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将至:20世纪初“黑金潮”
作者:暂无
来源:《能源》 2013年第11期
    文 | 宋铁军
    《血将至》以记录默片的手法,展现了本世纪初“黑金潮”时代的风貌,其主线并不是石油商的暴发和沉浮,而是贪婪和虚伪的冲突。
    以石油业为背景、以石油商为主角的电影中,最著名的当属2007年上映的《血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也有译为《血黑金》)。这部影片成为当年好莱坞的重磅,获2008年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两项提名,主角丹尼尔·戴-刘易斯更荣膺奥斯卡影帝(今年他因饰演林肯,第三次荣膺影帝)。
    这是一部投资并不大的文艺片,上映后好评如潮,甚至被赞誉为21世纪的《公民凯恩》,这部史诗大片显然不能归类为能源电影,但它记录性地展现了20世纪初“黑金潮”时代的风貌。
    黑金狂潮
    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辛克莱1927年发表的小说《石油》,表现的是虚构的石油大亨丹尼尔·普兰维在20年代初加州石油开发潮中发迹和沉浮的一生。
    影片开始是在1898年,在加州野外独自淘金的穷小子普兰维挖到金子,但掉到矿井里摔断了腿。他拖着断腿开始了冒险的一生。
    1902年,他与人合伙挖油矿,合伙人被断裂的木井架砸死,他收养了合伙人的孩子。10年后,他成为了油矿主。在本世纪初投机冒险的黑金潮中,他向土地拥有者们解释,作为一个油矿主,他能够立即开工自己采油,而不是一个租地的中间投机商;而且,大伙在一起就是一家人。 
    普兰维的发达是由于一个加州年轻农夫的造访,他以500美金的价钱出卖一条信息——他的家乡有石油,而且油层浅得可以直接冒出油来。
    于是,在这片西部荒野上,普兰维的井架竖起来了。他并没有费多大力气,就租到了这里的几乎全部土地(只有一户拒绝)。
    接下来是可以想象的西部拓荒场景,钻机轰鸣,瓦斯,事故,井喷,灭火,最后是油井喷发。面对熊熊大火,脚踩一片油海,普兰维对合伙人说:“我们发达了。”
    普兰维被塑造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典型形象:敏锐、执着、果敢、贪婪、无情,他的名言是,“
我和我自己竞争,不能容许任何人超过我!”他靠收养的儿子争取同情,巧舌如簧博取农民的信任,他许诺兴建教堂、学校、道路,造福当地百姓。
    但他不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巨额财富没有给他带来幸福。
    在他的冒险生涯中,一次次经历心灵磨难。他的养子在一次井喷事故中受伤,丧失听力,被送进聋哑学校。后来,举目无亲的普兰维意外遇到同父异母的兄弟,而在他刚刚谨慎地享受这番亲情不久,却发现这个兄弟是冒牌货。普兰维和石油巨头竞争,和虚伪贪婪的神父争夺,在商场上,他是成功者,而最后除了金钱一无所有。他孑然一身,孤僻怪诞,躲在豪宅里,借酒消愁,甚至无聊地用射击盘子。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他杀死了冒牌的兄弟,羞辱了企图利用他的神父,但是,养子却提出离他而去,去墨西哥开矿,这意味着要成为他的竞争对手,恼羞成怒的普兰维撕破了最后一丝亲情,报复地回应说:收养你就为了获取别人的同情,为的只是在谈判时多个筹码。最后,他咆哮道:“你这个装在篮子里的!”
    影片以一个极端的结局终结:已成行尸走肉的普兰维,用保龄球砸死了因破产而前来求助的神父,向又一个仇人报了仇,自己也倒在保龄球道上……
    赤裸的贪婪和虚伪的贪婪
    《血将至》之所以好评如潮,并成为奥斯卡的赢家,甚至被赞誉为21世纪的《公民凯恩》,是因为史诗般的场景展示,还因为对人物内心的深刻刻画。影片的真正主线并不是石油商的暴发和沉浮,而是贪婪和虚伪的冲突。
    影片中,仅次于主角普兰维的,是当地教会“第三启示”的神父伊莱,那位告诉普兰维他家的家乡有石油,从而得到500美元酬劳的农夫,就是他的弟弟。
    这位温文尔雅的神父,以跳大神的伎俩来为信众驱魔,从而控制他们。与普兰维相比,他是一个虚伪的贪婪者,自从两人一见面,他就认定普兰维是可以化缘的财神。
    而普兰维根本瞧不起这位虚伪的神父,两人一开始商定,由伊莱帮助普兰维拿到当地的土地,作为回报,普兰维向教堂捐款5000美元。此后,伊莱也借助一切场合施加宗教影响,他告诉普兰维,井喷、伤亡等等,都是因为缺乏神的保佑,而他可以带来神佑。
    作为一个贪婪而无情的石油开发商,普兰维也厌倦周围的一切。在未识破假冒兄弟的身份时,他曾对这位亲人坦露:“我的内心总在斗争。我不愿意见到其他人成功。对大部分人,我都怀有恨意……有很多次,我看着别人不到半点中意的地方……我想挣足够多的钞票,多到足以远离俗世的烦扰,一个人自己过。”多少级能进血
    给他带来烦恼的,有残酷的商场、强大的对手,也包括伊莱这样道貌岸然的贪婪者。
    他们的第一次交锋,是普兰维食言,他不仅没有给教堂捐款,而且将伊莱暴揍一顿,拖进油坑。但很快,他就得到报应。
    铺设管道时,一块必经之地租不下来。他几番哀求,老农总算答应,但有个条件,就是普兰维必须加入当地教会。
    这次轮到他受发落了,在受洗礼时,他坦白自己的罪孽:抛弃了耳聋的儿子,而心中的魔鬼要由伊莱驱除。一顿拳脚相加后,普兰维倒在地上,但他顾不上疼痛和羞辱,心中暗喜,对上来扶助他的老农说:“输油管到手了!”
    影片的最高潮是两人的最终较量,已成行尸走肉的普兰维在醉梦中被推醒,原来多年不见的伊莱来拜访。伊莱虽然衣冠楚楚,但却是走投无路前来求助,他以神的名义,但最终陷入破产。行将就木的普兰维得到最后一个羞辱和报复仇人的机会,他逼迫伊莱高喊了十几声羞辱自己和亵渎神灵的话:“我是个假冒的先知,信仰上帝是迷信!”最终自己也失控,用保龄球砸死了伊莱。
    影片用极大的篇幅表现两人的冲突,被许多人解读为贪婪与虚伪的冲突。导演在改编原著时舍弃了很多内容,但很完整地保留了这段。而作为两个同样贪婪的人,石油商无疑获得更多的同情,因为他是赤裸裸的贪婪,至少没有虚伪。
    情景再现
    作为一部史诗大片,《血将至》在刻画石油商内心挣扎,展示两种贪婪冲突的同时,还以近乎纪录默片的手法,再现了100年前黑金狂潮的历史场景。
    影片开头的20分钟,全景式地表现了当年矿井的生态,有博物馆的感觉,井架、钻头、油桶、油池,以及加州荒凉的土地,相信在能源界观众看来别有一番风味。
    最震撼的外景,是井喷和石油喷发,相信这是所有电影中对油井最经典的展现,而对笔者来说,最过瘾的、最长见识的场景,是爆破灭火:两队人推着车,用长杆子将推入井口,一声巨响,火舌消散。
    另一场专业表现,是“抽水效应”。影片最后,神父伊莱向普兰维乞求,表示可以说服其他没有同意征地的农民时,普兰维给他上了一课:那些人家的地底下早就没有油了,已经让他用管道抽走了。笔者第一次听说“抽水效应”,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伊拉克的萨达姆指责邻国科威特石油这种手段盗取石油,并以此借口出兵,从而引发海湾战争。
    影片中还出现了标准石油公司,他们企图收购普兰维这样的石油商,对普兰维而言,这是他遇到的最可怕的对手。他也是因为幸运地摆脱了这个石油巨头,才得以生存和发达。影片对标准石油影响力的表现,是通过饭店的服务生:一见他们的人,就可以不理先到的主顾,殷勤地上前迎接。
    还有一个很具讽刺意味的场景:普兰维游说农民的方式,100年后的能源公司依旧在用。上期介绍的电影《应许之地》中,大天然气公司的业务员,为被征地农民展现的蓝天,和普兰维的一样。