗率真的心,向/文明社会0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当那些/文明0的面具被他刺得千疮百孔、丑态百出时,他就成了/文明0的/恶魔0。因此,拜伦在文化人格上的非道德倾向,实则是浪漫主义式的反文明倾向。拜伦在追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他在寻求一种全新的文化价值理想,那就是/拜伦式的英雄0。应该说他自己就是此种/英雄0!
57
蒋承勇:/拜伦式英雄0与/超人0原型)))拜伦文化价值论
58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6期
二、/拜伦式英雄0与/超人0原型
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0,其孤傲、反抗、愤世嫉俗的性格特征是为人熟知的。当我们把拜伦及/拜伦式英雄0放到西方文化史,特别是人文价值观念演变的历史长河去看时,我总觉得他们并不是一般意
义上的/个人反抗的英雄0,而代表着一种极富反传统意义的文化价值理想,并且总让人联想到尼采及/超人0。
(一)/成为你自己0)))/自我0内涵的扩延。浪漫主义者崇尚自然,喜欢讴歌大自然的美,故此,浪漫主义被称为是/自然主义0。但在讴歌大自然方面,拜伦似乎并非最典型的。不过,他的作品也有对大自然的精彩描写,其间流露出诗人的崇拜之情。甚至可以说,拜伦及/拜伦式英雄0们极少赞美人类,却对大自然充满了赞美之情,乃至赞美他那心爱的宠物狗。不过,与其他浪漫主义诗人不同,拜伦描写大自然常常是伴随着主人公的孤独,让自然成为孤独中的人与之交流的对象,自然成了主人公的伙伴,抑或是孤独者的避难所。在拜伦的笔下,孤独者每每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反抗者,大自然狂烈而宏伟的壮景兴许更能宣泄他胸中的郁愤与孤独感,滔滔的大海、滚滚的江河或巍巍的山峦,它们广渺、宏伟乃至狂野衬出了人物的遗世独立、不可扼止的强烈激情与生命意志。拜伦的自然描写中体现了独特的人文追求。
/拜伦式英雄0往往在与世决裂后,漂泊于自然山水之间。恰尔德#哈洛尔德就是不愿屈服于那个/吵吵嚷嚷,拥挤而杂沓的人0,而宁愿在大海与山川之间游荡:/独个儿徘徊在悬岩和瀑布旁边,∕这并不孤独;而只是跟妩媚的大自然谈心,∕,,没有人来爱我们,也无人值得爱恋,∕作为一个不倦怠的人世的过客0(拜伦106,168)。哈洛尔德说能与/大自然谈心0,因而/这并不孤独0,其实不然。由于/没有人来爱0我,/也无人值得爱恋0,又不肯曲意奉迎,那只能忍受孤独,与自然为伴。他自知是一个/最不适合与人为伍的人0,因为他做不到/随声附和,,决不肯让他的思想屈服于他自己所反对的一切而随波逐流0(勃兰兑斯362)。
使他感到自豪的是他没有/奉承过那恶臭的气息0,未曾向它的偶像屈膝下拜,没有装着一副笑脸去应酬周旋,也未曾对庸众的喧嚣随声附和。
/成为你自己!你现在所做的一切,所想的一切,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0/你应当成为你之为你者。0/成为你之为你者!0/成为你自己:这一呼吁只被少数人听信,并且只是对于这少数人中的极少数人才是多余的0(周国平143)。这是尼采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一再发出的同一呼吁,也是尼采对真实的/自我0与个人主义的呼吁。/成为你自己0,就是要回真实的/自我0。寻/自我0,张扬个性,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共同人文追求。然而,不同的是,尼采要寻的/自我0,不是通常浪漫主义者所寻的普遍人性意义上的/自我0,而是/极少数0强力意志者)))即超人式的/自我0。/在尼采那里,真实的-自我.有两层含义。在较低的层次上,它是指隐藏在潜意识之中的个人的生命本能,种种无意识的欲望、情绪、情感和体验。在较高层次上便是精神性的-自我.,它是个人自我创造的产物0(周国平141)。通常浪漫主义所寻的/自我0大致上就是尼采所说的/较低层次0的/自我0,他们主要追求人的感性内容的回归、实现与外现。/较高层次0上的/自我0是精神性的,是生命意志对自我的一种创造与超越。在这个意义上,/自我0不是一种先验的先在,而是在行动中赋予生命的新的意义。于是,/成为你自己0就要居高临下于你的生命,做自我生命的主人,不惜将生命作孤注一掷的牺牲,进而创造新的意义。因而,/成为你自己0要甘于承
受孤独与痛苦,用生命本身的力量战胜痛苦,用生命的蓬勃战胜人生的悲剧。实际上,尼采/较高层次0
的/自我0是超人式强力意志的体现。所以,尼采认为,/成为你自己0,只是极少数人才有可能的。
/拜伦式英雄0近乎/极少数人0。他们无疑有尼采所说的较低层次的/自我0)))这与其他浪漫主义诗人描述的/自我0类同;然而他们还有/较高层次0上的/自我0,这表现在/拜伦式英雄0的/哲学化灵魂0中。孤独中的/拜伦式英雄0并不希望以自我放逐式的漂泊去企求获救,也不希望通过政治的与社会的有形反抗改变孤寂的境遇,而是要通过承受孤独及其痛苦去体悟生命的意义。所以,他们在遭逢命运多舛时诅咒人类,倍感人的悲哀与世界的悲哀,表现出/悲观情绪0,但依然傲然独立,不同生活妥协。诗剧5曼弗雷德6中的曼弗雷德,明知死神即将降临,却不愿意通过接受忏悔进而使灵魂超度天国,也不愿意将灵魂卖给魔鬼而获生。/曼弗雷德像他-活着的那样.独自死了:不肯借神力到天国去,也不肯随魔鬼到地狱去。0/反叛着宇宙间任何东西的-自我.)))执拗的意志力量,是这个性格的魅力所在0(王化学106)。这与同样追求自我的浮士德有了天壤之别,这差别的本质在于:曼弗雷德最终的行动选择,依然是为了/自我0的确证,而不是别的目标,他在主动地选择自我中创造了/自我0,赋予了/自我0新的意义,他的悲剧式反叛体现了/超人式0的强力意志。因为/在尼采看来,真正的强者不求自我保存,而求强力,为强力而不惜将生命孤注一掷0(周国平89)。可见,同样是崇尚/自然0,在自然中寻自我,拜伦与其他浪漫主义诗人赋予/自然0与/自我0的人文意义是不同的。
(二)/生成之无罪0)))传统善恶观的颠覆。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一个充满自然原欲的人,而且,正是来自这无穷生命欲望的内在张力)))常常表现为/恶0的驱动,使他不断地去追求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满足于
永不满足0的人,从而显示出他的不断扩张的/自我0。然而浮士德的矛盾在于:无穷的生命欲求必须受制于外在的社会道德律令,这种道德律令要求他在善与恶的天秤上保持平衡,这最终导致/自我0的分裂)))灵魂向天堂飞升与向地狱沉落的反向运动。浮士德就永远处于无穷的自然欲求与不可违抗的道德律令之间二律背反的困惑之中。
¹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0的自然原欲在/超人式0的强力意志牵引下,一个劲地往社会道德律令的相反方向飞奔,致使善恶的天秤倾斜,他们也就被公众道德指责为无道德的/恶魔0,一个个如5海盗6中的康拉德:/他遗留下一个名字,/给后来千秋万世,/只有一种美德,/却有一千种罪恶0(徐葆根251)。然而,即使如此,这些/海盗式0的/英雄0们虽不无罪感,却一方面自我承受起罪责,承受起公众道德指责,另一方面又我行我素,至死不悔,真可谓:明知行有罪,偏要复行之。这里,曼弗雷德依然是极好的例证。饱学多识的领主曼弗雷德孤世独立且内心痛苦不堪,就因为年轻时犯了罪:他与自己的妹妹爱丝塔蒂相爱,致使后者死亡,成了的牺牲品。罪感与痛苦同爱丝塔蒂的影子始终伴随着他。他自知自己罪孽深重,但依然渴求这罪恶的爱。他的痛苦主要不是来自罪感与悔恨,而是来自这罪恶造成了他永远失去所爱的人。既然他有深深的罪感,那他就应该为此忏悔,并且不再有这种罪恶的情感。然而事实是:他虽有罪感,却依然渴望这种爱,他活着的唯一愿望是能见着她,他不顾一切寻求的仍然是对她的爱!因而在他的深层意识中,他并无真正的、自觉的罪感,如果说有,那只不过是公众道德压给他的,他也并不愿意接受。曼弗雷德的骨子里头是一个非道德主义者。这与拜伦自己相似,也许他写此剧正好是为了表明他的非道德观点,表明他59
蒋承勇:/拜伦式英雄0与/超人0原型)))拜伦文化价值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